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政治、對立與撕裂的2021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2021年即將結束,回顧過去這一年的台灣,大致可以用「始於罷免、終於公投」八個字來形容,一整年都是政治、對立與撕裂,每個人無時無刻在每一件事上,都不斷被政黨、政客要求選邊站,不容許有任何的灰色地帶,也沒有任何妥協、和解的空間。

2021年1月16日,台灣迎來了有史以來第二次成功的罷免案,桃園市議員王浩宇以84582票、25.81%的同意票被罷免,成為有史以來縣市議員被罷免的第一人。王浩宇的罷免案,是藍營對去年高雄市長罷免案的反撲,罷免成功讓藍軍大為振奮,接著黃捷罷免案、陳柏惟罷免案以及明年1月9日將投票的林昶佐罷免案,如雨後春筍般接連成案。

結果,黃捷罷免案被綠營否決,陳柏惟以極為接近的票數被罷免後,顏寬恒補選對上臨危授命的林靜儀卻陷入苦戰,林昶佐的罷免案連國民黨中央都懶得理。經過一年多的互相報復,藍綠都耗費大量的心力,也多少體認到看似不高的罷免門檻,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應該不會再輕起戰端。

這一年,台灣最大的事還是防疫。但即便是這樣一個理論上科學與專業的事,依然不斷被貼上政治的標籤、染上藍綠的色彩。

今年5月,諾富特發生群聚感染,接著又發生萬華群聚,衛福部指責「萬華是破口」,引發台北市政府與中央大戰;事後疫調顯示,萬華群聚的基因定序與諾富特完全相同,但指揮中心指揮官至今仍不認為「3+11」是破口。中央與地方的衝突,間接成為林昶佐被提案罷免的主因。

中央、地方不僅吵責任歸屬,從防疫旅館、快篩到疫苗,幾乎無事不能吵,地方怪中央疫苗分配不均,中央就罵地方施打效率不佳。有醫生背景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為經常嗆陳時中而獲得藍營支持者青睞,聲量和支持度都有回升,但同時也被綠營支持者恨得牙癢癢的。

中央政府不僅跟地方吵,跟民間、學界也吵。5月疫情爆發,民間開始搶打疫苗,並希望政府能擴大採購的範圍,但中央堅稱國際疫苗緊缺,不可能買得到疫苗。後來郭台銘帶頭要捐疫苗,中央政府還冷嘲熱諷,先說郭手上根本沒貨,後來又說是即期品、中國大陸貨,即便申請許可時也百般拖延,直到郭台銘說了重話才放行。

雖然事後證明,郭台銘、台積電、慈濟捐的BNT疫苗,大大緩解了中央政府的壓力,如果沒有這批疫苗,12到18歲的國人根本沒有疫苗可打。但在今年中,把BNT當成木馬屠城記的國人,可不在少數。就連蔡總統日前在公投宣講時,還不忘稱許打高端的民眾是「死忠的」。

12月18日的公投,國人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原本是環保、食安、能源的政策問題,硬生生被打成了「愛台灣VS害台灣」的戰爭,最終在民進黨和政府全力動員下,民進黨成功否決藍營和民團的四個公投議案。但投票率也創下有史以來的新低,大量的中間選民選擇不出來投票。

回顧過去這一整年,民進黨其實只輸了王浩宇和陳柏惟兩個罷免案,最多再算上郭台銘、台積電、慈濟的BNT疫苗捐贈。雖然中間在野黨跟民間有不同的聲音,但在民進黨的國會優勢下,整個國家完全是按照民進黨的方向在走的,要說任何反對黨真的阻撓了民進黨的施政、傷害了台灣的利益,都言過其實。

當然,還是會有人用誅心論看這一切,如果不是民進黨防範於未然、制敵機先,今天的一切都可能不同。但從大量中間選民不願參與公投的跡象來看,民眾對於這種非藍即綠、「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對立氛圍,已經逐漸開始疲乏。民進黨慣用的「山也台灣隊、海也台灣隊、台灣隊無所不在」的論述,也終究會有失效的一天。

放眼明年,又是一個「始於罷免、終於大選」的政治年,明年的台灣會不會重蹈2021這麼令人反胃、倒盡胃口的覆轍,就看全民的智慧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