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生活】原來我們都誤解了「馬斯洛金字塔」

作者: 許詮

這 8 年在海外工作,很難真正地安心放假,因為東南亞分公司的本地假日,通常總部沒放假,還是需要隨時開會、on call,這是作為跨國公司管理層的宿命。而勞動節是為數不多全球齊放的日子,身為勞工,一年能換到這一天清閒,我倍感珍惜。

你可能覺得我太浮誇了,一年不是只有一天能休息吧?每週都有兩天週休、每天都有下班時間不是嗎?

的確,我們工作一整天,可以換到睡前 3 小時的休息;勞累一整週,就能在週末偷閒;辛苦一年,還能換得 10 天的假日出國玩;而苦命了一輩子,終於獲得最後十幾二十年在養老院安享晚年。

然而,不停的勞動,為了換得一丁點的休息,這就是你我想要的人生嗎?

馬斯洛金字塔

學生時期我們都聽過「馬斯洛金字塔」,需要層層爬過「生理」、「安全」、「社交」、「被尊重」等需求階梯,才能到達最崇高的「自我實現」層次。

勞動在舊時代是為了最低層次的生理溫飽,然而在現今社會,基礎的溫飽其實已不需要整天整年的勞動,可以相對較短的工時換得溫飽,但是為何多數人還是在辦公室裡做到退休那一天?

或許是因為舉目望去,我們身邊的長輩們都是這樣,堅守著工位四十餘載,用辦公室的光陰養房子和孩子,直到退休之後才能開始探索「自我實現」;或是更慘的,在辦公室裡尋求「自我實現」,把工作當作人生追求。

我就遇過中國大陸的女同事,生產當天還在線上開會,分娩之後馬上發孩子的照片到辦公群裡,同時附上當週週報,所有人都佩服他的敬業,卻也讓其他女同事備感壓力。

倒掛的馬斯洛金字塔

回到勞動節放假這天,我好不容易預約到了我爸媽電話聊天。

沒錯,我母親作為諮商師天天滿檔,同時在寫博士論文;我父親自牧師一職退休後,經常在各個教會和監獄裡講道,因此需要提前一週預約兩老的時間。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在勞動節當天湊齊過勞的一家人。

談話之間,我父親憶起當年,他離開保險業務處經理的位置,在最能賺錢的日子急流勇退,讀神學院做了牧師。我當時剛上大學,身邊的同學不乏企二代、政二代,甚至有趙少康先生的公子。

我們家本就不富裕,當時父親轉往神職,出國讀書是不用想了,生活也要開始縮衣節食,這很大程度造就了我對金錢的自卑與不安全感,也或許是我這些年不斷追求更高年薪的原因之一。

聊到激動處,我父親竟很誠摯地對我們說了抱歉,他知道當年帶給孩子們的壓力和委屈,我們也連忙說能理解,雖然當年作為學生的我很難接受,但這幾年越來越能理解父親的決定。

具體是理解了什麼?

當年我覺得他顛倒了馬斯洛金字塔的順序,把生理、安全與尊重需求拋諸腦後,直接去尋求自我實現,是極端且怪異的行徑,畢竟身邊沒有任何長輩朋友這麼做過。

然而當我長到 30 多歲,才漸漸瞭解到一件事:「因為我父母先獲得了自我實現,所以前面的層次才是滿足的。」

正確的馬斯洛金字塔打開方式

現代語境的「生理」和「被尊重」層次,早已成為消費主義的炫耀符號,明明 100 多元的便當就能吃飽,非要到「無菜單料理自由」才是吃飯?明明一般汽車就能代步,非要拚個名車才能抬頭挺胸地出門?

當生理和被尊重的需求被無限放大,那就沒有基礎層次被滿足的一天,導致唯一的選擇是永無止盡地工作,也遑論什麼心靈的自我實現了。

仔細思量,我在月薪 2 萬 8 千元的日用吃穿,其實離我後來月薪 50 萬的也相去不遠,休閒活動一樣是看電影、打電動。所以我真的需要那麼多嗎?還是那都是攀比之下衍生的炫耀性需求?而別人的眼光,值得我花一輩子勞動去換得嗎?

原來馬斯洛金字塔沒有這麼難爬,只是我們都理解錯了。

自我實現原來不一定那麼難,也不一定是最後一關,當我們看清當代消費主義的陷阱後,轉念之間,就能從第一層為生理滿足的無限勞動,躍升至自我實現的人生,以及隨之而來真正被滿足的生理、安全、社交、被尊重層次。

在終於理解父親當年的選擇後,我突然感覺自己像是駭客任務中,吃下紅藥丸般的人間清醒,也開始思考自己可以怎麼做。

或許不是馬上放下一切,極端地去當牧師,但是時候開始向內與自己對話、向外探索世界,積極地找尋我心目中的人生意義,也就是「自我實現」的標的。

這個探索過程可能是以年為單位,但是一生幾十年,花個幾年探索目的,總是值得的;而探索的過程,也必定是充滿意義的,無論如何都比無目的的重複勞動還要值得。

感謝今年的勞動節假期,讓我從父親身上學到這些,安靜下來審視勞動的意義和終點,或許這就是勞動節最好的結果了吧。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原來我們都誤解了「馬斯洛金字塔」:當你無限追求底層滿足,永遠無法自我實現》,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還在覺得「玩樂可恥、勞動光榮」嗎?來看法國人有多「盡力」休閒

教育是為了翻轉階級嗎?當我們還在討論「繁星計畫」是否有用,卻忽略了更本質的問題

作者簡介:

許詮,1990 年生,第三代基督徒。28 歲年薪破 700 萬台幣,29 歲任東南亞最大電商副總,現任字節跳動集團子公司印尼菲律賓總經理,業外創辦 XChange 天使創投及NPO,著有暢銷書《別輸在只知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