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關係】等孩子長大爸媽才結婚,有何不可?
作者:游媛婷 Phoebe/從嘉到加,何以為家
近年來「卒婚」這個名詞經常在台灣報章媒體出現,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原來這個婚姻型態,最初由日本人發明,後來從日本一路紅到台灣及韓國。它指的是一個介於維繫雙方法律關係及正式離婚間的折衷方式;換句話說,就是雖然不離婚,但各自追求想過的生活。這個新觀念也衝擊著我過去接受的教育。
對現在台灣的中生代而言,我們從小被教導,當結婚有了孩子後,要以家庭為重,追求自己的幸福是自私的行為。因為要顧慮社會期待、親友的異樣眼光和孩子的心情,所以明明知道自己正處於有害的婚姻關係中,仍試圖用許多的藉口說服自己,在想離開又害怕離開的矛盾裡,得過且過地生活著。
因著時代快速變化,現在的台灣年輕人與 70 年代出生的我們,在感情及婚姻的想法上已經有些不同:「勇敢做自己」的人生觀慢慢植入年輕一代的思維,同時改變了傳統的婚姻觀,更多年輕人勇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結婚」便成為人生中可有可無的選項,離婚率也因此跟著攀升。
台灣傳統婚姻觀的矛盾
記得 2019 年的台劇《俗女養成記》當年引起廣大台灣女性共鳴,它以笑中帶淚的劇情,深刻述說了台灣女性被傳統價值觀綁架的成長過程,劇中的一句話:「結婚從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就是一例。近年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提升,去(2023)年的《台北女子圖鑑》也引起了不少話題,因為它反映了新世代的年輕女性,想要擺脫外在的社會框架,開始追求自我「選擇權」的矛盾與掙扎。這些戲劇之所以能掀起熱潮,正是兩者以不同方式,卻同樣細膩地詮釋了台灣傳統文化對婚姻觀及感情觀的隱形框架。
我們是否曾想過婚姻的目的是什麼?走入婚姻的人,到底是因家庭壓力、還是自己想婚呢?我們多少都聽過這樣的話:「以前的人都是結婚後才開始談戀愛的,感情不就是婚後慢慢培養出來的嗎?」、「夫妻床頭吵、床尾和,哪有什麼問題?稍微忍耐退讓一下就好了呀!」結婚或離婚似乎都無法擺脫別人的眼光,「離婚」還得考慮父母的想法。
如果婚後有了小孩,也會擔心單親家庭的教養問題、孩子的感受,或未來自己帶著孩子要如何工作與面對生活等等現實問題。不僅如此,社會腳本對「母親」這個角色的期待,更是強調所謂的自我犧牲及無條件地容忍,導致許多人在不幸福的婚姻關係裡,陷入了一種想要追求自由、卻又身不由己的窘況。
許多人選擇「結婚」是想給「彼此」一個保障,但婚後卻發現「婚姻」不只是「彼此」而已,很多所謂的「個性不合」或「意見不合」,常常源自於顧慮其他家人的看法,而不是在乎對方的感受。「婚姻」在台灣現代社會可謂是一個既矛盾又沉重的字眼。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22 年全台離婚總人數高達 10.1 萬人,近年來偏向「不婚主義」,或離婚後拒絕再婚的人也愈來愈多。
然而在加拿大長居多年後,我發現看似複雜的議題,在這裡卻顯得簡單許多。
加拿大人的婚姻觀,與對重組家庭的態度
「你的孩子們好可愛啊!你有幾個小孩呢?」
「噢,謝謝。我有 5 個孩子,最小的兩歲,最大的 8 歲。」
運動完,我與艾利克斯在櫃檯旁閒聊。我接著說:「哦,那你一定很忙吧。這個長週末你有什麼計畫嗎?」
艾利克斯回答:「我和前任女友去年分手後,協議輪流照顧我們共同的孩子一星期。這星期我的 3 個孩子會去他們媽媽那裡住,我女朋友的兩個孩子也會去他們爸爸那裡住。所以這個週末 5 個孩子都不在身邊,我們就可以出去約會啦!」艾利克斯開心地笑著。
「哦,那太好了。」我稍微愣了一下,這樣回答他。來到加拿大生活的這些年來,類似的對話,經常出現在生活中。你的孩子、我的孩子和我們的孩子,共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在加拿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記得我們有一年回台灣拜訪親友,好友小虎開車載我和當時還在讀小學的孩子前往車站搭車回家。途中孩子好奇地問他:「叔叔,請問你有小孩嗎?」小虎笑著回答:「有啊,我有一個兒子喔!」孩子繼續問:「那你有結婚嗎?」小虎愣了一下,帶著有點尷尬的笑容說:「當然有啊。」我連忙向小虎解釋,「一堆加拿大人生了孩子多年後,還是沒有結婚,所以他才會這樣問。」
或許是北美結婚的花費成本昂貴,離婚的手續又太過於繁瑣,也或許是雙方想更多了解彼此,就我觀察到的絕大多數加拿大人的婚姻,都是在充分考慮後,一個極為慎重的決定;較少只因為「年紀到了」、「家人在催」或者「意外懷孕」而結婚。身邉很多朋友都是同居多年,甚至孩子都已經上學了,他們才選擇走入婚姻。在台灣「奉子成婚」的狀況不少,在倫理道德的綁架下,若是女方懷孕了,台灣人普遍還是希望能儘快結婚,確定彼此的關係,或者「給對方/孩子一個保障」。
但在個人主義濃厚的加拿大社會則不然,無論是異性或同性伴侶,大家更在乎的是彼此之間的感情和關係。感情方面,「合則聚,不合則散」是個不成文的通則,針對分手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例如財產或是孩子監護、照顧及教養問題都可以協商。很少有人會為了孩子或家人的看法,委屈自己選擇結婚或離婚。
居住在加拿大,很多價值觀我都仍在努力適應中。如同上述情境,有時候遇到和台灣不一樣的情況時,我還是會先愣住,然後才回過神來做出反應。受到台灣傳統價值觀的束縛,我們仍常常對該不該離婚,或離婚後帶著孩子該不該再婚,感到進退兩難。相較於西方文化,台灣社會也容易替「離婚」貼上負面標籤,令許多人失去自信,認為自己「不再完美」而害怕尋找另一段幸福;甚或失去生活的方向。前不久讀到一位心理師寫的文章提到: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接觸到了許多離婚家庭的孩子和青少年,近期做了專案研究,發現離婚並不一定會對兒童造成創傷和負面影響,一切取決於父母如何處理和對待他們的孩子。因為孩子們會產生較嚴重的心理創傷,主要也是由父母的反應和態度所導致的。」
「看著父母不斷地爭吵最後走向離婚,對他們產生負面的影響不一定是離婚,主要源於雙方父母之間的衝突和爭吵。」這不正是呼應了加拿大人分手後,同居或重組家庭也可以過得很幸福嗎?
看了加拿大身邊許多朋友的案例,我更加確信: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委屈自己,而變得更加幸福。無法擺脫有害的愛情和婚姻關係,反而容易陷入惡性循環。我並不是鼓勵所有人都應該要選擇進入婚姻,或離婚後再婚;因為單身或結婚本來就是個人選擇,也沒必要比較。
就如同暢銷繪本《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故事中的主角「缺角的圓」,終其一生尋尋覓覓,只為了追尋那缺失的一小角,成為完整的圓;好不容易遇見「缺角」後,卻沒有想像中的快樂。我們或許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能跳脫台灣傳統「婚姻」觀的社會腳本、及各種角色框架,勇敢活出自己。讓感情真的是兩個人的事。因為自己一定要先幸福,別人才有可能會因你而幸福。在我看來,婚姻應該是給彼此及孩子的「祝福」,而不是對自己的「束縛」。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加拿大人的婚姻觀,給我的省思:孩子上學後才結婚大有人在、重組家庭也可以很幸福》,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作者簡介:
游媛婷 Phoebe,目前是加拿大護理師,也是Luke’s Care公司創辦人。 主修公共衛生,曾在醫院從事管理,幕僚及教學研究工作,10年後決定放棄上班族生活,和家人來到卡加立追夢。從台灣行政管理跨到加拿大的臨床醫學;接著進入商業領域闖蕩,並經營部落格。 回首來時路,有講台上的許多掌聲,也在無數黑夜裡暗自流淚。期望真實分享這些際遇,讓即使沒有來過加拿大的讀者,也能透過文字,跨越國界,切換個人視角,看到世界不同角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