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評論】在台日本人:台灣恐出現疫後觀光危機?

作者:佐藤峻/日本人的台灣創業紀錄

大家好!我是在台灣創業經營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代表佐藤(Leo Sato)。

今天我想大膽地談談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可能有點敏感的議題:

我很擔心,即使在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後,台灣的觀光業在未來幾年,恐怕將持續面臨困境。

身為一個「外國人」,每當談論這個話題時,總會受到不少台灣人的批評,對我而言實在沒有任何好處;然而,我還是希望能透過這個專欄,多少提醒台灣朋友目前台灣觀光面對的隱憂。

先談談近期逐步開放邊境的東亞觀光大國日本:我在 2022 年 5 月時,曾短暫出差回到日本──當時我再次確信,日本在未來疫情得到控制後,一定會重回東亞的觀光王國寶座。

因為日本除了一直以來的觀光條件──如擁有像知床、沖繩等豐富的自然景觀;奈良、京都這樣的歷史文化古都;當然也有東京、大阪這樣的國際大都會──之外,更重要的是,自 2022 年 9 月以來,日圓大幅貶值,更大幅增加了眾多包括台灣人、韓國人、香港人等亞洲旅客的造訪動機。

那麼回過頭來看,台灣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根據台灣政府統計,2019 年疫情大爆發前,訪台的外國旅客人數累計約為 1,186 萬 4,105 人,在當時創下了新高紀錄。其中來自日本的觀光客人數為 216萬 7,952 人次,佔整體訪台總人次的 18.27%,是第二多的。

然而,你問我當疫情緩和、入境政策放寬後,未來是不是還會有每年 200 多萬人次從日本來台灣旅遊?我卻認為非常困難。

以下,我將一一說明我的理由,並談談我對台灣觀光業目前處境的觀察:

裴洛西訪台後,收到來自日本熟人的訊息

前陣子,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這個新聞無疑是國際焦點之一,日本各大媒體也連日報導。但自她訪台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進行軍事演習,日本媒體則開始大做諸如「戰爭是不是要開始了?」「台灣陷入恐慌?」等這類「微妙」的報導,彷彿台灣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實際上,身處台灣的你我都知道,情況並非如此──人們還是照常上下班、照常生活。

然而,日本的眾多媒體或許是為了提高收視率,仍持續報導著這類過激且偏頗的資訊,也因此連我都收到母親和友人,傳來好幾則「台灣還好嗎?」的訊息。不只是我,很多居住在台灣的日本人,也紛紛從日本友人那裡收到訊息,對他們的人身安全表示擔憂。

日本人受到主流媒體報導的影響很大,因此可以想見,透過新聞的密集放送,如今有許多日本人抱持著「台灣很危險」的印象──連在社群媒體 Twitter 上,我也看到不少原本想來台灣留學的日本青年,因為受到媒體連日放送的影響、擔心台灣可能會發生戰爭而放棄。

日本並非唯一如此報導今日兩岸情勢的國家。因此無論以何種形式,若台灣無法向日本和各國強調來台觀光的「安全性」,那麼無論台灣開放觀光是早或晚,台灣第二大(日本),甚至排名三、四大的外國觀光旅客,未來恐怕都會大幅減少。

另外,至今為止來台觀光人數第一多的境外人士,正是中國旅客──有鑒於目前的兩岸情勢,其效應恐怕更不樂觀。

日元貶值帶來強大觀光磁吸效應

2022 年 9 月 7 日到現在,日圓仍持續貶值。這波幾乎前所未有的貶值潮,對日本經濟來說自然不能算是好事,但對去日本觀光的外籍旅客來說,卻是個大好消息──前陣子有位到日本採訪的台灣電視台記者,就很高興地傳 LINE 跟我說,她在日本大買特買、非常高興。

此外,即使撇去日圓貶值這個「利多」因素,日本在亞洲地區的觀光產業中,也向來位列前茅。再加上鄰近的韓國,近年也因 K-POP 和博弈(部分)開放而大受亞洲與國際觀光客青睞──簡單來說,東北亞的日韓兩國,很可能會在疫後所謂「報復性旅遊」的浪潮中,成為絕大多數外籍觀光客造訪亞洲的首選,也因而會排擠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亞洲國家。

也就是說,未來台灣除日本(外籍觀光客排名第二)和中國(排名第一)以外,就算向東南亞各國、美國、歐洲(排名前五)等國加大力度宣傳觀光,這些國家的旅客最終仍有可能被日本、韓國「搶走」。

順道一提,雖然這是疫情前的事,不過某間日商大型旅行社的駐台日本人曾說過:「台灣飛日本的飛機總是坐滿了台灣人;而從日本飛台灣的飛機,也大多是台灣人。」

如果台灣真的要發展觀光,必須應該認真對待這個現象──除了一次性的「嚐鮮」之外,台灣還有哪些讓日本或國際旅客願意一來再來,樂此不疲的特色?

沖繩案例:讓日本環球影城 V 型復甦的森岡毅,推出主題樂園計畫

那麼,台灣觀光產業的未來,是否就註定要繼續黯淡了呢?我並不這麼認為。但必須告別舊思維,為吸引「願意一來再來的」觀光客而努力。

我指的是不能只在表面上努力「做廣告」宣傳觀光,而是必須好好思考、定義台灣所擁有的「觀光資源」,並為了強化這些資源而進行投資。

舉例來說,距離台灣飛機航程約 45 分鐘的沖繩,已經開始行動了:Japan Entertaiment 公司(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負責人加藤先生在 2022 年 6 月的影片中提到,他正積極鎖定沖繩周圍 4 小時航程的 20 億人口市場。

這位曾讓日本環球影城「V 型反轉復甦」的森岡毅先生,從任職於環球影城期間開始,就發現沖繩的潛力,並計劃於 2024 年在沖繩北部設立以大自然為主題的主題樂園,讓沖繩成為區域中的一大觀光景點。

沖繩雖然資源少、人口少、土地面積也小,但他們卻有極大的願景、放眼航程 4 小時範圍內的 20 億人口市場──對台灣來說,其實這個潛在市場是一模一樣的。

舉沖繩的案例,並不是建議台灣也要建主題樂園、或照抄新加坡建立賭場飯店等模式。而是學習「找出地方特色潛力,接著勇於投資、將潛力發揚光大」的精神:森岡先生在環球影城任職期間經常到沖繩,親自掌握了解沖繩的觀光資源,最終找出能充分運用沖繩自然資源的主題樂園這個致勝之道。

森岡先生指出,深入瞭解外籍旅客的「痛點」非常重要:如現在的沖繩,因為極少白天能享受的娛樂設施,也缺乏外國人能安心享受的夜生活景點或購物體驗,因此絕大多數外國觀光客只會在此停留四天三夜──而為了讓有這些需求的外國觀光客的停留時間延長哪怕只有一天,他才決定挑戰主題樂園。

儘管目前尚未營運,當然這個案子也有可能以大失敗吿終,但他還是選擇接受挑戰,並在沖繩的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參與下,籌措了大量的資金放手一搏。

找出獨特優勢,重視長期投資

森岡先生說,夏威夷過去也是除了漁民和軍港外什麼也沒有的小島,但自從美國人自二戰後的 1950-1960 年間進行策略性的開發後,最終造就了現在舉世知名的觀光勝地。

定居台灣已經 8 年的我,當然不可能認為「台灣沒有魅力」,但我很擔心這些魅力因為沒有辦法好好傳遞到他國,造成即使疫情緩解,台灣的國際觀光客仍將大量流失到鄰近的日本與韓國。

例如,我一位住在台灣的美國友人最近買了一輛露營車,常常去台灣各個山區,拍了很多照片上傳到 Instagrm。那些照片真的很美,卻有許多都是我從未在台灣出版的旅遊指南書、台灣官方的對外宣傳上看見的景色。更不用說台灣許多獨特的人文環境、歷史文化,除了大家積極向外介紹、宣傳之外,也要透過長期投資,有讓它們長期發展茁壯的環境。

所以我認為,如果台灣要度過這波「觀光危機」,除了表面的宣傳廣告之外,更必須要定義出台灣真正「具有優勢的觀光資源」,並為了強化這些資源,採取大規模的投資。

我也期望自己在未來,能夠協助台灣向世界傳達這裡獨特的優勢,吸引更多來自日本和全球的旅客愛上台灣。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在台定居 8 年的日本人:小心!台灣恐將出現「疫後觀光危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歷經 35 年觀察,一個日本人眼中的台灣

陸客不來然後呢?──發展觀光請實事求是,別憑想像與感覺

作者簡介:

佐藤峻(Leo Sato) 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ICU)/ 政大商學院碩士,2017 年在台灣創立了 applemint 數位行銷公司。 從外部投資 0 、客戶 0 、人脈 0 ,毫無資源的狀態開始,三年業績成長了 3000% 。2019 年協助來自日本的品牌 KARADA factory 創造在台 7 年來最高利潤。在沒有母公司支持、沒有客戶介紹、沒有參加任何研討會、更沒有出資為公司打廣告的前提下就獲得日、台超過 40 間企業的數位行銷代理機會。公司唯一的廣告宣傳花費用在實習生招募與新人數位廣告訓練,且僅僅 8 萬日圓。即便如此,依舊實現了與日、台 40 間以上企業的廣告投放與數位行銷合作,正在台灣親身實踐「築夢踏實的人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