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牌收藏家】收藏餐牌留住美食回憶 60年代聖誕大餐有得食「熱凍雞」?

王漢明(Haze)收藏近百張餐牌,當中包括各個香港酒店和餐廳的餐版。
王漢明(Haze)收藏近百張餐牌,當中包括各個香港酒店和餐廳的餐版。

餐牌對你來說代表甚麼?只是到餐廳吃飯下單時的工具?對於餐牌收藏家王漢明(Haze)來說,餐牌是鑑賞品、是喜悅、是錯愕,也是想像。「餐牌其實是一個快樂的記憶,一班人吃東西是開開心心的。」他笑說。以為他頭腦簡單?不,1988年,當年26歲的他在法國留學數年,修讀哲學,儲書無數。讀夠了高深理論,回港後面對真正的社會生活,發現比起沉醉於哲學世界,為自己開心而活更重要。

千禧年,在法國食品協會工作的他,因為工作關係要搜集葡萄酒在香港的資料,找遍各種資料,發現關於香港西方飲食史的少得可憐,喜歡尋根究柢的哲學精神按捺不住,於是他轉戰網上,在外國拍賣網站找答案,就這樣開展了收藏餐牌的道路。從儲書到儲餐牌,發現餐牌有更多驚喜,各種設計和內容都讓他非常快樂。對於如何看餐牌,「我們欣賞餐牌時,其實很直接。我觸碰它、我嗅嗅它、我看看它的設計,其實已經足夠了。」他會安於觀賞中,不強求理解每一部份,認為待心血來潮時再發掘想知道的部份也不是壞事。

他把手中的香港餐牌籠統分為兩類,一類是日常用、有各種菜式的餐牌,另一類則是節日性或當日性的餐牌。當中可以真正被稱為歷史遺物的,或許是1933年香港被英國殖民時期,英國軍艦沙福號在香港的聖誕餐牌,Haze提到當時不論軍營還是軍艦,一律都是在所屬地方享用聖誕晚餐,可是沙福號該次的聖誕餐卻非常特別地能夠「上岸」,到當時的一間思豪酒店(Hotel Cecil)享用聖誕餐。另一個特別之處則是菜式,在各款西式菜中,竟然有一道帶中式味道的燕窩雞湯。「是否英國船員他們慕名知道燕窩?還是因為想餐牌帶點中國色彩?這個對我來說是歷史的疑點,亦是這餐廳的疑點。」

餐牌中各款菜式為Haze帶來的想像,是無窮無盡的,例如1962年Ambassador Hotel的聖誕餐牌,香港酒店卻以法文書寫,「它有一道菜,我第一次看時有點錯愕,因為我是不知道它說甚麼,法文叫作Chaud Froid de Volaille,即是熱凍雞。」又熱又凍,非常奇怪,經他一番考究,原來是一道古老的法國菜,以啫喱或糖霜包裹着雞塊。

各種餐牌,為Haze帶來各種想像,「舊物感覺,我想是一個錯愕,是一種驚喜,是一種難以預測的開展,我們每次都不會知道自己會見到某個收藏品。」同時,亦是一種反省。Haze坦言收到餐牌的一刻總是開心的,興奮過後卻會放於一邊,不去認真細味,到頭來才發現忽略了許多;就如人生,走得太快,回頭才驚覺自己沒去認真反省和珍惜。

當中不乏來自英軍軍營、軍艦、酒店和餐廳的聖誕餐牌。
當中不乏來自英軍軍營、軍艦、酒店和餐廳的聖誕餐牌。
啟德軍營的聖誕活動小冊子,當中除了餐牌以外,亦有當天的活動行程。
啟德軍營的聖誕活動小冊子,當中除了餐牌以外,亦有當天的活動行程。
1962年Ambassador Hotel的聖誕餐牌,餐牌內容以法文書寫。
1962年Ambassador Hotel的聖誕餐牌,餐牌內容以法文書寫。
傳統西式餐廳的餐牌以外,亦有不少港式餐廳的餐牌。
傳統西式餐廳的餐牌以外,亦有不少港式餐廳的餐牌。

記者:黃文希
攝影:鄭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