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運動】如果台灣也辦世足賽,我們要付出什麼代價?

作者: 楊永苓 Sandy Yang/一路上 On the Road

看到同是換日線作者林志都的文章《台灣有可能辦世足嗎?──天馬行空又怎樣?每一個國家,都需要一個被世界看到的「偉大時刻」》。說實話,看到這個標題,我的直覺反應是:台灣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可能性,應該是「趨近於零」。

但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確實激發了我對「舉辦世足」這個話題的好奇心。以下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究竟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國需要開出怎樣的條件,才能夠承接這場全世界最受關注的運動比賽吧:

2026 年世界盃賽制改變,參賽由 32 隊擴增為 48 隊

2026 年的主辦國(們)新鮮出爐,大家可能會驚呼:「為什麼整個北美加中美的墨西哥,都被『拖下水』了?」

這個號稱為「United 2026」的聯合舉辦模式,在世界盃歷史上不是第一次。 2002 年,韓國與日本就曾共同舉辦過世界盃比賽——這不但是史上第一次在亞洲舉辦的世足(歐洲人終於第一次了解「調時差看球賽」的痛苦),同時也是第一次由一個以上的國家共同承辦比賽。

而這次揭曉 2026 主辦國,除了宣布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協辦」的 surprise , 更為眾人感到驚訝的,便是 FIFA 委員們投票通過了「擴編參賽隊伍的數量」──自現有的 32 個代表隊,改為 48 個代表隊,總共的比賽場次,也由原本的 64 場增至 80 場,而賽期仍然維持 32天。

在賽制上, 48 個代表隊則將會被分為 16 個小組,每個小組 3 隊(由現在的「 4 進 2 」改為「 3 進 2 ),再增加 1 組淘汰賽。

雖然在冠軍隊伍參賽總數上,仍維持 7 場不變。但在增加參賽隊伍與比賽數量的情況下,對主辦國的硬體設施和接待能力的要求,等於也大大地提高。

話說這個「擴編」的決定,其實遭到許多人質疑是國際足球總會(FIFA)主席 Gianni Infantino 企圖為自己連任鋪路的「政治支票」。但依照 FIFA 所提供的數據表示,參加角逐世界盃入場券的會員國家,已自 1966 年的 70 國,逐年上升至 2026 年預計的 211 國;而每一次的擴編,也都讓入選世界盃比賽的隊伍比例,維持在 20% 上下。

舉例來說: 1982 年,一共有 109 個會員國家參與世界盃的預選,而當時有 24 個世界盃的參賽名額,因此入選率約為 22% (但會依照會員國所在大陸協會不同,而略有出入);而依照預估, 2026 的會員國增至 211 個,開放 48 個世界杯參賽名額,則同樣維持了 22.7% 的入選比率──照這樣看來,「擴編」這個選擇還是合情合理,也給予更多國家參與此一賽事的機會。

「全世界最受矚目的賽事」要怎麼搶辦?

在我的文章〈30 億人次觀看的世界盃,是怎麼煉成的?──從 FIFA World Cup ,看懂體育產業生態的「門道」〉當中,介紹了世界盃是全球最「吸睛」的賽事。那麼,為了獲得大家的眼球,各國需要如何才能獲取舉辦的資格呢?

翻開 FIFA 2026 的招標流程簡介,其實對於主辦國評選的描述相當清楚:評量的標準中, 70% 是硬體建設(Infrustructure), 30% 是商業開發(Commercial)──硬體建設中,場館的要求最高,站整體評分的 35% ,其他包含了交通(13%),技術支持和國際媒體中心設立( 7% ),住宿( 6% ),球隊與裁判的訓練設備需求( 6% ),以及球迷活動場地(3%);商業開發中,則有預計的舉辦花費(預算)、預計門票與貴賓接待收入,和預計媒體轉播權與行銷收入,各佔據 10 %。

對於最嚴格的比賽場館要求, FIFA 也列出了明確的標準:開幕和閉幕球場需要容納 80,000 名觀眾,兩場準決賽場地需要容納 60,000 名觀眾,而其他的比賽場館則需至少 40,000 名觀眾的容量。

換言之,從 2002 到 2018 看來,每個主辦國基本上一共需要有 12 座符合標準的球場,才能承接下整個舊制的賽事( 32 隊 64 場比賽);而隨著新制在 2026 年的到來,勢必需要擴大球場、舉辦城市的數量以及接待的力度,才能滿足更多球隊、更多觀眾與更多媒體的需求。

在目前的規劃中, 2026 的三個聯合主辦國,一共提交了 23 座城市球場,其中加拿大和墨西哥各3 座,而美國則提供了 20 座容量均為 60,000 人以上的體育場,以應對新制中龐大的場館需求。

球場之外,討好球迷與媒體才能獲得「好評」!

當然,為了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隊、隨行人員和球迷,主辦國的其他硬體建設也必須要隨之提升。許多主辦國除了整修、新建場館,也會因此新建機場、鐵路、地鐵,或是加強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 FIFA 世界盃的另一大特點,便是比賽必定會跨越不同城市(畢竟不會有一個城市充滿了 12 座足球場啊!),因此除了國際機場之外,國內的地面交通,如何連接每一個城市之間的旅客,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

例如 2006 年德國舉辦的世界盃比賽,被許多參加的媒體和球迷大大讚譽:原因是德國本身就是足球風氣盛行的國家,國內符合 FIFA 需求的足球場可謂「供過於求」,選出的也都是相當具有代表性、設備新穎的頂級球場。此外德國的鐵路、公路交通發達,國內班機也多,加上場館間距不會太遙遠,整體的安排相當緊密,地域跨度也合理──因此無論是球隊、媒體或是球迷,都有多種選擇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之間轉換,觀賞不同階段的球賽。

反觀巴西在 2014 年所舉辦的比賽,最為參與者詬病的,便是它國內交通的不便:巴西在投標的過程中,提出「會在里約與聖保羅之間興建南美洲的第一條子彈列車高速鐵路」。但這個計劃,從來沒有離開過圖紙階段。而他們的小組賽也未考量小組與地域安排,因此粉絲和媒體必須要長距離不斷旅行,才能看到自己團隊的比賽──浪費時間與金錢,一次觀賽的成本居高不下。更不用提組委會整體在機場和交通的投資不足──雖然加開了 2,000 條國內航班,但機場和空中交通根本無法負荷,因此航班多延誤、取消或調度失靈。

2014 年巴西世界盃的種種狀況,導致國外媒體抱怨連連,當時更讓許多人對兩年後(2016)的奧運感到憂心(事實證明,確實這些憂心很有道理)。

因此,雖然「場館本身」佔據了 35% 的評量標準,但如何連接各個場館,以及賽事內外合理的規劃,也都在 FIFA 委員們投票的考量範圍當中。

那麼,舉辦一屆世界杯盃賽事,需要花費多少錢?

「榮譽越高,代價也越大。」舉辦世界盃,固然可以成為全世界整整一個月的焦點,且主辦國的國家隊也能自動晉級獲得參賽資格,但對於精打細算的台灣人而言,要取得這些「好康」,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可不一定每個人都覺得「划算」:

先單談一下實際的金錢收支:從 2002 年開始,世界盃的舉辦花費,由日韓合辦的 70 億美元、德國的 46 億美元、南非的 36 億美元,飆升到巴西的 150 億美元,和俄羅斯的 142 億美元。

會有如此大的落差,是因為在花費計算上,包含了組織、場館與基礎建設,因此越是缺乏基礎建設與合格場館的國家,花費越是龐大。當然,透過承接這樣的國際賽事,也能夠帶動國內經濟並且促進國際影響力,但是如何妥善規劃操作?錢怎麼「花在刀口上」?還是一個國家行政效率的體現。

耐人尋味的是,沒有一個實體的數字告訴我們,主辦國究竟能「賺多少錢」? FIFA 會依照舉辦國的預算,給予一部分的支持,通常是扣除基礎建設之後的賽事組織相關經費,然後 FIFA 會在媒體轉播、行銷權、票務和商品販售上賺取收入。 FIFA 也會分撥所謂的「legacy fund」作為該國賽后投入在足球運動推廣的費用──Legacy fund 指的是足球發展的可持續基金,期待足球文化能在該國不斷深耕。

此外,主辦國因為經濟齒輪的運轉,除了在與 FIFA 直接的金錢往來賬目之外,還有一大筆可觀的收入(詳見前文〈30 億人次觀看的世界盃,是怎麼煉成的?──從 FIFA World Cup ,看懂體育產業生態的「門道」〉)。但每舉辦一次世界盃賽事,最賺錢的,其實還是 FIFA 這個「莊家」:

例如 2010 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南非投入了 36 億美元舉辦賽事(也有報導為 39 億美元),其中有近 13 億美元用於興建場館設施等基礎建設。雖然舉辦賽事對於南非整體國家形象有巨大的提升,但來訪的旅客人次卻不如預期,旅遊經濟產出僅達到 3.8 億歐元(當時約 5 億美元),和預期的 6.8 億歐元相差近一半。同時在賽事期間,為了配合主辦,南非整體的經濟表現竟然還下滑,在財務和經濟上可謂得不償失!

反倒是 FIFA 在該次賽事中,一共獲得了 33.6 億美元的收入。即便劃分了一部分給東道主,但南非這個「用世足拼經濟」的算盤,以結果來說打得確實非常不如意。

除了錢之外,FIFA 還看什麼?

當然,競標舉辦一屆世界級大型賽事,並不像「考試交卷」這麼簡單:除了標案寫得漂亮、計劃做得好外,FIFA 也會運用它的影響力,要求該國政府必須全力支持此項活動──除了費用與建設這些顯而易見的投入外,主辦國政府更需要在簽證、移民政策、工作法令、安全、商業權利保護、免稅,與反歧視等政策中提出具體的方案。

當然,為了展現 FIFA 與足球的影響力,舉辦國在「可持續性」與「人權」兩個項目上,也需要作出聲明,確保賽事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許多人可能會笑看「人權」這個選項──尤其是俄羅斯和卡達這兩個飽受爭議的國家,相繼獲得主辦權。再加上 FIFA 的貪污腐敗形象,也讓人對於世界盃和體育賽事的人道精神感到「涼涼」。

但無論如何,畢竟因為你(主辦國)獲得了全球最「吸睛」的賽事舉辦權,一舉一動也必定都會在顯微鏡之下。因此,對於主辦國的國際關係甚至內政作為,在舉辦世界盃的同時,也會受到全球觀眾一定的注目──不論是讚許或是批判。

如果,我們希望能「參與」世界盃⋯⋯

從上述的客觀分析來看,「台灣主辦世足賽」這個天馬行空的 idea ,老實說,我們恐怕絕對沒有辦法單獨承擔,而「合辦」這個夢想,則因為國際與政治的因素,可行性也很低。即使排除外在不可控的因素,屬於台灣自己的足球文化,也根本還沒萌芽。

但我們「也許」可以像冰島和日本一樣,透過多年來努力不懈的發展,終能換得開花結果;「也許」有一天,台灣也能夠站在在世界盃足球賽的舞台上,接受國際的報導和讚揚,用足球說著我們的故事。

這需要長年努力的方向,具體來說怎麼做呢?

首先,所有的體育發展,都和政府、政策相關。我們需要把足球列入教育體系當中,從基層開始,教導小朋友足球的知識,並且培養他們對於足球運動的喜愛──這代表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師資,並且在體育教育上加強投入。另外從民間團體、企業來說,多轉播足球比賽,甚至鼓勵次文化宣揚足球的熱潮,歌曲、電影、明星、藝人,都是能夠影響青少年投入的因素。

接下來,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場館支撐訓練所需。大家在學習了足球的知識和技巧之後,能夠有實際運用的機會;同時,更需要國際的交流,向成功的國家取經──無論是邀請國外的隊伍、聯賽來台灣踢友誼賽、表演賽,或是在教練和醫療等層級展開的互動,整體提升訓練的硬體和軟體條件;在學術上,開辦更多體育醫療、體育管理、行銷的科目和研究;在商業開發上,很重要的則是尋找贊助商,支持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設立,進而推動聯賽的發展。

對照台灣的現狀,看起來這條路儘管極為遙遠,但上述的內容,絕對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實際發生在許多國家的足球改革道路。然而這一切的發展,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支持,才能夠達到頂峰。

我在談體育的系列文章最後,總是會不斷呼籲大家:不要覺得體育是「運動員的事」,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體育的支持,都會轉化為推動體育改革的力量。

例如很多人問,台灣為什麼不「免費」轉播世足賽?但這個問題,其實更應該反問自己:我為什麼不曾參與、關心、付出,只想偶爾心血來潮,湊熱鬧看看世界盃足球(或其他大型體育比賽),卻要求轉播「非免費不可」?

任何體育活動都一樣,如果有足夠的觀眾、有豐富的運動文化土壤,累積了足夠的商業利益,那麼各個電視台肯定會「爭搶」轉播權,也會有更多商業贊助的投入,來發展俱樂部與聯賽──唯有我們多看,多運動,多關注,多談論,多購買,多支持,這個產業才會漸漸蓬勃發展起來。

夢想還是要有的,但除了「天馬行空」之外,更重要的是實際的行動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美夢才能成真。一起加油吧!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台灣舉辦世足賽?目前可能性「趨近於零」──辦一場全球最受關注的體育賽事,「條件與代價」是什麼?》,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30 億人次觀看的世界盃,是怎麼煉成的?──從 FIFA World Cup ,看懂體育產業生態的「門道」

「世界盃奴隸」,可能賠上至少 4,000 條生命的煉獄──世界富國的隱形推手,外籍移工處境誰在意?

作者簡介:

楊永苓(Sandy Yang)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只因為覺得去北京工作可以看奧運很酷,在 2006 年投入中國職場,從出版跨足公關、行銷、諮詢和旅遊行業,又誤打誤撞地經歷了三屆夏季、一屆冬季奧運會的籌辦,並親身參與了 Formula 1、FIFA 世界盃等各類體育賽事,目前任職某國際飯店集團的亞太區市場行銷總監。2020 因爲新冠疫情,曾經滿世界亂飛的日子不復存在,生活重心大洗牌,但還是樂觀地相信未來會更好!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卡達世界盃火熱開踢
墨西哥救了阿根廷 自己卻難逃世界盃敗場王命運
內馬爾曬腳踝報平安 傳復原順利小組賽有望回歸
好有愛!22歲難民足球員戴維斯 世足參賽估千萬收入全捐
女球迷上下解放挺格子軍團 網狂轟她不懂穿
梅西降臨美國足球聯賽?代理人闢謠:假新聞

精彩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