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直搗】2024是一場甚麼樣的選舉?「疑美」與「倚美」的選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中國軍網;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中國軍網;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文 /黃清龍

再過300天左右,2024總統大選就要舉行,藍綠白的競合是此刻媒體焦點,但身為選民更應重視的是:這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選舉?

2024大選的意義

前總統馬英九自我定調說,2024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

藍營也有人說,這是台海動盪(傾美抗中)與維持現狀(等距自主)的選擇。

當然,更多人說這是「民主vs.威權」的對抗,也是自由與奴役的選擇。

台灣的選舉,離不開美、中的影響,前述各種說法,化約來講就是疑美VS疑中,或者也可簡化為「疑美」與「倚美」的選擇。

明顯可見,近來疑美派攻勢凌厲,包括宣傳所謂「白宮毀台計畫」、渲染全動法修法爭議、美國東亞彈藥存放台灣,以及在台灣部署火山地雷系統等,都是操作疑美論的典型案例,與「戰爭或和平」的訴求相呼應。

上述議題許多都缺乏論據,例如所謂「白宮毀台計畫」,根本是俄羅斯外宣的虛假產物;又如全動法,該法早在22年前就制定,現在只是預告修正及準備,且只有戰爭時才會使用,卻被無限上綱成政府要箝制媒體、及送學生上戰場,弄得整個社會沸沸揚揚。

疑美論為何有效?英國《經濟學人》最近一篇報導點出其中關鍵。文中說,台灣以「全球捍衛民主的先鋒」自居,現正遭到中國的嚴重威脅,然而,台灣人對於如何自衛、甚至是否要自衛的決心明顯不足。

《經濟學人》分析主要是中共對台灣的心理戰與認知戰奏效。文中形容烏俄戰爭後,中國煽動對美國不信任的大外宣,在台灣廣為流傳的程度「令人驚訝」,並舉去年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在台灣周邊大規模軍演為例,許多人將此事歸咎於台灣政府和美國政治人物挑釁,而非威脅台灣的中國,「這種指責受害者,正是中國假資訊行動下的產物」。

文章最後指出,台灣是民主政體,但也因此容易被專制政權滲透利用。中國已在台灣媒體宣傳失敗主義、分裂論調,要靠台灣人團結起來對抗這些宣傳。

其實台灣人要對抗這些不實宣傳並不難,只要稍微離開手機上的單色群組,抬頭看看國際情勢的演變,就可以知道所謂美國可能棄台甚至毀台的說法,根本是一種虛假的認知戰。

國際情勢的演變

首先,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已經發生變化,拜登政府把美國外交及國際秩序的主軸,定性為民主陣營對抗專制國家,特別是要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去年8月中共對台軍演後,美國對中國的疑心更大,決定加強與印太盟友合作,以應付可能的台海危機。

過去兩個多月,美國在日本、菲律賓和關島加強軍力,從東、南、北三方面包圍中國。美國先後提出重編在日本沖繩的駐軍,改用可快速應變的海軍陸戰隊瀕海作戰團,接著在關島啟用全新軍營,並且與菲律賓達成協議,美軍獲准在當地使用更多基地,這些舉動明顯針對台灣局勢而來。

美國把防衞重心由沖繩主島轉為南西諸島,就是準備跟中國進行奪島戰。因中國一旦攻打台灣,第一步必然是阻止美軍進入附近區域,而美國的戰艦和戰機很難立即由關島及夏威夷前往台灣,因此美國把戰艦、潛艇、戰機、導彈等軍備分布在區內不同偏遠島嶼,從多個小島攻擊中國的戰艦和戰機,阻止中國控制水域和空域。

另外,如果台海出現戰爭,解放軍將會試圖控制呂宋海峽,以求盡快封鎖台灣島。由於呂宋海峽是出入南海的重要航道,現在菲律賓同意讓美軍多用的4個軍事基地,都位於美軍目前可使用的5個基地的北面,充分反映最新協議的戰略用意,有助美軍在呂宋海峽跟解放軍較量。

在這種情況下,最接近台灣的兩個國家—日本和菲律賓,將和美國形成沒有正式三國同盟關係的安全三角,三國未來可能以跟美國的雙邊軍事同盟作基礎,逐步提升三邊軍事合作。

除此之外,美國1月底在關島啟用布拉茲營(Blaz)海軍陸戰隊基地,預計於明年底建成,屆時將有5000名士兵。這是70年來首個全新開設的海軍陸戰隊基地。美國在關島目前已設有關島海軍基地和安德森空軍基地,約有1萬名美兵駐紮,現在又新設海軍陸戰隊基地,顯示關島重新成為重要的美軍據點,站上印太地區的最前線。

美國加強在關島的駐軍,旨在確保整個西太平洋航道不受中方控制。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美國還要跟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國家合作,因此澳洲在台海問題上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美國總統拜登於13日在加州會晤澳洲和英國領導人,宣布澳洲接收核動力潛艇的推進方向,是澳洲政府歷來最大國防項目,亦是作為對抗中國努力的一部分。

還有韓國,本月六日南韓提出第三方代賠方案,解決與日本對峙多年的二戰強徵勞工索賠案,日本已宣布十六日邀請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與岸田首相舉行雙邊會談,韓日關係恢復有望。美國幕後促成韓日和解,最主要是要形成完整的美日韓同盟,以對抗中俄朝。

如果連菲律賓、南韓都已選邊站,台灣又該如何?

台灣人還應當看到的,是美國聯合盟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日前美國又公布經濟制裁中國5家企業及1個人,日本則將半導體、蓄電池等9領域核心行業增列為外投資時須篩選清單,荷蘭也宣布禁止晶片輸往中國。此外今年5月在日本廣島召開的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峰會,聯合聲明將呼籲七國聯手建立重要戰略物資供應鏈。

G7的計畫是衝著中國而來,此構想是將目前由日本、美國或歐洲各別國家建立的供應鏈,擴大為涵蓋整個G7國家的供應鏈。目標是建立晶片、稀土和其他戰略物資的穩定供應。

美國政府這麼做,國內不可能沒有壓力,一些依賴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肯定哇哇叫,但拜登卻有恃無恐,原因是他有民意的支持。

蓋洛普民調七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降至歷史新低,每十個美國成人中,就有超過八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中國超過俄國成美國頭號敵人;更有高達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軍事實力對美國構成重大威脅。相較之下,近八成美國民眾對台灣具好感,創歷史新高。

這也讓拜登更有底氣推動他的「抗中保台」政策,具體就反映在明年的預算上。日前拜登公布總額達6.8兆美元(約200兆台幣)的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增加到超過8420億美元(約25兆台幣),比前一年度增加3.2%,是和平時期歷來最高支出。

美中之間的競爭

新一年預算中,377億美元將用於現代化美軍的核武,1700億美元用於武器採購,1450億美元用於研究及發展,91億美元用於國防部的「太平洋威懾計劃」(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力量,以及60億美元用於援助烏克蘭。

拜登指出,中國是美國唯一既有能力又有意圖的競爭對手,這份預算案將提供足夠資源,以在競爭中戰勝中國。

因此2024台灣這場選舉,美國的角色肯定更為吃重,其影響力也會從檯面下擺到檯面上來,台灣各黨候選人其實沒有多少模糊空間,可以左右搖擺,所謂「親美友中」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想像,現實上完全不可能。

對國民黨來說,如果把大選定調為「戰爭 vs.和平」,就必須面對「避戰」是否等於「放棄自由民主的生活」?「祈求和平」是否等於「接受威權統治」的質疑!

對民進黨來說,則應跳脫統獨泥淖,祭出「民主vs.威權」的訴求,並針對國民黨的「戰爭 vs.和平」論調提出批判,讓冀求和平,但害怕和平的代價是重回威權統治的人得到共鳴。

有一個例子可供對照。波羅地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不久前舉行大選,執政的改革黨雖因支持烏克蘭和國內通脹飆升,遭到在野黨的挑戰,不過改革黨仍獲得壓倒其他對手的選票,繼續目前作為歐盟和北約成員的路線。

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在俄烏戰爭中以堅定支持烏克蘭見稱,選前他曾表示,這次大選選民須在成為親西方的友好進步國家,抑或孤立痛苦國家之間作出選擇。結果證明,人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愛沙尼亞人民做得到,台灣人民當然也做得到!

原文網址:https://www.fountmedia.io/article/165589

更多放言Fount Media 文章:中國大動作邀請退役軍官赴中參與黃埔校慶惹議!吳斯懷稱「有什麼好怕?」鄭運鵬嗆:凸顯無尊嚴親中的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