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評論】留學最大挑戰是什麼?請不要小看這個答案

作者:安妮/本初子午線觀察記

完成我的博士學位後,零星地在一些場合分享出國深造的經驗。分享後總是會有有志出國的學生們問起,「到國外唸書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我總是毫不猶豫地說,「心理健康吧!」

我有把握這答案在出國唸書的學生當中,會得到 8 成的同意。

所有大小挑戰最後都會匯聚向這一個大魔王──心理健康。不管是難以融入當地生活,還是課業上的壓力,最後都會導向逐漸瓦解的心理健康。這樣的狀況不只是在遠離家鄉的國際學生身上發生,許多就在自己家鄉唸書的本地學生也會面對到這一場跟自己的戰爭。

以前友人傳來一則新聞,說是一位在紐西蘭唸書的學生被發現陳屍宿舍將近兩個月──當時還不清楚死因,無法妄下定論,但卻同樣讓我想起了英國高教裡不段攀升的的學生自殺率,跟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稍微搜尋一下相關新聞會發現:2017 年的數據顯示,在英格蘭及威爾斯的大學生中,將近每 4 天就有一起自殺案件發生。而若單以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來說,從 2016 到 2018 年之間,就有 11 位學生自殺。

一位在利物浦大學(Liverpool University)就讀的 19 歲女大生 Ceara Thacker 自殺後,媒體終於開始關心大學生們的心理狀況,發現英國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諮詢提供及幫助遠遠不夠,就像他們快破產的 NHS(健保制度)一樣,都在懸崖邊徘徊。

學生能有多大壓力?答案是:考試、就業、社交、學貸⋯⋯

說到這裡,若你還在問:

「學生到底有什麼好壓力大的?你以後工作就知道了。」

「草莓族世代就是抗壓性差,一點點挫折就要自殺。」

說明你並不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以上兩句話大概是當我這一個世代抱怨「壓力大」時,會從上一代得到的回應。鮮少會有長輩坐下來,好好聽你說你的煩惱──我們到底有什麼壓力?到底有什麼好抱怨?上一個世代可是連溫飽都很難呢!更遑論再上一代深陷戰爭的的爺奶輩。但每個世代都每個世代的問題,而比較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如今年輕世代的問題,遠比上一代想像的複雜且破壞力強大。

撇開深層的世代不正義、不吃不喝 10 年還是買不起房、環境變遷、找不到工作(因為都被上一代佔盡資源)等大議題,先看看大學生的煩惱就好。

《衛報》指出,現在大學生要面對的不只是考試與隨之而來的就業壓力,還有因社群網路發達而伴隨的社交壓力,更有年年上漲的學費以及還不完的學貸。以今年來說,大學念完的平均學貸已上升到 5 萬英鎊,約兩百萬台幣──這對學費相對便宜,且多有父母資助的台灣學生來說,似乎是天方夜譚的數字;但對許多習慣一上大學就開始靠學貸或打工自力更生的英國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壓力來源。

社群媒體也是學生們壓力來源之一。沒錯,他們提供我們許多娛樂,但其最致命的缺點之一就是:你必須跟上潮流,你必須看起來跟大家一樣,若是不一樣,可能就會被排擠。社群媒體的盛行也增加了學生對自己無法融入群體的恐懼,因為社交能力決定你會不會被霸凌。

這樣的煩惱聽起來很雞毛蒜皮嗎?

不,往往結束自己生命的,就是那些長期被霸凌不被關心的孩子。

高等教育的諮商機制,遠不足以應付需求

報導指出,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英國大學其實都有諮商的機制,但許多大學承認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經費提供完善且快速的心理諮商及支持。自從 1999 年布萊爾(Tony Blair)擔任首相開始,他鼓吹學子們進入高等教育(大學或以上);到 2017 年時,已有 49% 的英國人口在 30 歲之前進入高等教育。

然而,2017 年的報告指出,三分之二 18 歲以下的年輕人坦承,自己有過心理問題卻從來沒就醫。花在年輕人心理健康上的經費卻是逐年縮減,事實上,花在整個國家的心理健康經費都被大幅縮減。在 NHS 下,心理疾病這一塊,最多得等上 18 個月才看得到醫生。

而那些想就醫的,就跟在 NHS 看不到醫生一樣,在學校也得不到立即的幫助。心理疾病這一塊的資源相對缺乏,大部分學生從提出問題到看到諮商必須等 5 週,已過了大半個學期。《衛報》更指出,有一位學生等了半年都看不到諮商,於是暫時休學,轉而向昂貴的私人診所求助。

遠遠無法應付需求的諮商機制,讓學生心理健康的責任,大部分地移轉到教授們身上。因此,原本只負責教書的教授就被推到第一陣線。當有學生自殺時,家長第一時間會責怪老師:「怎麼沒有發現呢?」但學生的心理健康真的該是老師全權負責的嗎?

以大學教授來說,光是研究、教書、升等,就已經焦頭爛額、自身難保了,如果還要顧及學生的情緒,或許太不公平(老師或許會先想自殺吧)。因此,有好的諮商系統就變得很重要,他會是許多學生的最後一根浮木,只是照目前的狀況來看,英國各大學離要建立快速又良好的心理諮商及幫助系統,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

心理疾病不丟臉,請積極尋求協助

即使外在的幫助很少,或難以接觸,要避免更多大學生因心理壓力而自殺,同樣重要的一點是──學生自己要有尋求幫助的意識及意願。不要覺得心理疾病或常見的憂鬱症說出來丟人,而是要在發現自己壓力過大的當下就尋求協助。

英國各大學的諮商系統名字不外乎稱作 wellbeing;health service;counselling 或是 support services。雖然如前所述,這些機構的人手不足,但他們至少可以提供幫助。就像我們常說的 " Better late than never ",遲到總比不到好。遲來的幫助有時可以救人一命。而英國大學裡的諮商全為一對一,諮商內容保密,且一但開始諮商,他們就會密切追蹤你的狀況。

太晚治療或是被忽視的心理疾病,往往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我們必須要告訴學生及孩子們,壓力大很正常,甚至有一天得了憂鬱症,也很正常,很多人都得過。這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只要尋求醫生的協助,會好起來的。

尤其對海外求學的學生來說,課業的表現、金錢的緊迫或是社交上的不融入,都會造成嚴重的壓力。當你發現自己開始睡不好、恐慌、煩躁憂鬱甚至自律神經失調時,請別害怕,尋求協助。的確,這些都可能只是一時壓力大會出現的症狀,但當壓力一直累積卻得不到緩解時,就如同一直膨脹的氣球,不知何時會爆炸。

若你是在英國念書的學子,需要諮商卻又一時等不到,以下有幾個線上網站可以尋求幫助:

Student Mind

Mind

Samaritans

希望大家都能夠正視心理的問題,因為它就是你的一部分,學習跟自己相處,是一輩子的課題。

※珍惜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出國讀書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請不要小看這個答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你會不快樂,都是因為不知足」?──台美都有的學生自殺隱憂,背後的真實問題

「老闆,我心情不好,要請病假!」──不同於請假會有罪惡感的亞洲,英美職場要你正視「心理健康」

作者簡介:

安妮,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法律雙主修,英國愛丁堡大學歐洲中古史碩士,倫敦大學高等歷史研究院(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博士。 自 2015 年開始有幸在《換日線》有個專欄小天地,一路從懵懂的新鮮博士生到體無完膚的畢業生,初踏入學術地獄的新鮮肝。目前還沒有穩定的工作,但希望能秉持《換日線》所代表的勇敢不放棄,向全世界投履歷。 除專注自己研究外,喜愛觀察英國人們生活的各種細節 (雖然我已不住在那,但三不五時看 BBC 新聞就像內建程式一般)。文章主題多集中英國政治、教育、醫療以及性別平等議題。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