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職涯】就算有加班費,日本年輕人也拒絕加班?

作者:張卉青 Olivia/奧莉放送株式会社

隨著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在日本熊本縣設立晶圓製造子公司「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JASM),人才短缺問題成為挑戰。除了從台灣招聘員工至 JASM 熊本廠工作,該公司也積極在當地徵才,許多日本本地員工因此加入台積電熊本廠的行列。

然而,前一陣子卻傳出日本工程師準時下班、讓來自台灣的工程師感到驚訝的現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就算有加班費,Z 世代仍拒絕加班?

台積電以「加班」文化著稱,許多員工的高薪來源自加班和獎金的累積。然而,這種文化在熊本廠面臨挑戰。

過去我們對日本人有勤奮工作的印象,尤其是他們願意加班奉獻的精神,似乎在年輕一代中發生了改變。根據日本媒體報導,JASM 的部分年輕日本工程師對加班並不熱衷,甚至在工作尚未完成時仍選擇準時下班,這讓派駐當地的台灣工程師大感意外。

台積電的高薪不僅來自於高起薪,還很大程度依賴加班費、獎金的累積。根據 JASM 最新的招聘資料,大學畢業的工程師月薪可達 28 萬日圓(約新台幣 6 萬元),高中畢業者為 19 萬日圓(約新台幣 4 萬元)。這一水準在日本的半導體市場其實已屬較高,因為日本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通常在 25-27 萬日圓之間,而高中畢業生約為 17 萬日圓。

然而,即便有加班費,不少 Z 世代(出生於 1997-2012 年之間)工程師仍不願意加班。

這一現象反映出年輕世代有別於傳統觀念,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不同追求,亦顯示出他們更重視生活品質,而非一味追求高薪。

不願意加班的主要原因

日本近幾年由於高齡、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不足,為了吸引更多外國人才進入日本市場,因此政府透過勞動改革,並成立《工作方式改革法》(全名為:​​働き方改革を推進するための関係法律の整備に関する法律,中譯:「關於推動工作方式改革的相關法律整備之法律」),積極試圖改變過去大家對日本「勞動環境不好」的既定印象,其中「加班、無償加班」就是其中一項。

這樣的大環境,加上日本 Z 世代年輕人比起上一代更注重個人生活,即便加班能夠換取更多收入,多數人依然選擇不加班。

2023 年,一項針對 Z 世代進行的「加班時間」意識調查顯示,有八成的 Z 世代在考慮入職或轉換到新職場時,會在意是否需要加班。其中,在意是否需要加班的主因有:

  • 77.4%:因為私人時間會減少

  • 39.1%:因為不想在規定工作的時數以外還需要工作

  • 24.3%:因為加班規定是否完善反映出公司的健全性

  • 24.0%:因為想要加班費

進一步調查,重視私人生活的 Z 世代,工作以外的閒暇時間運用在「興趣」上排名第一,接著依序排名的是「睡眠與休息」、「和家人或戀人相處」等等。另外,也有少部分的人將時間分配在「自主學習」、「副業」等提升自我的事情上。

趨勢面面觀:Z 世代的理想工作模式

除了前述所提及的不喜歡加班以外,究竟現今日本年輕人的理想工作模式為何?KDDI BUSINESS 對此進行調查,並整理出 Z 世代理想的工作模式:

一、工作型態的改變

在工作型態上,有趣的是「Z 世代學生」和「Z 世代上班族」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Z 世代上班族中,38.8% 選擇「儘可能每天都到辦公室上班」,其次是 27.6% 傾向「儘可能遠端工作」,而 19.1% 偏好「混合工作模式」。由此可見,許多 Z 世代上班族仍傾向實體上班。

相比之下,Z 世代學生身為即將進入職場的一代,有 44.3% 偏好「混合模式」,是比例最高的一項,其次是 28.3% 希望「以遠端工作為主」,僅有 17.0% 選擇「每天到辦公室上班」。這顯示,Z 世代學生與上班族在理想工作方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

至於千禧世代(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中期出生)上班族中,43.7% 認為「每天到辦公室上班」是理想模式,24.8% 選擇「遠端工作」,21.3% 則支持「混合模式」,呈現與 Z 世代上班族相似的趨勢。

疫情期間,遠端工作的經歷影響了不同世代的工作方式選擇。較有工作經驗的一代,可能更能體會辦公室交流的優勢或遠端工作的不便,因此對於某些工作「仍須面對面處理以提高效率」,有著較深刻的認識。同時,辦公室環境也有助於在工作上有效區分 ON 與 OFF 模式。這與未有正式工作經驗的 Z 世代學生偏好「混合工作模式」有很大不同。

二、對「大都市」不再有夢幻濾鏡

各世代對工作地點的偏好也顯示出顯著變化,在日本,人們對東京或都會區的嚮往似乎正在下降。

調查顯示,48% 的 Z 世代上班族、53.8% 的 Z 世代學生,以及 55.5% 的千禧世代上班族選擇了「在自己家鄉工作」。這一趨勢反映了大城市生活吸引力的減弱。

遠端工作的普及、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地方與大城市之間在資訊和商品取得上的差距日益縮小,這可能是原因之一;此外,年輕一代更傾向追求穩定和安全感,而非大城市中的高度變化與競爭,這也助長了他們對在家鄉工作的偏好。

三、追求「機動性高」和「安定」的職場環境

而在選擇職業或公司時,各世代最看重的 3 項指標分別是:「時間和地點方面靈活的工作方式」、「穩定性」以及「高薪」,這 3 項的回答比例均超過 50%。

關於「是否具有成就感」,社會人士與學生之間的意識差異顯著。千禧世代社會人士的比例為 24.8%,Z 世代社會人士為 23.7%,然而 Z 世代學生的比例則顯著上升至 38.7%,顯示出學生更關注「成就感」。

另一方面,關於「完善的育兒假制度」、「積極參與社會貢獻或 SDGs(永續發展目標)」、「培訓計畫」、「對公司願景的共鳴」、「D&I(多樣性與包容性)」,以及「能否在海外工作」這些項目,回答比例皆低於 10%。

與前三項熱門指標相比,這些項目有著明顯的差距。不過,仔細分析可以發現,與千禧世代相較,Z 世代對 SDGs 及 D&I 的關注度略高。

四、渴望公司實施「週休三日」

關於「希望企業提供什麼令人滿意的制度」,「每週三天休假制」在 3 個世代當中最受渴望。在 Z 世代社會人士中,有 56.6% 選擇此項,Z 世代學生有 53.8%,而千禧世代的社會人士則高達 69.7%。隨著社會經驗越長,似乎更渴望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不過,日本現實的狀況是,只有部分大型企業在有條件下開始「實驗式」地執行週休三日,還未成為一般社會主流的工作制度。例如:UNIQLO 實施「變形工時制」,允許員工選擇每週三天休假、每天工作 10 小時的安排,達到每週 40 小時的工作時間,因此薪資與每週兩天休假時相同。這項制度能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時間利用方式,如攻讀研究所課程、發展個人興趣等等。

另一個例子是味之素株式會社(Ajinomoto),自 2018 年起,針對 60-65 歲的再雇用員工實施完全的每週三天休假制,且年假最多可達 20 天。此外,每週三被定為「無加班日」,在這一天員工需於下午 5 點前下班(截至 2024 年 9 月的資料)。

另外,「彈性工作制」和「副業」也受到關注。「彈性工作制」在 Z 世代社會人士中有 35.5%,Z 世代學生為 44.3%,千禧世代的社會人士則為 37.0%。「副業」方面,Z 世代社會人士有 34.2%,Z 世代學生為 39.6%,千禧世代的社會人士則達 41.3%。這些制度對學生而言具有明顯優勢,對於社會人士來說需求也很強烈。

「工作狂」形象已逐漸改變

過去,日本員工以加班文化著稱,無論是面對面會議還是延長工作時間,似乎都是理所當然。

然而,隨著 Z 世代進軍職場,他們對於工作時間的管理開始持有不同看法。年輕人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並不再將「長時間工作」視為成功的標誌。這樣的趨勢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管理模式,也促使社會對工作文化的反思,提倡更加靈活和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日本 Z 世代(職場篇):不加班是真的嗎?理想工作模式有四大特色?》,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北工作環境完勝東京!?日本上班族來台創業後才發現的「四大不思議」

當台灣員工還在加班,日本員工早已準時下班?──兩極的令和,掙扎中的新世代

作者簡介:

張卉青 (Olivia),旅居日本,說著京都話的臺灣人。長期關注日本社會,大學時代因受日本政府邀請前往 NHK、讀賣新聞社等媒體機構交流,並參與外務省「絆計畫」前往 311 災區探訪,而開啟探索日本的旅程。2022 年跨足日媒「nippon.com」報導在日臺灣人故事。2023 年開始撰寫部落格「奧莉日本在住中」 透過「文字」和「照片」帶大家認識不一樣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