【換日線現場】新加坡舒適又美好,為何我選擇離開?

作者:Aki Chiu/不機智的海漂生活

新加坡,這個熱帶島嶼同時有許多讓我又愛又恨的部分,無論是早已為人熟知的分享,或是那些不常被提及的面貌。此篇文章將通過我的個人經驗,分享為什麼我選擇離開獅城,並以主觀的角度呈現我的想法。希望這些思考可以提供不同的觀點。

此篇為 3 篇新加坡相關文章的最後一篇。

體會新加坡的「高效率」

2021 年亞洲疫情尚未退燒,臺灣也正面臨著國內疫情迅速發酵的情形,而我也在當年下定決心要離開新加坡。

2020 年 4 月 3 號,總理李顯龍在記者會上宣布第一階段的新加坡封城政策(當時沒人知道,直至 2021 年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封城),還記得我們當時一群來不及返回臺灣的朋友聚在租屋處的電視前,看著國會在 4 月 7 號晚上特別加開了法令三讀會議。隨著新聞的直播片段才剛結束,接著是漫天鋪地的封城政策宣導。是的,當天三讀,當天生效,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新加坡便全面進入封城狀態。

疫情期間在新加坡,我看到了政府的雷厲風行,也看到了完美設計下一切皆以「利益」為主的思考取向。新加坡政府向來以高效率、高產出著稱,反映在疫情控制層面,幾乎所有政策都沒有緩頰或容人民置喙的空間。

除了在深夜通過的封城令、第二階段封城時強迫所有非必要飲食的店家關閉,導致當天晚上所有手搖飲料店(新聞連結),都突然排上了好幾小時的訂單,以及最後接近解封階段,政府在許多公共場所設置類似中國健康碼的 QRcode 掃描板,追蹤特定人員的行動等措施,都能在在看出新加坡政府的「效率」。

我了解控制世界級的重大疫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也沒有資格去評斷政策是對是錯、與其他國家比較孰好孰壞。但也是在這段封城期間,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新加坡看到的一切,其實都像是經過人工控制的結果。

在政府國宅(當地稱組屋)的社區裡,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種族的比例被巧妙地控制著,以達到「族群和諧」的目標。又或是放眼望去,新加坡處處充滿著被休整成直角的行道樹、花圃與綠化空間,以及在嚴刑峻法下塑造成的零垃圾景觀。

這座花園城市像是個設計精美的寵物鼠籠子,裡面五花八門設備與設施一應俱全。一切的設計都這麼美好,所有的制度都像是精密計算過,但對我而言卻似乎少了點自然的氣息。就如同明明是座熱帶的島嶼,卻在所有公共場合終年都設定著攝氏 18 度,這個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引以為傲的冷氣溫度,不多不少,剛剛好就是個讓所有人都能舒適、專心工作的溫度。

秩序的養成與犧牲

我曾經閱讀過一本介紹新加坡政權的書籍,當中提到修整花木(Gardening),是政府常見用來顯示對秩序控制的一種方法。後來,每次看到十幾個海外移工在大太陽下,一株一株地種下植栽時,便總是無法無視這美麗市景背後打的巧妙算盤。每個植栽都精心挑選過,種植在人民最常經過、最顯眼的道路上,這裡的每株花草都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完美得如同是模擬市民遊戲裡複製貼上地一般。

不過,秩序的養成需要犧牲,例如新加坡最為外國人所知的「鞭刑」,便是一個既有懲罰效果又有強大威嚇意義的設計。不過,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刑責輕重的差異,比起民主國家時不時在街頭就能聽到的抗議示威聲,新加坡全國只有芳林公園(Hong Lim Park)一個場地能夠讓人民合法集會與遊行,甚至必須要事先申請且經過官方批准。

當生活太過舒適時的不安

仔細想想,新加坡的生活確實沒什麼好抱怨的:薪資高、職涯發展潛力大、環境安全、國際化卻又帶著熟悉的華人文化,但我卻開始想念不同文化和思考碰撞的多元性。我意識到自己在新加坡有條不紊的環境中,不僅生活變得太過規律,其中能引起反思與新學習機會的新奇事物,也甚少出現。這也讓我不得不反問自己:「我已經決定好以目前狀態,來度過接下來幾年的生活了嗎?」

這句話或許聽在許多人耳中像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然而,身為一個未滿 30 歲,依然在探索職涯方向與生活目標的人而言,在反覆參酌後決定離開,鼓起勇氣離開這個或許是對我而言最舒適的地方,去挑戰其他未知的可能。

我相信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所注重的價值會有所差異,或許在未來我也可能重返新加坡。不過,如同當時意外地踏上這趟海外工作的旅程般,我願意在自己還有勇氣與力氣做出選擇時,再次主動踏離舒適圈去擴展視野與想像力。希望在新的土地,從零開始打造出自己希冀的生活面貌。

或許這條路短時間內不會看到盡頭,也很有可能未來會有些瞬間質疑自己,但我依然相信不斷挑戰舒適圈,重塑生活的想像,將會是未來給我自己最大的收穫。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為何新加坡的生活的「舒適與美好」,卻成了讓我離開的理由?》,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人在新加坡租屋歷險記:說好的整間有冷氣,結果令人超傻眼

新加坡眼中的台灣人,早已與過去不同──想來嗎?請務必先做好功課

作者簡介:

Aki Chiu,在陰錯陽差不小心踏上了海外工作的旅程,作為「海漂仔」至今依然在不同文化、語言與多元的衝擊下慢慢找到生活的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