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面目全非的五倍券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如今的五倍券,大概連他爸爸都不認識他了。所謂的「爸爸」,就是當初催生五倍券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和政院的相關官員們。

行政院今天(26)公布五倍券規畫方案,洋洋灑灑配合了一堆圖表,口沫橫飛地宣稱五倍券有三大特色、多強的效益。但如今的五倍券,既沒有「五倍」之實,內容也與最初的構想相去甚遠。

從最簡單的說,行政院說今(2021)年的五倍券比起去年的三倍券更加大力道協助小店家、小攤商。但五倍券的面額設計明明就和去年三倍券完全相同,甚至還多了1000元面額的券,原本就不是為了小商家的方便考量;但如今政院卻把「助小商家」當作五倍券的主要特色之一。

為了該發現金還是該發券,過去一段時間朝野間有「紓困」與「振興」之辯。在野黨主張此時需要的是紓困,應該給民眾現金,才能解燃眉之急;而民進黨則主張「振興」才能有更大的效益,所以堅持發券。

在這一波的爭辯中,政院明顯屈居下風,所以不得不與黨內的英系、正國會立委妥協,退縮到不用1000元購券的立場,才能穩住陣腳,與在野黨抗衡。政院也一直不斷宣稱,發券之後廠商才能配合促銷,之後能帶來多大的乘數效果,以此強調券比現金更加有優越性。

但事實上,行政院自己心知肚明,經過消費券、三倍券的經驗,發券的乘數效果遠遠沒有外界想像的那樣好;相反的,替代效果反而會越來越高。過去這段時間在跟黨內、朝野拔河的過程中,政院主要的心力並不是提升五倍券的「振興效果」、乘數效應,而是增加五倍券的「替代效果」,讓五倍券變得更像現金。

舉例來說,政院規畫五倍券可以繳學費、補習費,這些是百分之百的必要支出、百分之百的替代效果,哪有任何乘數效果可言?難道學校、補習班也會因為五倍券提出促銷,學生、家長會因為用五倍券的關係,繳交更多的學費、補習費?

再者,從三倍券到五倍券,政院一直力推數位券,但理論上,數位券的替代效果,應該遠勝於紙本券。根據政院的邏輯,沒有紙本,業者就難以認定、難以配合促銷,而三倍券和五倍券的使用期限長達半年,平均每個月只要使用不到1000元,就可以完全消耗掉這筆錢,根本不用急、也不需要加碼消費。

雖然經濟部拿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數字,聲稱三倍券的數位券平均支出達5785元,但就連審計部都打臉這份報告。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信用卡或數位支付的哪一段時間、哪一筆消費,該算是三倍券的貢獻,經濟部恐怕根本給不出個算法;政院至今也沒有提出過任何數位與紙本券效益的比較,但仍舊堅持要繼續強推數位券。

五倍券還有一個重要的特色是「家戶綁定」,最多可以同時綁定五個人的帳戶,共同使用。當然,在過去純紙本的消費券或三倍券時代,「實質的家戶綁定」就已經存在,很多父母直接把未成年子女的券「充公」,甚至成年子女也會把券送給父母、補貼家用,但這跟直接把家戶綁定制度化,意義上還是不同。

從「振興」的角度來看,當然希望民眾消費次數能越多越好,最好每次都除了政府發給的券之外,還能多貼一點錢,發揮「乘數效果」。既然希望增加消費次數,所以發給的個體,自然是越小越好,一家如果有五個人各自消費,理論上效果就會比媽媽一個人花來得更好。而這些錢如果集中之後,理論上還需要貼的金額、乘數效果就會變小,甚至很可能變成替代家庭日常支出。所以「家戶綁定」的結果,必然是振興效果下降、替代效果提高。

相較於以人為單位的補貼、發券,以戶為單位其實本身就有更強的「紓困」色彩。家庭本身是構成社會最基本的單位,遇到困難時家人可以互相支撐,金錢互相挪用。家戶綁定制度化的同時,其實就是要強化五倍券的「紓困」色彩。

過去無論消費券或三倍券,都是原則不找零,這樣所謂的振興、乘數、加碼的理論,才能找到支撐。但如今的五倍券卻是不反對找零,這使得五倍券雖然仍有券之名,但實際上更接近現金,找得到願意的店家,民眾可以轉手就把五倍券變成現金。這樣的制度,已經與當初設計之初相去甚遠,也必然讓原本就已經相當薄弱的乘數效果,再次大打折扣。

簡單地講,政院和民進黨在五倍券與現金的輿論戰中打了一場敗仗,為了維持面子,所以堅持要維持「券」的形式和「振興」之名;但實際上卻為了貼近民意,不斷地把這個券向「紓困」與「現金」靠近,讓它的替代效果極大化,而完全不管乘數與振興。

只是這樣一個政策目的與政策內涵完全背道而馳的設計,注定會是一個四不像的結局,振興和紓困都是半吊子。唯一實際的,就是政策買票,靠撒幣來挽回民心、挽回不斷下滑的支持度。但左手製造民怨、右手花錢買民心,這政府也不知道是太笨還是聰明。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