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現場】這場馬拉松不只可以喝酒,裸體也 OK!

作者:鱸魚

舊金山馬拉松 Bay to Breakers 是一場 10 萬人參加的超級馬拉松,也是一場奇裝異服的超級嘉年華。

這件事在我心裡嘀咕了十幾年,那年總算了了心願。想參加超級馬拉松絕對不是對慢跑有興趣。我玩登山車,可是痛恨跑步,只有被狗追的時候我才可能被迫用跑的。參加舊金山的超級馬拉松對大多數參賽者來說,只是來開個一生必須開一次的眼界。

這一天法律實質上放假。你可以裸體邊走邊喝酒(順帶一提,美國是不可以在公共場所公開喝酒的),你可以狂叫狂跳見人就抱,也可以邊走邊吸大麻。路邊幾百位袖手旁觀的警察只能鐵面無私卻無奈地看著你。只要不當著他們的面小便,警察也拿你沒辦法。太平盛世時,公然飲酒跟公然小便都是同樣的罪刑,但這天例外。

過去幾年,每年都聽到同事參加回來形容親眼見到的奇裝異服,這裡面最誘人的就是穿著「出生時的那套衣服」,也就是除了選手號碼牌和慢跑鞋之外,全身百分之百的一絲不掛,而且男女都有。

聽起來很精彩,但很多人在矽谷住了一輩子都沒有參加過,我曾連續幾年也都失之交臂。但漸漸地,去過的人回來都警告我,裸體參賽的人逐年減少,就像阿拉斯加的冰河一樣,再不去就看不到了。所以那年我早就把這一個母親節之後的禮拜天,記在我的行事曆上。

Bay to Breakers:從海灣到海邊的超級馬拉松

圖/Bay to Breakers
圖/Bay to Breakers

Bay to Breakers 這個名字取得很奇怪,只有住在舊金山的人才知道。舊金山三面環海,東邊是舊金山灣,北邊是海灣出海的岬口,著名的金門大橋就是在這兒橫跨岬口。西邊是太平洋,隔著汪洋就是故鄉。Bay 指的就是東邊的舊金山灣碼頭,Breakers 指的則是西邊太平洋的巨浪。這裡是矽谷著名的衝浪海灘。這條 12 公里長的馬拉松路線,從舊金山東邊的碼頭,穿越整個市區,爬過電影裡面那種高低起伏的街道,最後止於西邊的濱海大道。

這條路線的安排頗具地方文化特色──起點是風和日麗的碼頭,首先要穿過金融區的摩天大樓、通過市府廣場及全世界最著名的同志區,然後是一段 5.5% 斜率殘酷的上坡路,兩邊都是蓋在斜坡上著名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這也是一段最熱鬧的旅程,經過的都是舊金山最開放的地區,50 年前的嬉皮就在這裡誕生。跑在路上,兩邊的住家都會趁機擺趴,弄一些吃的喝的擺在門口,找一些朋友來藉機大放音響與路人狂舞狂歡。

圖/鱸魚  提供
圖/鱸魚 提供

爬上了這個 50 公尺高的山坡,接著是一個同等高度的降坡。再來就是進入著名的舊金山金門公園。這個公園足足有 5 公里長,裡面綠草如茵古木參天,公園裡一路上不下五六個樂團現場免費表演,看來他們都是自願來出風頭的。

出了公園就是濱海大道,也是馬拉松的終點──幾萬人聚集在廣場上再來一次趴。這裡有免費的啤酒、咖啡、水果和三明治,還有一場超大的搖滾音樂會。在這裡,幾萬人免不了再一次狂歡,然後才依依不捨各奔東西。

圖/鱸魚  提供
圖/鱸魚 提供

112 年的歷史、連續 25 年的世界紀錄

這個獨特的馬拉松始於 1912 年,中間除了疫情停辦兩年外,從來沒有間斷過。從 1986 年到 2010 年間,連續 25 年,它的參賽人數都高居世界馬拉松人數之冠;1986 年參賽人數更破金氏世界紀錄的 11 萬人,此外平均每年都在 9 萬人上下。

參賽的規則很簡單──不能喝酒,雙腳不能離地(比方騎車、溜滑板),不能裸體……看到這裡你當然也會偷笑,這三項規則沒有一樣是玩真的。路上有人賣椰子,裡面裝的是威士忌,也到處有人溜滑板。

圖/鱸魚  提供
圖/鱸魚 提供

其實只有一項沒有列入大會規則裡,而警察會認真執行的,那就是當眾小便。一路上我看到好幾個為了比賽才臨時加上去的告示,上面寫著 「嚴禁當眾小便」。這一路的流動廁所多到讓你絕對找不到當街小便的藉口。只是很多美國人一 High 起來,第一個反應就是當眾小便。這個愚蠢的告示只有慫恿的作用。至於大麻,本來就合法,所以這一路走來不時聞到大麻撲鼻。舊金山人就是這麼奇怪,他們誓死反對抽菸,可是大麻絕對不能禁。

雖然許多人穿著奇裝異服來違反大會規則,感覺只是來鬧的,但其實跑在隊伍最前面的幾千名世界級高手都是玩真的。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千里迢迢來到舊金山,可不是跟我們一樣來湊熱鬧的。在這項活動國際化之前,每次冠軍都是美國人──就像 50 年前的世界少棒賽一樣;可是一旦國際化以後,每年都是肯亞人奪冠。

圖/鱸魚  提供
圖/鱸魚 提供

要把近 10 萬人同一個時間放在同一個起跑點上是很大的挑戰,所有登記參賽的人都必須要以年紀和性別分時分組分批起跑,所有要被大會承認成績的參賽者,都必須要穿著 「正常的」 運動服。沒有報名的人也可以參加,這些人被稱為 「土匪」,他們大多穿著奇裝異服逛大街,一方面看熱鬧,一方面是被人看。大多數人雖然報了名,但志在嘉年華,所以跟土匪一樣同流合污,就這麼一路張燈結綵、敲鑼打鼓地走完了 12 公里。

12 公里對世界級的馬拉松跑手而言,不過是 40 分鐘的事。而最後一批逛大街的,可能比賽開始一個小時以後才輪到上路,然後再花 3 個小時走完全程。所以你可以想像得出,這樣一條 10 萬人的人龍,就這麼不間斷地從海灣開始,穿越舊金山代表不同時空意義的主要街道,跟著上山下山,跨越金門公園,一直蔓延到海邊。這一路都是色彩繽紛鑼鼓喧天,人與人都變得特別友善。不認識的人互相擁抱擊掌,互相無故歡呼。這一天高興不需要有理由,儘管放心高興就好。

這是一天沒有仇人,沒有怨恨的日子,無論你做什麼事都不會得罪任何人。

圖/鱸魚  提供
圖/鱸魚 提供

世界獨特的傳統

這場馬拉松有幾項非常獨特的傳統,每年都會認真地遵行。

第一個傳統是在起跑點上,把成千上萬的墨西哥玉米餅拋向空中。沒有人知道這項傳統的由來,也沒有人知道它背後真正的意義。反正只要是歡樂的,有特色的,大家就每年跟著做。

第二個傳統是「 蜈蚣競賽」──把 13 個參賽者綁在一起成為一組,很認真地跑完全程,而且參賽成績全部列入大會紀錄。

第三個傳統是每年都會有一組人打扮成鮭魚逆向行駛,沿途一路與人衝撞、擊掌。

圖/鱸魚  提供
圖/鱸魚 提供

最後還有一項最重要的不成文傳統,那就是可以盡你所能地搞怪打扮,看你能夠吸引多少路人的眼光。舉凡出名的卡通人物、當下最夯的政治人物(如川普、金正恩、哈利王子)都有人打扮,我還看到全裸的金正恩。好萊塢的英雄人物如蜘蛛人、超人、蝙蝠俠和神力女超人也絕對不會缺席。有一些比較急迫想吸引注意力的,更會把自己打扮成書桌、浴缸、馬桶、一輛法拉利或一棟房子,甚至還有金門大橋。

OK,說了這麼多,如果你是因為看到標題的「裸體」兩個字好奇點進來的,這裡總得要給個交代。

裸體

很多觀光客選在 5 月第三個禮拜天來到舊金山,就是為了見識一下舊金山大膽開放的作風。這場比賽有 9 萬名參賽者,同時也引來了好幾萬的旁觀者。你可以看到他們站在鐵欄杆外用手機和各種昂貴的長鏡頭,捕捉這種全世界獨一無二、只有在舊金山可以看到的全裸鏡頭。人們多少是為了這個而來,包括我自己在內。

不過如果你期待看到像花花公子雜誌那樣的裸體,那你肯定會大失所望。敢在數萬人面前脫到一絲不掛,而且還能若無其事地走在大街上的,其實都是已經無本可虧的人。看到那樣的身體,吃虧的是你,晩上做惡夢的是你,賺到的是他。如果純是為了好奇而來收穫也許蠻多的,只是記得標準要降低。這一路上我大概看到 20 多個全裸的人,大部分都是男人,環肥燕瘦各色人種都有,也有一些情侶檔。他們清一色都是用走的。一絲不掛的男人不能跑的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當全裸的人出現在視線範圍的時候,我注意到大部分旁觀者的眼光都是覺得好笑。即使畫面有點噁心,可是好奇跟好笑足以掩蓋那一點點畫面上的不悅。畢竟這是必須歡樂的一天。這些人大剌剌地走在馬路中間臉不紅氣不喘心不跳,很大方地隨人拍照。每年就是這一天,在舊金山你看到任何珍貴的鏡頭都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手機。今天法律放假,沒有偷拍這條罪名。你可以大方要求跟祼女拍照,絕對不會遭到拒絕。這是一天大家都大方的日子。

不過,走了一天下來,對於這些裸體參賽者,我一直有兩個很深沉的疑問:他們大部分真的是全身一無所有,拋開勇氣跟心態不談,氣溫只有攝氏 14 度,到了海邊風又大,他們難道不冷嗎?比賽結束以後,一絲不掛要怎麼回家?叫 Uber 好歹也要有手機吧?

比賽完,我看到有人就赤裸裸地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交通並沒有因為一對全裸的情侶站在街頭而打結,紅綠燈也照常運作。舊金山人都知道這一天是特殊的日子,所以也沒有引人側目。不過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打算就這麼上捷運──如果以後再回來,也許就是為了找尋這個答案。

每年此時天都太冷,裸體有限,要是跟台北的氣溫對調一下,局面一定會令人跌掉下巴。如果有興趣來開一次眼界,記得,每年 5 月的第三個星期天,跟舊金山一起瘋一天。

對了,最後想到:如果嘉年華的隊伍裡出現台灣的電音三太子,或七爺、八爺,整個舊金山一定會沸騰到落淚,說不定美國會感動得宣布跟台灣復交,有能力的人要不要思考一下?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現場直擊】一年瘋一次的舊金山馬拉松嘉年華:裸體 OK!》,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日本真是萬般皆美好嗎?──從金澤、富士山馬拉松看被過分放大的「日本夢」

這不是特效,是舊金山 17.5 度的斜坡住宅:每戶要價破一億台幣,還得先練停車絕技?!

作者簡介:

鱸魚,那年厭倦了當代名著翻譯工作,看著別人都往矽谷跑,沒跟著上這艘船總覺得不放心。不得已只好出國改唸電腦,到了矽谷做了工程師。糟糕的是竟然做得還很成功,不知不覺就吃了一輩子的科技飯,後來也懶得再改了。現在吃飽、吃膩了,只能回頭拚命補一些當年想做而沒做的事。創作、玩音樂、騎登山車把自己搞得很累、探些愚蠢的險,都列在清單上。工作履歷倒挺誘人的,但生命履歷稍嫌空白了些。 所以只要跟工作無關的都充滿無限的熱忱,想趁著太陽下山之前,把生命搞得更豐富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