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財經】投資人為何對「債券」興趣缺缺?

作者:Double J/Double J 漫談

《換日線》「財經科普」企劃,邀請海外金融工作者,為複雜的財經知識進行生動的名詞解釋。希望本站的青年讀者在政治文化面以外,也能參與財經要聞的公共討論,並不為投資話術所惑。

每篇文末附上閱後小測驗,幫大家快速複習。也歡迎讀者到換日線填寫提問表單,告訴我們你想了解的金融大小事。

本文由在香港從事金融業的作者 Double J 撰寫,他的日常工作主要和「債券」相關,本篇為 Double J「債市科普全集」的第二篇。

上一篇我們簡單定義,並介紹了債券的起源,以及債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這一篇我們將解釋債券低存在感的原因。

也許你會好奇,債券既然如此重要,為什麼坊間討論「金融」、「投資」議題時,往往只著重談股票、保險、銀行定存等話題?與債券沾得上一點點邊的,或許只有投信偶爾主打的各類債券基金吧。

我們再借用上一篇舉的「陽光、空氣、水」的比喻:正如我們不會時刻關注,或以科學、嚴謹的方式監控紫外線、空氣品質、水中礦物質占比——這些生硬的自然科學主題難以在日常生活中引發共鳴,除非是相關領域的從業者,否則極易三句話沒朋友。(誰會沒事跟朋友聊一個下午的紫外線、PM2.5、水分子結構以及酸鹼性?)

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財經訊息中,債券也是類似的存在。白話來說,就是不吸眼球。我歸納這是因為債券有 3 原罪:三「高」、三「低」、一「無」,以下詳述。

為什麼債券總是隱身?拿出 3 千萬才能玩

債券的第一個「高」,是指對參與者身分的高門檻。目前債市的玩家多半是大型專業投資機構,包含我們上一篇提到的壽險公司、各類基金等,因為進入這個市場的門票本身就不便宜(債券的交易單位多半是 100 萬美元、100 萬歐元或等值的其他幣別),且在多數國家、地區的金融監管法規中,只有「專業投資人」才能夠進行債券買賣。

以台灣為例,這個專業投資人的定義是,若為一般自然人,就必須提供新台幣 3,000 萬(約 100 萬美元)以上的財力證明,且能佐證有充足的金融商品交易與專業知識,其他國家或地區多數也都有類似規定,如香港的規定是 800 萬港幣或等值外幣的投資組合。這樣的規管限制也直接把大眾拒於債市之外。根據美國證監會(SEC)的研究統計,代表散戶投資人的小額交易(單筆 10 萬美元以下)佔比債券市場的總成交量僅約 2%。

另一個「高」,則來自訊息、分析工具取得的高成本。與多數股票券商都能免費提供基礎分析、報價、交易的電子平台不同,債券市場的資訊、分析工具、甚至使用者慣性等都被掌握在少數的資訊平台上。

這裡說的少數資訊平台主要是彭博。「每一個」彭博資訊平台的租借年費,約為 50 萬台幣。因此一間有 2 個交易員、3 個基金經理的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可能就需要訂閱 5 個資訊平台,光年費就要 250 萬台幣,這還不包含其他進階分析工具。對比免費又好用的股票看盤軟體,彭博的租用價格確實太離地。

第三個「高」則是指分析難度高。股票市場裡,我們通常強調「價值」,即對投資標的所屬行業、公司財務、競爭對手等資訊的掌握,進而給予一個企業合理的價格。

在債券市場,除了公司債也涉及價值邏輯外,多半更強調「總體經濟邏輯」,如通膨、物價細項、失業率、生產力、薪資增長、消費、採購信心、央行利率決策、財政、國際貿易,甚至是政治、地緣衝突等,需考慮的因素極為廣泛,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特定的分析框架,使得債券的評價相對複雜(這並不是說其他金融商品的估值方式就簡單)、缺乏直覺性,債券從業人員更常需要應付上百頁的債券條款、法律條文等。

三低:故事不好聽,難以「做夢」

債券市場的低,首先來自低流動性。我們常以買賣價差(價差高,流動性就低)以及交易量(交易量低,流動性就低)作為衡量流動性的指標。回到上一篇提到的台積電在今年 4 月發行了美元債,剛發行的一週內,這筆美元債的買賣價差大約在 0.3-0.5% 之間,一個月後的現在則擴大到了約 1%。

相反地,近兩年台積電的股票買賣價差僅約 0.15%-0.2%。從交易量來看,台積電在過去一年間的「每日」成交量加總約 500 億台幣(包含台北與紐約交易所),而台積電的美元債只在發行後前 3-5 個交易日能達到 100 億台幣的日均量,隨後快速下滑,現在日均量可能僅在 10-15 億台幣之間,且預期將持續下降。

所以,債券市場雖總量龐大,但流動性較好的僅是少數國家公債及標準化房貸抵押債券,而公司債則只在剛發行的幾天或幾週內有較好的流動性。大多數未到期、已發行一陣子的公司債多半處於「有行無市」的尷尬情況,投資人要變現有一定的難度,參與意願因此低落。

債券市場的監管也是相對低的。上一篇我們提到債務的多種期限、型態,例如卡債可能一個月內要還清、信貸一年、車貸 3 至 5 年,房貸則可能長達 30 年,這種「期限」、抵押品的差異使得每筆債的特性不同。

再拿台積電當例子,流通在外的台積電股票雖然以不同幣別(台幣、美元)掛牌在不同交易所(台北、紐約),但都享有基本相同的股東權利;然而同樣是台積電所發行的公司債目前就有近 70 檔,到期日從 6 個月到 38 年都有(你沒看錯,2060 年才到期)。

由於債券的數量過多、種類繁雜,監管機構能精準干預的空間就非常有限,多半只在發行時能要求發行人提供完整的商業信息、債券條款等披露,至於具體發行的定價(發多少才合理)、分配(分給誰才公平)、以及發行後在市場上的交易秩序,甚至後續產生的各類糾紛,包含破產後的清算,監管機構多半使不上力。不像買賣上市股票,不僅內線交易容易被發現,投資人之間的公平性也相對容易受到保障。

債券的另一個劣勢就是故事性太低。股票市場總不乏鼓動人心、賺人熱淚的創業故事,企業家能透過獨特的個人魅力、卓越的演說技巧把公司推上市,甚至讓股價翻倍,畢竟股票市場的參與者從看本益比的理性分析師,到看「本夢比」的股民都有,大家都是「瞻前」而非「顧後」,著眼於充滿想像的未來。

但債券市場就很難容得下這些粉紅泡泡(當然有少數的垃圾債市場也需要故事包裝),投資人多半是看重發行人的過去與現在。未來的話,只要財務不惡化,保持與過去、現在一樣即可,因為要的只是還本付息,而非參與發行人的榮華富貴。

因此,除了紮紮實實、冷冰冰的財務報表外,其他什麼公司願景、旗艦產品、企業文化、明星 CEO 等左右股票價值的因素,對債券投資人多半都是次要的。畢竟,你能想像,賈伯斯或庫克穿著樸素黑衣、帶著無線耳機麥克風站在台上,感性地介紹完最新 iPhone,台下掀起如雷掌聲後,他卻告訴聽眾說其實只想發個 30 億美元公司債,然後付利息 3%……,這畫面未免違和感太強烈。

前述債券的三「高」、三「低」、一「無」,最後一個「無」,就是多數的債券市場並沒有所謂的公開交易所。

想投資股票的民眾會知道要去券商開戶,券商通常是交易所的會員,開戶後,民眾就可以透過券商的下單軟體連接到交易所,取得價格、成交量、統計數據等資訊。

但債券買賣多是透過經紀商代理客戶,或經紀商自己去進行「場外交易」,也就是交易雙方談好價格就成交了,不像是台積電的股票,哪個價格有多少張排隊等著買賣、特定時間與價格的成交量都是公開的。

缺乏公開交易所,讓散戶投資人「訊息不對稱」,須要付出比機構投資人更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加深了不公平性。前幾段引述的美國證監會研究中也提到,在 2005 到 2018 年間的追蹤資料中顯示,小額交易(代表著散戶投資人)的平均交易成本是大額交易(代表機構投資人)的 6 倍(0.9% VS 0.15%)。

懂債券,才能防身

雖然講了那麼多債券難以親近的原因,但所幸,金融市場本來就是人性的匯集處,而金融資訊也跟人性一樣,都不是非黑即白。舉例來說,前面提到債券信息取得成本高,分析難度也高,但不代表所有的訊息都那麼遙不可及或無法分析。

我們依然能從日常財經新聞中留意到債券相關的信息,至少美債各天期收益率的相對、絕對位置等訊息取得容易,美債收益率若有明顯震盪也常成為財經頭條。這時只要多留意,加入些行情分析、邏輯推理,甚至融入自己的投資經驗,那麼懂債券不只能讓你對總體經濟、宏觀環境的變化有更敏銳的觀察力,更可能讓你在動盪的市場中獲得一項「防身技能」。

例如,今年初若見到美債收益率大幅上升、伴隨著美國聯準會鷹派態度已不可逆,不難推論出各類金融商品的投資報酬率、估值將出現動搖,而股匯市,甚至房地產、大宗商品都難以避免劇烈震盪,這時候保守的一般投資人即使再怎麼看好護國系列的企業體質、前景、營利,都應該要有投資帳戶數字坐雲霄飛車的心理準備。

再進階一點,或許能慢慢發現公債與其他大類資產的收益、報酬之間的關係、差異、甚至性價比等。

如果更長期地關注債券相關新聞,且把焦點放到信用債市場,就不難分辨出債券相關基金、商品是否名不符實、存在高風險,甚至能避開那些在債市裡惡名昭彰、卻持續在股票市場招搖撞騙的企業。

有朝一日,當你對媒體中提到的債券新聞標題,瞥一眼便能掌握概況,並且憑藉近期的觀察就能推測報導內容,此時的你,已對總體經濟多出一份不同以往的敏感度、增加一項客觀的衡量工具,也培養另一個層面的分析視角。

〈閱後小測驗〉

1.為什麼債券相關訊息取得成本較高?
2.為什麼債券市場不容易監管?
3.為什麼債券很難說一個「好故事」?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財經科普】為什麼人們研究股票、保險、基金,卻對「債券」冷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財經科普】什麼是債券?從全世界第一檔公債說起

抱歉,我知道很難,但這是一個我們沒本錢「月光」、負債的時代──理財勿信「業配」,給年輕朋友的原則性建議

作者簡介:

Double J,愛讀詩卻也享受與數字為伍的 CFA 持狀人。什麼都信的無神論者。喜歡古典樂與重金屬。愛吃薯片更愛生菜沙拉。 座標香港中環,卻常望著維多利亞港神遊,回到緯度差不多的鄉下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