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留學】台灣人到芬蘭留學,半工半讀賺百萬!

作者:廖曉佩/芬蘭不神奇

決定到芬蘭攻讀永續創意研究所時,剛好遇到芬蘭政策大轉彎──2017 年開始對外國留學生徵收學費。阿爾托大學研究所光是一年學費就要價 1 萬 5 千歐元,近新台幣 50 萬元;到目前為止,每年學費仍維持同樣金額。

加上北歐生活開銷昂貴,出國前我抱著畢業時會花光積蓄、甚至負債的決心,已做好「窮得苦哈哈」的準備。沒想到,結果大出意料之外,我順利地接到一份又一份的校內打工,從抵達芬蘭的第二週就開始工作,直到畢業,打工收入從沒斷過。

在芬蘭留學的 3 年半,我每週工時從不到 10 小時至 25 小時不等。藉由本文,想和讀者分享我的〈38 歲圓留學夢〉系列之半工半讀篇!

研究計畫、學生大使與學程助教

阿爾托大學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我在抵達的第二週,以「超菜新鮮人」之姿加入第一個研究計畫。長得像哈里遜福特的所主任,細心地跟每一位新生面談、討論讀書計畫,我談到想研究大型活動的永續性,他鼓勵我申請加入赫爾辛基市政府和本研究所合作的計畫小組,研究如何讓每年冬季登場的燈光節盛會,成為歐洲最永續的燈光藝術節。

這份工作機會本來保留給碩二以上的學生,而且職缺申請在我得知計畫的數天前就截止了。但由於過往在劇場與商業活動的經歷豐富,加上所主任背書,我破例被錄取。

第二個月,我遇到阿爾托大學招募第一屆學生大使,依憑著廣告系背景與傳播經驗,並在動機信中強調自己有足夠的工作經歷、堅定的進修決心,強烈凸顯個人價值──最後,在一票 20 幾歲的學生大使中,只有我一個是中年人,更成為該校第一位來自臺灣的學生大使。

雖然大使計畫每年都會重新招募,但由於表現受肯定,因此年年都順利通過面試被續聘,一路擔任學生大使到畢業。最後一年,我一手發起與規劃的招生活動大受歡迎,甚至被採納為每週定期舉辦。在福利回饋上,我第一年獲贈來回機票,得以回臺灣宣傳阿爾托大學;第二年則獲得了 iPad,皆頗為實用。

擔任學生大使,除了獲得上述成就感與「好康」,實質上對留學的經濟幫助又有哪些呢?首先,學生大使一個月的工作時數是 20 小時,時薪是我在芬蘭所有工讀中最高者,約 15.6 歐元,超過新台幣 500 元;在這 20 小時之外,還可以自行登記擔任阿爾托大學 Snapchat 官方帳號的「一週大使」 ,每週約發布 5-7 則故事,費用是 100 歐元,折合新台幣約 3,300 元。為此,我特別學習怎麼使用甚少接觸的 Snapchat,也透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向芬蘭當地人介紹臺灣飲食文化,宣傳成果大受歡迎。

同樣的傳播相關經歷,也讓我順利應徵上學校的「歐盟氣候變遷學程」助理,接著藉由主動詢問工作機會、努力展現積極的工作態度,被老師錄取為暑期學校助理,後來他也推薦我成為新創學程的助教。學程助教每週 10 個工時,月薪 600 歐元,相當於再擁有約新台幣 2 萬元的幫助。

很多臺灣學生在研究所期間擔任研究助理,聽過不少「奇聞」,多半是抱怨得幫教授處理私人事務,擺明著「公器私用」。在芬蘭,我完全沒有遭遇類似情況,每一份工讀的職務都訂定明確,老師也不把非職務相關的工作交給助理。

求學期間,我的打工沒有斷過,最高紀錄是同時有 3 份工作,每週約 20-25 工時,月薪達 1,300 歐元,約新台幣 4 萬 3 千元。時薪則從 12 到 15.6 歐不等(依當時匯率計算,約新台幣 420-540 元)。

芬蘭大學的工讀機會,以信任為基礎,每一份工作都充滿自主性與彈性,能自行找時間完成任務並申報工作時數。打工收入不只平衡了生活開銷,每個月還能存下一些錢。

如何得知工讀資訊?

其實不必往外求,校內就有許多打工機會,像是院所寄來的群組信裡,偶爾就會包含工作職缺,因此無論如何我都會點開來看,而不會因為是群組信就略過。

此外,芬蘭各大學使用同一平台 JobTeaser,提供工作機會給學生。校方、公家機關或私人機構,都會至這個平台上開職缺,我們則必須有學生帳號才能登入、投履歷。在芬蘭,我所有校內的打工來源中,只有兩個是看到所上轉寄的群組信後,自行投履歷應徵;其他機會都是主動詢問、再加上老師轉介背書才取得。

除了專給學生的職缺平台外,想在芬蘭找工作,建議用心經營個人 LinkedIn、增加好友數,並經常就自己有興趣的專業領域發文,或是分享參與活動的心得、照片等等。

建立人脈更要持之以恆。我在研究所第一年時,參加了職涯規劃的校內活動,講師給出的 3 個建議就是 Networking、Networking、Networking!芬蘭工作市場小,80% 的職缺還不公開,我目前正在做的這份工作就是透過芬蘭、荷蘭、德國朋友聯手背書,「靠人脈」找來的。

除了校內工作,到芬蘭不久後,好友芳琪建議我在臉書開粉專分享生活點滴,或許有機會獲得邀稿。我沒多想,純粹認為有個地方書寫自己的人文觀察是件好事。沒想到開張一年多後,突然收到 Yahoo 專欄邀約,開啟搖筆桿賺稿費的日子。

沒有負債,積蓄甚至達人生新高?

芬蘭留學的學費、生活費都相當昂貴,除非家中經濟優渥,許多留學生還是需要靠打工、實習來支撐自己的開銷。幸運的是,無論是打工或實習,只要有心,絕對足夠支付生活所需。

芬蘭物價雖高,但提供給學生的福利極佳,每個月生活、住宿費大約落在 600-900 歐(約新台幣 2 萬到 3 萬元之間),而學生打工的時薪約在 10-15 歐元之間(約新台幣 325-500 元)。如果個人有相當的工作經歷,並找到可應用所長的工作機會,薪資還有機會更高。

2022 年 4 月初上路的學生簽證政策,一學年裡,每週的平均工作時數增加至 30 小時。假設每週工作 20 小時,每個月的薪水落在 850 到 1,300 歐元不等,就能賺取約新台幣 2 萬 8 千到 4 萬 3 千元之間的收入。

前陣子心血來潮,搜尋了目前在芬蘭的退休金累積程度,發現我在阿爾托大學就讀期間的校內打工收入,累計起來居然高達 3 萬歐元,換算下來近百萬新台幣,等於打平前兩年繳的昂貴學費!加上研究所第二年申請到教育部的留學獎學金,畢業時,我的積蓄竟來到人生新高──這是剛從臺灣出發時,為了每年學費與生活費而焦慮的我,完全料想不到的。

在此鼓勵懷著出國留學夢想的臺灣朋友們,別被昂貴的留學開銷打消念頭,踏實地規劃,並展露積極的態度,將能協助我們走出去,開展自己的視野。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38 歲圓留學夢(七)原以為會花光積蓄,最後卻「半工半讀」賺到百萬台幣!》,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38 歲圓留學夢:到芬蘭留學開銷有多大?關於學費、生活費的第一手經驗分享!

我是一個越南人,卻在芬蘭想念著台灣:「台灣沒有越南那麽擁擠,也沒有歐洲那麽偏僻,就是剛剛好。」

作者簡介:

廖曉佩,2017 年離開十幾年劇場生涯,跑到芬蘭留學。由於興趣太廣泛與熱愛新知,念了三個全然不同的領域:政大廣告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碩士,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的永續創意碩士。目前任職 Events Manager at MyData Events and Services。臉書專頁分享在芬蘭的文化觀察與生活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