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職涯】不想當公司的小螺絲釘,你就得付出決心

作者:蔡輯銘/狼眼看世界

在 2020 年時結束一段關係不久,剛好那時候也有人找我到準備組建新團隊的外商,想著離開傷心地也好,就毅然決然地帶著家母搬家,到了桃園開始新生活。我的人生在那一年來了個大轉彎,人說彎的過去就是車神拓海,彎不過去就認命填海,而我抱著這樣的覺悟,離開了待了十幾年穩定的工作環境。

誠如前文所說,我一直都覺得穩定是一種毒藥,從 2012 年開始,我就不停地找離開舒適圈的機會,直到了這一年才終於實現。回頭看看,也覺得當初有點驚人的從光譜的一端直接拉到最遠的那一端,就像鄉民說的,或許是時候要對自己狠一點了。

不想再當大廟裡的小菩薩

「大廟裡的小菩薩」是我待在前公司時的感想,大企業的名號相對來說還是很好用,不管是跨公司企業的合作,或者少數時候掏出名片辦事情,甚至相親的時候一說對方就會知道,這些都帶來很多的方便,就像一間大廟一樣。

不過,別忘了不管誰都只是這間廟裡面一個不起眼的小菩薩,別人給予方便、給予尊重、關係建立之前,很多時候是看著大廟的面子,多半和某單一個體沒有什麼關係。

「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換到了不起眼的小外商,這是另一個體悟。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中華一番》小當家在特級廚師考題裡面的 「國士無雙」一題?

雖然在小公司裡,背後的招牌只是 nobody,就像一碗沒有任何包裝的麵,所依靠的只能是你自己「國士無雙」的才華來證明你自己。雖然拿國士無雙比喻自己有點張狂,但在這 3 年以十分有限的資源,還是順利產出幾個專案,似乎也還是可以自滿一下下。

記憶回到報到的第一天,那時在打開辦公室才發現雖然掛著部門經理,但沒看錯的話,整個部門只有部門經理一個人。校長兼撞鐘,就這樣開工了。在這樣的環境下,要丟掉舒適圈內所有你習以為常的事情。

同時也因為人力不足,分工沒有那麼仔細,因此必須回頭做很多最基礎的工作,像是拿著電路板自己開始架起來測試,完成資料的蒐集整理等。而我也在這一段時間裡,重新把自己十餘年職涯累積的東西,通通拿出來再「回爐重造」一次(Reforged)。雖然很累,但現在想想確實還是很值得的。

不過,伴隨而來的極大壓力也是不容小覷,因為那時唯一收到的入職交接資料就只有一個短短的 Excel 檔案,而我隔天就要產出那一個表格裡面的內容。其他像是各自的 owner 是誰、聯絡方式、表格要怎麼填寫,為什麼要有這個表格,這拿來做甚麼用的都沒有說,只覺得交接的人好像傳了一個燙手山芋給我後,人一溜煙地就走了。

部分公司不是狼性,而是螂性

在「沒有 Owner 只有 Reaper」的情況下,這 3 年體驗了所謂狼性企業的狼,其實是隻「螂」。我以為是同辦公室的同事,都是來自於各大公司的老手,既然脫離了舒適圈,就是想證明一點什麼。

這套一句同事老先覺說的話:「我們是來讓這件事情成功的,不是來眼睜睜看它失敗的」這或許有點像是創業的感覺。反觀周邊充滿只想爭奪資源和位置,卻又同時換上「負了責任就會死掉的病」的螂性同事有多麽讓人困擾。

或許讀到這裡,會好奇什麼叫做「負了責任就會死掉的病」?舉一個簡單的專案進行為例,在進行過程中到了節點,風險若是可預期或是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研發人員做好準備後,就會直接往下一個目標邁進。

然而,這些充滿螂性的同事,追求的卻是「零風險」,又或是出了事情都不要算我的,通通算你們的,但決定仍是「我」來做。而這便造成了 R&R(Role & Responsibility)的體制完全陷入混亂,間接導致專案直接失控。

因為擔負責任的人沒有做決定的權利,但是做決定的人又不用擔負責任。而這邊所談的責任,包含但不限於時程上的延遲、成本的上升,無法達成客戶預期的目標等。

當我們排除萬難「軟硬兼施」,如動不動就比後面的老闆誰比較大、一言不合就 loop 副總之類的方式,硬是想辦法完成。等到後來終於衝過第一個節點,準備往開發期下一階段邁進的時候,這些螂性的同事便會跳出來開始慶祝專案順利達成了第一節點,讓人看了不禁心中充滿了問號。

在我過往的經驗中,這其實是件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離正式開發完成量產還有一大段路,要表功要收割都還早,但我真的看著螂性同事開始在公司大肆宣傳完成,甚至還準備禮品頒獎,甚至連要上台領獎的人我都不太確定他是否有在 member list 裡。當然,經過第一次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我也已經見怪不怪了。

在職場獲得身心靈的「回爐重造」

不可諱言,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身心靈都徹底地進行一次回爐重造。從半夜常常驚醒看有沒有突發狀況,到乾脆關掉手機先睡一覺,幾個專案也這麼跌跌撞撞地完成,甚至一個比一個還要符合預期。看著團隊和自我進步的過程,只能說這一切真的都是療癒自己的養分。

只是蟑螂見多了又不能打死,我也練就了無視大法,把自己手邊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好之後再推翻一次,看看哪裡還可以更好。草創期的團隊人少就別提分工合作了,但很多事情沒有人做怎麼辦?我願意為了專案順利進行接下來做,抱著不停挑戰自己極限的生活就這麼折騰了 3 年多,直到公司因為策略上的調整,不得不協議結束這一段合作關係。

現在回首過去這 3 年的時間,雖然我累積了大量職涯的養分和毒素,但卻也過得非常充實。或許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變化無常,許多時候不得已在不斷地跌跌撞撞中,朝著自己的下一個目標邁進。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我的小外商覺迷錄:不想再當大公司的小螺絲釘,就得付出「回爐重造」的決心》,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一個鐵道員的獨白:我在台灣教中文;在日本當公司 90 年來首個外國人職員

科技人的心病:「怕被看穿,我其實是個假貨⋯⋯」──你也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嗎?

作者簡介:

蔡輯銘,1982年生,光華橋(已拆)旁台北工專末代五專生,五專念材料科,但不務正業整天泡社團電腦學會,畢業後插班最高學府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系。從小愛玩電腦,唸書時修電腦,出社會做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