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職涯】40 歲的我,為何辭掉工作讀音樂系?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Pash Yang

我今年剛滿 40 歲,從小就是個無可救藥的「模範生」──考試如果考 98 分,我會因為沒有拿 100 分而沮喪不已。從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我又陸續取得臺灣 MBA 和美國法學碩士學位,並前後考取臺灣、美國和中國的律師執照,還曾因為高分上榜而被中國媒體以「臺籍狀元」為題報導。

2017 年我進入中國頂尖的律師事務所。猶記得律所辦公室位於上海精華地段的豪華摩天大樓,裡面聚集了全中國最聰明的金頭腦。那些萬中選一的同事們似乎都不需要睡覺、一天當 3 天用,還能夠每天像巨星般光鮮亮麗、精神抖擻地登場,思路清晰無比地雄辯滔滔;然後動不動就又聽到誰誰誰被媒體頒發「中國最佳XX領域律師」等各種獎項、年終獎金之高足以在大城市買套房子⋯⋯。

大家狼性噴發地拚命往前奔,對工作樂此不疲──如果在休假旅行中有急件要處理又沒帶電腦在身上,那就用手機打完整份訴狀吧!我曾經不知好歹地請教前輩該如何拿捏工作與生活平衡,合夥人老闆如此回答:「我們沒有 work-life balance 的問題,因為我們只有 work(笑)。」

一般人看我的生活,大概會覺得我身為「國際大律師」,在海外走跳、領著優渥的薪資,無疑是「人生勝利組」;但在執業超過 15 年後,我卻開始對這樣的生活產生了懷疑⋯⋯。

人人稱羨的工作,為何令我窒息?

2019 年我「南漂」到新加坡,在跨國企業擔任法務總監(Legal Director),帶領法務團隊負責亞太區的法律事務,每天照三餐被十幾個亞太國家的法律事務輪番轟炸。遇到疫情後,我很幸運因此免去每天上下班通勤的許多時間,也不用時常坐飛機出差了,相對於過去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生活,可說是「錢多事少離家近」,沒有任何事情值得抱怨,也開始有些餘力傾聽自己的內心。

我每天問自己:這份工作同事很好、主管超讚、待遇優渥、工作環境自由彈性又國際化,早已超越我對自己設立的職涯目標,但是為什麼我會在週日晚上就開始因為週一要上班而隱約感覺窒息?為何每天早上期待的,是傍晚下班,而每週一期待的,只是下次休假日的到來?人家說「工作本來就是這樣的」,是真的嗎?朋友說「你應該該換到更大更好的公司」,是這樣嗎?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房子、開更好的車、名片上有更高級閃耀的頭銜,我就會更快樂嗎?我應該依循世俗的道路,趁現在好好工作賺錢,然後退休過上閒雲野鶴的生活嗎?這是我想要的人生嗎?但如果不做律師,我還能做什麼?今生的這趟旅程,我想留下什麼?

疫情期間哪裡都去不了,我被困在新加坡小島上,每天自我辯論。思考了整整兩年後,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只是越來越確定,我現在的人生活錯了,我想要演出的人生劇本不能僅是如此。

儘管知道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也沒用,但是跟自己的舒適圈說再見還是非常艱難。電影《刺激 1995》裡有段臺詞:「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就像被關太久的鳥兒,即使鳥籠的門敞開也不敢飛翔,只怕失去既有的舒適與安全;再加上我還貪戀衣食名利,總是惦記著功成名就、賺錢發財,未能克服作為「大律師」的虛榮,而一味地推遲做出改變的時間,險些就這樣耗去一生的時光。

離開是終點,也是另一個起點

直到 2022 年夏天,我終於決定要出發了!即使我完全不知道下一站在哪裡,但經過時間的沉澱,我已經足夠了解自己,不願意再盲從於主流設定的規則,而是選擇勇敢地停下來,並對這個決定感到異常篤定。於是我提出辭呈,把主管嚇壞了,還驚動尊敬的集團法務長與我促膝長談。無奈我連離職理由也沒法說清楚,總不能在 HR 報告上寫「傾聽內心的聲音,希望生命能透過這樣的移動,更接近自己的理想人生」吧!

離開是一個終點,同時也是一個起點。過去的生命經驗不斷向我證明,去除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為生命中重要的事情騰出空間後,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會浮現。辭職兩個月後,我以全職學生的身份,進入新加坡音樂學院就讀,致力於學習流行音樂製作,重拾十幾年前學生時期認為「幾乎不可能是一份養得活自己跟家人的工作」而掩埋的音樂熱情。我再也不會去想週末還要等幾天、何時才能下班,而是每天廢寢忘食地創作音樂,與時間拔河。

我們一生所求的,都要付出與之對等的代價。現在的我,再也沒有薪水可領了,前方的路全然未知,只知道充滿荊棘跟挑戰;面對親朋好友質疑:「你做這些事有錢領嗎?」(謎之音:你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什麼時候要回去上班?」(謎之音:再不務正業會被市場淘汰),我尚未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當獵頭公司的信件向我熱情招手,我也無法不被誘惑地回覆:「謝謝您,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眼前的風景或許還不甚滿意,許多人生考題也不知如何作答,但沒關係,最難的一步是出發,而我已平安地把自己帶到這裡,並且會繼續向前探索。

後記

藉此機會分享我剛製作完成的自創曲〈明年春天〉,唱 demo 的人是我的母親,她是一位今年快 65 歲的家庭主婦,我一直希望在她還有能力唱歌時,錄下她美妙的歌聲──這個願望終於在最近實現了!

另一首我創作的單曲〈生日願望〉也即將於 3 月初在各大音樂平臺通路正式發行,歡迎大家追蹤我的 IG 帳號「@pashyang」,在我的音樂旅程上持續鞭策我。

(欲觀看 Pash Yang 創作單曲影片,請至換日線網站閱讀完整文章,原文標題:不願再做主流社會的模範生──我卸下跨國企業法務總監頭銜,成為音樂系學生)

(更多疫後生活提案,請鎖定換日線 2023 春季刊《無邊界 work/life:10 種疫後生活提案》)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不願再做主流社會的模範生──我卸下跨國企業法務總監頭銜,成為音樂系學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我們與世界的鴻溝,從來不是語言,而是「從眾」又「功利」的要命心態

提早下班不為倒頭大睡、上網看電視;而是為了讓眼神發光的嗜好,與更豐富多彩的人生

作者簡介:

Pash Yang,熱愛大自然,虔誠的內觀者,具有台灣、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律師資格,從事律師工作 10 幾年後,在 40 歲決定展開音樂的冒險旅程。目標是和久石讓(Joe Hisaishi)一樣,為世界留下美好的音樂。旅居海外生活邁入第九年,目前座標新加坡。 Instagram 專頁:@pashyang,持續更新我的音樂之旅,歡迎大家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