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生活】飲食失調的你,該怎麼面對「年夜飯壓力」?

作者:李韋萱/東方美.不美

每逢佳節倍思親。5 年來,留學期間的農曆新年,總會和一群因相似文化背景牽在一起,卻每年只有在這時候聚會的華人同學圍爐、閒聊幾句每家人過年的傳統,最後再抽個紅包沾沾喜氣,而每年紅包袋裡都是兩個金色錢幣的巧克力。

散場後,各自帶著衣服上黏著的火鍋味和年節的喜氣,回房間和遠在台灣的家人視訊拜年。眼巴巴的看著桌上的烏魚子、乾煎白鯧、奶油干貝、炸年糕、排骨芥菜湯和一整隻油亮亮的燒雞,聽著許久不見的親戚七嘴八舌,伴隨著電視新春節目那吵雜的溫馨,一方面欣慰遠在台灣的家人過得很好,另一方面卻得承擔自己選擇出國讀書那孤單的代價。

咬了幾口死甜的金幣巧克力後,我硬是塞了幾張一元鈔票在紅包袋裡,壓在枕頭下,盯著天花板,在思鄉的漩渦中入眠。台灣的過年總是從小年夜吃到初二或初三,而遠在國外的大年初一收到許多「新年快樂」官方圖後,只能到超市買一打 2 元的雞腿回家燉香菇雞湯,自行「延長」這個節期的喜悅。

5 年後,新冠疫情意外地給了身為留學生的我,一次和家人在台灣過年的機會。幾週前,看著各地開始掛起了春聯、擺起了蝴蝶蘭和貓柳,放著恭喜發財的音樂,我的腦袋不自覺得像錄放影機一樣重複播放小時候和四散各地的親戚過年的畫面:除夕夜盡情地吃完十幾道菜再繼續狂嗑零食配新年特別節目、初一晚上在空曠濕冷的柏油路上玩甩炮、初二晚上用僅有的零錢在骰子和清脆撞擊聲停止後下注、和表兄弟妹用 200 元買刮刮樂刮回 0 元、全家大小十幾人分隊比賽玩比手畫腳。

正當我腦中充滿著以往對春節的想像時,我忘了,這次回來過年農曆新年的我,在大家族裡的身分和個人的心裡狀態都改變了。

飲食失調症的拔河:吃或不吃都是壓力

除夕的前一週,抱著既期待又焦慮的心情,我早已下意識的預備起過年時期大吃大喝的空間。想到過年將要連續一週「失控」的狀態,身體和心理都不經意地顫抖了幾下。我設法趕走這些強迫性飲食控制的想法和行為,但又不由自主地餐餐煮起花椰菜和水煮蛋,每天準時到健身房報到,一待就是兩小時。

年夜飯的餐桌上擠滿了我 5 年來看得到卻吃不到的新年佳餚,在眾多親戚你一言我一語,開心的一口肉配一口啤酒的情境中,我的思緒帶我到了另一個世界。我看到了一個年輕女孩,在盯著鏡子裡的自己、捏起腰間的贅肉後,勤快的安排過年後的每一餐和每一個運動行程並嚴格執行。畫面隨後出現一個綁著雙馬尾的小女孩,毫無顧忌、毫無罪惡感的大啖美食,甚至吃到最後還被他身旁的熟齡女子阻止再繼續進食。我的胸口突然湧上一陣酸酸的感覺。

我手中的陶瓷碗突然沈了一些。回過神來時,我的碗已經堆成了一個小山,裝滿好多我不打算吃的東西。「你那麼久沒回台灣過年,多吃一點,不要只吃青菜。吃點芋頭扣肉和豬蹄膀,國外吃不到的。不要怕胖,減肥是明天的事。」

長輩似乎看透了我吃蔬菜墊底的策略,而我在他們的好意下,明白自己沒有拒絕的空間,只能微笑點頭隱藏自己的伎倆,頻頻說「好,謝謝。」整個餐敘的每一口都在挑戰自己的底線,深怕在這些高油、高糖食物的刺激下,觸動嘴饞開關而永久失控,腦中反反覆覆提醒自己:一次回家過年不知道是幾年後了,沒關係,放過自己。幾小時間,不斷徘徊在吃與不吃的決策之間,設法讓親戚的問題轟炸轉移注意力。

初二,好不容易徹夜給自己洗腦後,鼓起勇氣允許自己吃下所謂的「地雷食物」:炸紅豆年糕、發糕、麻荖、煎蘿蔔糕。然而,在我快跨過心裡的檻時,又被隨意的一句「你不是在減肥,這個可以吃喔?」打回原點。頓時,我隱約能感受到臀邊已經多了一些肉,走起路來好像笨重了一些,手指縫好像比幾天前縮小了一些。為了避免重複從小年夜開始的心理糾結,我只能不斷安慰自己其實沒有吃很多,並鼓勵自己為了難得的聚會積極對抗飲食失調的勇敢。

離開了餐桌的煎熬,手機上的社群媒體也不願放過我。除了拜年和各家年夜飯精彩的照片外,更多「常見年菜和零食熱量」的示意圖和許多居家運動文。確實在年節時期的放縱有健康宣導的必要,但對於患有飲食失調症的人來說,這些宣導會加深焦慮和罪惡。這樣的健康傳播雖然出於好意,但背後其實推崇補償心態的飲食方式,而並非單純享受年菜的好滋味。比起被問起工作和感情等新年「必吞話題」,自由的吃頓年節飯對我來說,更難。

食物背後,家族關係的角力

在眾多平輩親戚面前,長輩總是會說「我特地為你做的這道菜,快吃,來。」、「難得回來,最精華的部位一定要給你。」並在眾目睽睽之下把最大塊的肉夾到我的碗裡。這時,我除了頻頻致謝外,不敢與其他平輩親戚四目相交。能吃到甚麼菜色、第幾順位吃,隱約象徵家中地位和認同。

記得小時候,表兄弟姊妹相爭魚眼睛時,阿嬤總是給長孫。佛跳牆裡的魚翅和滷全雞的雞大腿,也是家族中的男性先吃。年幼時期單純的「筷子之戰」,在歸國後竟成了地位爭奪和證明之戰。和某些親戚的互動中,雖然親切依舊,但總有種說不上來的距離感。有些明明小時候非常親近,卻突然間避而不見。我想,即便自己對國外生活經歷設法低調,或許是在長輩間對外的宣傳塑造家族良好形象,以及在家中對內無意間的說嘴中,造成家族內部的競爭和比較。

20 坪的居家空間變成了劇場。每個關心和互動、每個讚美、每個微笑,都被嘴角和眼神背叛。埋沒在茶餘飯後的閒話家常中,我腦海中不斷迴盪那些在我背後流傳的指控:自私、不孝順、爸媽有錢、憑甚麼在國外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管家裡的事,回來台灣卻被眾星拱月……。原來我沒有機會親自維繫這些關係的日子裡,流言蜚語和猜測攻擊也隨之而來。我只能強迫自己戴上單純無知的面具,撐過這幾小時的飯局,並任性地抓住我願意相信的那些過往。

突然有點想念過去的時光:當我選擇不吃某道菜時不用被多問、也不會被勉強;餐桌上的每一個人同為家的一份子,沒有差別待遇;彼此真誠地噓寒問暖,真心想知道彼此過得好不好,並看看自己能幫上甚麼忙。或許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我不能同時享有身為「局內人」的權利和保障,卻又想當被排於家族八卦鬥爭之外的「局外人」。

原來,半徑一米的圓桌,和視訊 30 公分的方格,差別不只在拿不拿得到壓歲錢,和嘗不嘗得到眼前的菜餚而已。

給有相同處境的你:我的建議

在這個不太一樣的年節裡,雖然自己飽受飲食失調症之苦,也為家庭關係的微妙變化感到有些無措,但我仍然在過程中努力的練習,以健康的心態應對與調適現況。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以下是我的建議:

一、珍惜團聚的時刻:體諒家人不懂我們因飲食失調症而經歷的掙扎,微笑帶過一切不經意冒犯的言論。

二、不用被食物或人的期待挾制: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用勉強,多練習幾次就能降低焦慮。

三、不用擔心永久失控:嘴饞是一時的,年後回歸正常生活作息,一切都會慢慢平復的。

四、一天的事一天當:不用複習今天吃了甚麼,或預估明天會吃甚麼。

五、掌握自己的控制圈:閒言閒語只要不屬實就別走心,心裡難受想解釋的話就解釋,不想多說甚麼的話就讓他們去吧。

盼望我們都能在兼顧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下,享受與家人相聚的好時光,過個平安的好年。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旅外多年、患有飲食失調症的我,不為人知的「年夜飯壓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大家都直言想「發大財」──身為日本人的我,在台灣過年時感到驚訝的事

致「沒能活出長輩期待樣子」的我們:同理他們的「難溝通」,然後勇於承擔自己的選擇

作者簡介:

李韋萱,土生土長台灣人。美國艾默里大學生物學士,英國劍橋大學流行病學碩士。曾於阿根廷交換學習。目前已回到艾默里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院和流行病學博士雙學位。關心的議題包含食物正義,健康不平等,貧富差距,永續發展等等。前陣子在台灣透過打工和參與不同的活動、讀書、累積不同領域的視野和經驗。目前也正在經營一個明信片設計IG帳號(friend_of_afriend),透過結合插畫和書法紀念我散布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傳揚繁體字的美。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