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劉宜君】健保部分負擔調漲 民眾真能「花錢買教訓」?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院長

當民眾特別有感於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的無奈,現在連生病吃藥、檢驗的部分負擔費用也搭上這一波漲風。健保署近日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包括急診、藥品、慢性處方箋、檢驗檢查都將增加自費額度。未來民眾到診所就醫,門診檢查加上藥品部分負擔,費用將從目前的50元增加到最多350元,比原本的費用多出六倍;如果到醫院就醫,舊制費用整體最高800元。

新制度實施之後,除了不調整基本部分負擔以及掛號費外,包括藥費上限300元、檢驗費用400元,病患最高恐要支付1300元,跟目前費用相差500元。而病患接受X光、血液、超音波、核磁共振等檢查檢驗,現行無須支付費用,實施新制後將額外收費,使得民眾對於檢查、檢驗費用的調漲最有感。

為此,病友團體、消基會與醫改會均呼籲政府,要為病患的經濟負擔考量新制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例如多數領取慢性病處方箋的三高患者,是依照醫療分級到診所看病拿藥,現行花費50元的部分負擔;但新制實施後,即使仍到診所門診做檢查並領藥,要支出350元,比原本高六倍的負擔,明顯讓民眾「瘦荷包」。

而依據健保署估計,部分負擔調整後,檢驗檢查的部分負擔增加63億,藥品部分負擔43億,急診部分負擔為1.2億元,整體而言,健保收入約增加107億元。這100多億相較於健保一年8000多億的支出,如九牛一毛,顯示新制對於健保財務的挹注有限。

面對外界爭議,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調漲部分負擔的目的是希望讓民眾有費用意識。其實這樣的觀點,大家不會陌生,兩年前李伯璋署長也說,「提高部分負擔,不管金額多少,民眾都會痛一下,這才有感覺。而民眾自掏腰包,才能有效減少無效醫療所帶來的浪費」。

由於抱持「民眾的教訓是要用錢來買」的理念,也因而近年對於健保財務支出的改革作為,多從需求端要求病患增加負擔,認為透過「以價制量」可以節省健保支出。但從「痛悟」為出發點的政策工具,易忽視能為民眾創造價值的其他資源,例如透過健康促進政策或其他非醫療資源,提升民眾自我照護能力,引導民眾選擇不生病或不依賴藥物的生活。

這是因為從臨床經驗顯示,慢性病患的病情控制不佳,有可能是缺乏正確飲食觀念,或未能建立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醫師在臨床上的案例上,也發現心理因素、環境壓力常會影響疾病的發生或惡化。也因而部分先進國家開始透過非醫療方式,例如運動處方、園藝處方、藝術處方等社會處方,期以減緩民眾對於藥物或醫療的依賴問題,從健全心理而促進生理健康。

我們期許政府在減緩健保財務問題時,莫僅偏重「民眾花錢買教訓」的制度設計,也能透過供給端的創新服務,結合醫療人員與社會服務共同為民眾的健康把關,尤其連結推動近二十年、但效果仍有限的「家庭醫師計畫」。除能落實分級醫療,也讓制度的設計同時為民眾的健康與荷包把關,創造醫療服務供給端與需求端、健保財務的三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