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飲食】法式餐桌禮儀,這些地雷請勿踩

作者:迷瑞 meRui/法生什麼事

說起法國人和臺灣人的相似之處,注重美食定是其一,但是,法國的餐桌禮儀,可能還遠比食物本身更重要。

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法國電影裡,法國人在餐廳吃飯那從容不迫的雅興,以及令人陶醉的浪漫氛圍。而法國人之所以能給人這樣「優雅」的觀感,實則是由一堆大大小小、卻不容小覷的餐桌禮儀累積而來。

身在法國,身為一個「飯來了,馬上就開吃」的臺灣人,想與法國人好好吃上一頓飯,可得入境隨俗不得罪到對方,注意因文化差異而容易踩到的幾項「地雷」,以下就來好好說說。

去別人家作客,不要太準時、不要空手出現

在法國,比起去餐廳吃飯,朋友間更常會邀請彼此到家裡來作客。不過,去法國人家裡吃飯,有一點是大家不說,但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千萬不要提早或太準時到!

法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慢條斯理,包含了「有意無意」的遲到。聚會中,有人遲到是家常便飯;被邀請到家裡作客得「微遲到」,則是一個慣例──這能給主人充裕的時間準備料理,避免太唐突地出現。如果你太早到了,可能會讓主人感到措手不及,也許還沒有準備好佈置餐桌、準備餐點、收拾客廳甚至接待你,反而會讓場面尷尬。

身為客人,最好不要兩手空空地出現。在臺灣,熟稔的朋友到對方家裡,是否有準備伴手禮未必那麼重要,反而有時候多帶了禮物,主人會覺得過於多禮。但在法國,一旦受邀到別人家裡去,帶點東西是基本禮貌,表示自己的誠意和感謝對方的邀請。

至於禮物種類,最常見的是酒品,聚會上總是無酒不歡;如果是初次到對方家裡作客,不曉得主人的偏好,送花、植物、巧克力、甜點等都是很常見的選擇。

花時間聊天才是吃飯的重點

法國人一般晚餐時間在晚上 7 點到 9 點之間,最熱門的時段是晚上 8 點,基本上,正規餐廳在 5、6 點都還沒有開始營業。晚上的菜單會比中午的貴,因為法國人格外重視「晚上的聚會」,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一頓飯就得花掉一整個晚上的時間。

用餐的時候,無論在餐廳或是家裡,切莫急著開吃。不管有多餓,法國上菜是有順序的,尤其在餐前酒到開始正式料理以前,時間可能會拉很長,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邊聊天哈拉、邊喝飲料和吃開胃小點心,對他們來說,聚會聊天的「過程」比吃飯還重要,彷彿桌上的美食都僅是陪襯。

而每道料理之間的空檔,究竟要等多久?這得看餐廳當日的狀況或是主人的安排,萬一主人自己聊得太忘我,或是客人太多、餐廳人手不夠等,都有可能讓時間拖得更久。這也是為什麼在法國餐廳吃完飯,往往會超過晚上 10 點(也有不少能吃到半夜的),每道菜的空檔,平均在 20 分鐘到 30 分鐘之間。

令人頭昏眼花的餐具們

法國餐廳禮儀中,各種餐具都有「唯一」的用途,碗盤的大小也都很講究。水杯、紅酒杯、白酒杯、啤酒杯、香檳杯等等,光是杯子就能讓人眼花撩亂,每一種杯子都有特定用途,可千萬別拿酒杯來裝水了!另外,根據前菜和主菜不同,也可能有不同的刀叉,如果不知道怎麼使用,秘訣是從放在最外圍的刀叉開始準沒錯。

而最令我苦惱的,莫過於「什麼都要用刀子」。許多臺灣人較不習慣使用刀子,沒有肉切的時候,只拿叉子吃飯比較自在;法國人則是無時無刻都需要「兩手並用」,刀叉兼顧。因此更別提身為亞洲人的我們,得做更多「努力」,還要在切東西時試著不要發出駑鈍的聲響,引來側目。

有趣的是,法國人因為過於習慣用刀叉,不少人吃披薩反而無法接受用手拿來吃,一樣會用刀叉吃,甚至是在吃義大利麵時,有些法國人仍然習慣用刀子把麵切短再吃下去。

什麼!法國人不喜歡分享食物?

吃飯這件事,最讓我感到衝擊的,是許多法國人不愛分享食物,而身邊的臺法情侶也不乏有類似例子,每每聊到這件事,我們都覺得對很多人來說,起初的確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知名 YouTuber「Bonjour Louis! 我是路易」也曾在頻道上拍攝詼諧的影片,發表一開始對於女朋友要吃他盤子裡的食物感到奇怪。

正式的法國餐桌禮儀中,你盤子裡的食物就是你的,不會從自己盤子裡夾食物給別人,也不會問要不要一起分食,他們認為「盤子裡的食物就是自己的」很重要,去問和拿別人盤子裡的東西,是非常沒有禮貌的一件事情。

和不少歐洲人聊過這項習慣,他們都對此事普遍認同,且不能理解臺灣人為什麼自己已經點了食物,還會去問同桌的人能不能吃對方點的食物一口?不少法國朋友表示,如果有人想拿他盤子裡的食物,他們會感到不開心。我一開始曾經因為此事和男友 A 吵架,原因僅是我想吃吃看他盤子裡的甜點,同時我也很樂意分享我的給他,可是他卻一、點、也、不、想、分、享!當時讓我不禁疑惑,情侶之間還如此,未免有些過份?

「可是我點了這個就是我想吃的,而且我沒有想吃妳的啊。如果妳也想吃這個的話,怎麼不自己點?」聽到 A 這麼講,我當時滿腹委屈地說,「問題是,兩個都感覺滿好吃的啊!我只不過想試試看你的,你分一小口給我會怎麼樣嗎?」

他搖搖頭,一臉是我不講理似地回答:「這是我盤子裡的食物,我實在不是很喜歡妳把妳的勺子伸過來的感覺⋯⋯而且我真的很想要吃我自己這一個,妳不知道吃法國人盤子裡的甜點是要我們的命嗎?」

後來,類似的「爭執」又有了幾次,對於臺灣習以為常的「你可以點這個、我點這個,我們各吃一半」等對話,於我們之間都變成了可能點燃戰火的導火線,熱愛分享食物的我,要小心翼翼注意「男友不想分他的食物給我吃」這件事,內心簡直經歷了震驚、不解與難過等多重情緒。

吃東西請把嘴巴閉緊緊

我在自己的 Podcast 節目「歪果的月亮」中,曾經訪談過一位日本人,對他來說,在臺灣遇到最大的文化衝擊之一就是:「為什麼臺灣人吃飯聲音這麼大?在日本除了吃拉麵以外,是不能有嘴巴嚼動的聲音的!」有臺灣友人的外國朋友們紛紛表示有感,認為許多臺灣人吃飯會有輕微咀嚼的聲音。

而吃東西不能發出任何聲音這件事,還真是讓我嚐盡苦頭──因為我甚至不知道我吃東西有聲音。

一位法國友人曾經半開玩笑地問我,為什麼我吃東西嘴巴不閉緊,會發出咀嚼的聲音?她辦公室裡有一位韓國人,吃飯的方式是跟我一樣的,她明知可能是東西方文化差異,但又同時不太能接受。我很好奇地說,「完全閉緊要怎麼吃飯?」於是,她立刻演示給我看,她吃飯嘴巴緊閉的樣子,以及我在她眼裡吃飯會打開嘴巴蠕動的模樣。我這才意識到,天啊!我跟他們吃東西的方式還真的不一樣。

「​​我們其實從小就被嚴格地教導,吃東西時嘴巴要閉緊,不能夠有任何的空隙,而且嚼巧克力、小零嘴等等,也都完全不能發出聲音,這樣很失禮。但是我常常聽到亞洲人吃東西時,會不自覺地發出一些聲響,這讓我覺得很有趣。」

接下來,某次與 A 爭執時,也再次驗證了這件事。某個冬日,我在家裡客廳吃熱呼呼的湯麵,因為很燙,不發出聲音簡直太困難,他在房間裡聽見,忍不住跑出房門跟我說:「妳不能吃小聲點嗎?我真的忍受不了這個聲音。」我理直氣壯地回他:「我在家吃飯,又不是在餐廳,惹著你了嗎?湯很燙,很難不吃出聲音啊,而且你明明知道這是我的文化。」

「我是知道沒錯,」他一邊為難地皺眉,一邊抱怨,「但是真的有點大聲,在這裡我們不這樣做,聽起來很噁心⋯⋯算了,妳趕快吃一吃吧!」他似乎想嘗試理解我,講到後來聲音漸弱,乾脆把房門關上,耳不聞為淨。

後來,有天我們去吃日本拉麵,看著他很努力地想要呼嚕呼嚕發出一點吸麵的聲音,但對他來說竟然非常困難,還有一點拙劣和不自然,讓我哭笑不得。看來在法國餐桌禮儀的培養之下,讓他覺得吃飯發出任何聲響都相當為難。

表面好看比什麼都重要──再怎樣難吃也得吞下肚!

吃到不好吃的食物,覺得難吃、無法下嚥,而將已經在嘴巴咀嚼過的食物吐出來在盤子上,在法國是極嚴重的禁忌。對他們而言,這是非常失禮且沒有形象的行為,也顯示對廚師的不尊重,因此再難吃,都一定會把它吞下肚。

若是在餐廳,服務生經常還會在每道菜收盤時詢問:「還行嗎?」事實上,這句話僅為他們的「基本禮貌」,並沒有期待你給過多的評價。雖然法國人平常很直接,但在這個情境中,如果你覺得不好吃,除非是「難吃得誇張」的地步,否則也都盡量禮貌地正面回覆。

關於吃飯禮儀,雖然可能讓文化大相徑庭的外國人有難以適應的「困擾」,不可諱言的是,這也讓大家總覺得法國人吃飯時,舉手投足都如此優雅。不過現在在法國,我點了什麼菜就只碰自己盤子裡的食物,除非對方提議,否則我已放棄主動詢問:「能不能吃一口你的那道菜,試試味道?」避免誤觸部分當地人的地雷。

備註:以上觀察歸納自個人經驗與身邊案例,並不代表全數臺灣人或法國人的行為。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和法國人吃飯時,竟被說「聽起來很噁心」?──法式餐桌禮儀,這些地雷請勿踩》,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關於法國,台灣人實在無法適應的 12 件大小事

究竟,法國人的工時有多長?——超長午休、時間一到就下班?真的都是這樣嗎?

作者簡介:

迷瑞(meRui),著迷迷失在異文化世界裡的瑞。21 歲初次到法國交換後,意外開啟了與法國牽扯不斷的命運。 台師大華語教學所畢,在法國大學教中文。 堅持用沙發衝浪認識這個世界,喜歡旅行得像一場生活、生活得像一場旅行。寫實你想像外的法式生活,談談異鄉的寂寞與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