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洪雪珍】職涯空窗期?正常人都會有﹗它不該是黑歷史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你有過職涯中斷的經驗嗎?如果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在重返職場,求職面試的時候,都會感受到或多或少的另類眼光,包括更多的懷疑、更多的否定,以及有可能找到更低的職務、更少的薪水。職涯好像只要有中斷,就不知不覺在身上貼了不少負面標籤,企業就會懷疑:

「你是不是哪裡有問題,但是隱瞞不說?」

「你是不是能力不行,為什麼好好的要離職這麼長的時間?」

「你是不是人際關係有狀況,錄用了可能會有麻煩?」

LinkedIn顛覆性做法

這是什麼?

說起來,這就是求職歧視!

但是,LinkedIn被稱為「商業人士使用的fb」,最近有個革命性的做法,在個人資料欄裡多設一個類別供勾選:「職涯中斷」,這是因為這兩年多來新冠疫情造成美國大離職潮,《財星》(Fortune)雜誌50大企業有將近40%推出「職涯重返計畫」,企業能夠快速篩選出曾經有職涯中斷的人,加以雇用或試用。

我看了這條新聞,深感兩國文化差異之深到如此地步﹗當我們必須隱藏職涯中斷「黑歷史」的同時,美國卻在鼓勵上班族亮出這個底牌,以供正確辨認,因為貼上「職涯重返計畫」標籤的職務,其他人是不能應徵的。

自然地,奇怪的事也就發生了,求職專家居然要教導這些人如何不被「電子篩選」給刷掉,比如小心避免提及你在這段期間有做過以下3件事:

1. 任何進修

2. 任何志工

3. 任何兼職、接案或實習等

是不是匪夷所思?在美國的「職涯重返計畫」中,符合條件的人必須中斷至少1至2年以上,而且在履歷上不要出現以上3件事,否則系統會自動判斷你不夠「血統純正」,不算是真正的職涯中斷一族。相反地,來看看台灣的現場,實際情況是如何的﹗

誰都會有事,都會有空窗期

當有年輕人來跟我說,他想休息一下,前面工作操得太累了,也想好好思考一下未來要走哪條路,或是學習新技能。我都會替他們緊張,如果說要休息三個月的,我就會請他只休息一個月,並且暗示他找工作未必很快就找到;如果說要休息半年的,我會加上一句:「年輕人好端端的,幹嘛要休息這麼久!」

另外,我也遇見過不少中年人,大約以這兩種人居多,第一種人是全職媽媽,在家生養小孩,沒外出工作長達15年以上;第二種人是照顧生病的父母,也是以女性居多,時間就難說了,但是幾乎都在10年以上,有的是照顧完父親,父親走了,母親又生病了,就這樣一直在家裡當照顧者,沒辦法走出來。

家人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顧,而他們也付出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犧牲奉獻,能夠說他們在職涯做錯選擇嗎?當然不能!可是在台灣,就業市場就是這麼殘酷,企業不僅不能接受空窗期這麼長,更別說這些女性此時此刻不少人已經在40至50歲之間,求職面對的考驗更加嚴苛,選擇性也更少。

這也使得有些女性在剛生小孩後來問我能不能辭職,我都會盡量勸退這個想法,請他們另外尋找社會資源,比如可信賴的保母或育嬰中心。不過我會再加上一句:「如果家裡不缺錢,往後也不怕找不到工作,那麼孩子是這輩子最值得的投資!」你就看得出我的立場,其實我是支持母親有段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隱藏不察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經常做一件事,教會求職者如何重新包裝空窗期這段時間的資歷。當然,我不會教他們說謊,而是教他們怎麼突顯教育孩子、照顧父母的能力和價值,如何與職場能力連結與借用。只是光講這些是不夠的,我還會努力要他們回想,在空窗期這段時間,他們有沒有做這3件事?

1. 任何進修

2. 任何志工

3. 任何兼職、接案或實習等

而且,我會強調,「原因是你要讓企業看到你積極進取的一面,即使空窗期,也保持跟職場接軌,因此實際上你並不是空窗期。」不過我內心真實的想法是,天哪,我好像在說他們很懶,所以他們要盡量證明自己並不懶。這算不算第二度傷害?當然算!可是我也很無奈,就業市場的現實逼得我要這麼說。

當美國人面對大離職潮,缺工嚴重的同時,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們面對的是少子化, 20年都補不回來這個人力缺口,是不是應該學習美國開始回頭爭取重返職場的人才?重新換一個友善的角度去看待他們過去所做的職涯抉擇,拿掉有色眼光、刻板印象,還給這群人平等的地位,重現他們的價值。

當然,台灣的人力銀行也有類似「職涯第二春」的標籤可勾選,多年前我在人力銀行任職,曾經接到政府來函,要求取消這個標籤,因為這會讓年輕人感到被歧視,好像企業只有優先錄用重返職場的中年人。這件事過去10多年,每次想起來,我都覺得好笑!可見得政府對於人力規畫,未曾思及少子化的深遠影響。

這兩天我看到新聞報導,飯店業要求開放外勞,因為請不到本土勞力,政府的回應是「加薪比較快」﹗缺工,會是台灣各行各業未來最嚴峻的挑戰。看看美國,想想台灣,企業也許要換腦袋才行,把「隱藏人才庫」翻箱倒櫃一遍,找出職涯中斷的人力,幫助他們快速重返職場,解決人力荒的問題。

LinkedIn為「職涯中斷」去污名化

重返職場會有個難題:在職涯中斷後重回職場,回歸什麼層級的工作算是恰當? 重返職場的專業人士,如果接受了比先前層級更低的工作,可能會擔心自己是屈就了。對於應徵比過去低階工作的重返職場人士,雇主也可能覺得疑惑,因為他們看來是大材小用。相對地,有些重返職場的專業人士認為應該要申請較高階的職位,高於雇主認為可提供或適當的層級。

把重點放在「重新進入職場」是有道理的。求職顧問公司Advancing Women's Careers創辦人、女性職涯路徑專家蜜雪兒.弗里曼(Michelle Friedman)指出:「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要,能夠抹除過去的缺口。要重返職場的人,在找第一份工作而協商職級和薪酬的時候,可能沒想到這個層面,但第一份工作可以增加很大的價值,因為有了第一份工作,就不再是職涯中斷的人,而是目前在職的人了。此外,如果這份工作是正式的重返職場計畫所安排的,計畫中提供的訓練、專業發展和指導,也算是薪酬的一部分。如果想重返職場的人擔心或疑惑自己是否有點低就了,別忘了考量這一點。和公司協商時,也可以要求在未來某個時點重新討論你的職級和薪酬。」

「重返職場」計畫有兩種:一種是以計畫為基礎,就是前述多狄克參加的那種;另一種是以職務為基礎。這兩者的形式與在校生實習計畫的形式很類似,都固定會得到支持,包括導師、同伴、專業發展課程、會見資深經理的機會、規畫良好的新進人員訓練及到任計畫。以職務為基礎的計畫中,每一位參與者都會得到一個真正的職缺,例如專案經理、流程工程師、供應鏈客戶專員等等。擔任這個職務的最初12或16週(可能更久,各計畫不太一樣),屬於重返職場計畫的一部分。等到計畫結束,如果參與者的表現很優異,就會繼續待在這個職務和職級,轉為正式員工。然而,此時薪酬可能會調高,調整與否取決於你在重返職場計畫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展現的潛力,特別是那些中斷職涯時間很長的人。採用這種以職務為基礎重返職場計畫的公司,包括聯合技術(United Technologies)的Re-Empower、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Re-ignite、IBM的Tech Re-entry,以及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Relaunch Your Career等。

參與者職涯中斷的期間從一年到二十年不等,而雇用這些人對雇主是一種風險,因此試用期可以降低這種認定的風險,也可以讓雇主依據他們一段時間的真正工作表現來做出雇用決定,而不是根據一系列面談來決定。

Advancing Women's Careers的弗里曼表示:「回歸的第一個職位只是暫時的,只是職涯中斷後重新工作的開始。雖然合理滿意的職級和薪水很重要,但下一步也同樣重要,也就是在第一個職位之後要如何發展?」

中斷職涯後重返職場的職級,依然會是個重要議題。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績效優異的人不會只因為中斷職涯,就喪失自己的能力。隨著各種正式的重返職場計畫逐漸成熟和改變,而且雇主內部有更多成功重返職場的人員,以後會有更多資料可讓我們知道,重返職場時得到的工作職級,會與哪些因素有關,像是先前的工作經驗、過去及現在的教育水準、職涯中斷時期的相關經驗、職涯中斷的時間長短等。

更長遠來看,隨著離職一段時間之後重返職場成為正常的職涯發展路徑,雇主與員工對於「適當」職級的期望應該能形成共識。

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從新手入職的第一天,毫不間斷地工作到退休。有很多原因會造成「職涯中斷」,如健康問題、返校進修、照顧長輩、生育、大環境影響,甚至就只是單純覺得自己需要一段沉澱的時間。然而在大多企業,求職者如果有職涯中斷的情況,就會被懷疑工作能力不足,遭到歧視。LinkedIn決定推出「職涯中斷」的標籤選項,幫助雇主能夠更加正確地認識這樣的概況。

LinkedIn最近為正在建立個人資料的使用者,推出一個新類別,那就是「職涯中斷」(Career Break)。這個新標籤有助於讓「職涯不見得一定是呈線性發展」這個觀念正常化,而且會對某些雇主的招募工作大有助益,這類雇主設有職涯重返計畫,或者以其他方式吸引職涯中斷之後重返職場的專業人士。

職涯中斷這個類別,讓離開傳統勞動力的個人,不僅可以在自己的LinkedIn個人資料上標註他們選擇中斷職涯,也能描述他們職涯中斷經驗當中的重點活動,包括旅行、負起家庭責任或擔任志工,就像他們說明傳統的工作經驗那樣。

雇主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推出職涯重返計畫。招募人員體認到,暫時離開職場的人,是「隱藏​​」的人才庫,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決定離開帶薪工作的原因,和工作績效無關。招募人員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擴大鎖定這些人選:LinkedIn本身的數據顯示,美國的求職啟事提及職涯中斷的比率,比2020年高63%,比2018年提高將近100%。

對求職者來說,LinkedIn的「職涯中斷」標籤,解決了以下這個問題:要如何標註或分類他們離開有薪勞動力的那段期間。這也為那些試著招募重返職場專業人士的雇主,解決一個日益擴大的問題。這是因為大多數正式的職涯重返計畫,都會要求應徵者職涯中斷至少一到兩年才有資格申請。但是,許多求職者針對離開職場的那段時間,列出的是志工或其他活動。這些人如果被誤認為目前就業中,可能就會被視為不符資格。

以軟體工程師西蒙娜(Simone)為例來說。她擁有電腦科學碩士學位和七年的資料庫開發經驗,最後一次擁有支薪工作是在2015年。西蒙娜完全符合職涯重返計畫的資格,但她向一家經營有成的公司申請加入職涯重返計畫時,不到一個小時就遭到系統自動拒絕。

西蒙娜對於立即被拒感到不解,於是和我們的iRelaunch公司團隊聯繫。我們認為她明顯合乎資格,也想了解為什麼會這樣。那家雇主是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於是我們和他們聯繫。他們更仔細檢視西蒙娜出色的技術證照、努力掌握最新的技術發展,以及長期的職涯中斷之後,結果終於發出工作邀約。如果西蒙娜就此打退堂鼓,就不會獲得錄用,而那家雇主也會錯過一位優秀的人才。

她為什麼遭到拒絕?2015年以後的時間,西蒙娜的履歷只顯示她擔任志工,以及上過最近的技術課程,卻沒有清楚指出她職涯中斷。雇主團隊中資歷較淺的招募人員沒有接受完整的培訓,未能注意到職涯中斷的履歷,因而誤以為西蒙娜不符合資格。

由於採用電子篩選,以及招募人員不太熟悉重返職場人士的個人資料和履歷,因此常會把最近的志工經歷和上過的課程,誤認為是當前的工作經驗,而不是真正的職涯中斷。這裡有個出乎意料之處:求職者極力設法在履歷上掩飾自己職涯中斷,想不到卻因此被雇主的職涯重返計畫拒絕,因為他們的職涯中斷不夠明顯。

現在,LinkedIn已經提供重返職場人士完美的機制,可以在他們的LinkedIn個人資料裡標註職涯中斷,也提供雇主一些方法來避免錯過另一位西蒙娜。

從招募的角度來看,新的職涯中斷標籤給雇主帶來額外的好處:如果重返職場人士開始在LinkedIn個人資料的工作經驗單元裡,使用職涯中斷類別,雇主就能以「職涯中斷」進行關鍵字搜尋,找到符合職涯重返計畫資格的人選。

對於經歷過一段期間的兼職工作或低度就業(underemployment)的人來說,選擇「職涯中斷」類別可能格外有意義。其實,實施職涯重返計畫的大多數雇主,鼓勵重新就業的人以寬鬆的方式定義職涯中斷。職涯中斷的資格定義,可能允許一些賺取收入的活動,例如偶爾提供諮詢服務、代課,或者從事和主要職涯無關的副業。我們建議個人寧可申請某個計畫遭到駁回,也不要因為擔心從事有收入的活動會使他們資格不合,而自行決定不去申請。不妨在「工作經驗」單元一開頭選擇「職涯中斷」類別,之後再提及有收入的活動,或者另外條列在下面。

LinkedIn持續調整做法,設法協助人們記錄非線性職涯,推出職涯中斷類別是這方面的最新措施。2021年3月,在新設的職涯中斷類別之前,LinkedIn宣布已經將全職媽媽、爸爸和育嬰假的標籤,添加到用於建立個人資料的預填下拉選單中。

我最近訪談LinkedIn個人資料頁面的工程負責人貝夫.艾耶鈕(Bef Ayenew)。他解釋說,新的職涯中斷類別,遠比之前宣布的「全職父母」標籤更直觀。「職涯中斷」是工作經驗單元的可選條目,包括表示職涯中斷種類的內建選項,例如照顧家人、長期旅行和退休。就像打出在某位雇主那裡擔任的職務一樣,職涯中斷類別提供一個機會,讓使用者凸顯在職涯中斷期間所進行的那些與職涯目標有關的活動,或者重要的無關經驗。

職涯中斷類別往前邁出了一步,但有些重回職場的人,對於使用這個類別有疑慮。雖然職涯中斷已變得很常見,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很多經理人仍表現出偏見,或者認為雇用離開勞動市場的人會有風險,這種情形和職涯中斷一樣常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蔓延期間。

LinkedIn的統計資料證實了這一點:「雖然全球一半(50%)的招募經理表示職涯中斷愈來愈常見,但近六成(59%)的人認為,職涯中斷仍然被貼上汙名。」

根據我們的統計,有將近40%的《財星》(Fortune)雜誌50大企業,設有內部的職涯重返計畫。隨著雇主的職涯重返計畫數量不斷增多,以及現有的計畫規模擴大和實施時間拉長,組織內部會有更多重回職場的員工,他們也許更有可能偏好雇用其他的職涯中斷人士。

多年來,LinkedIn幫助重回職場的人重建自身的人脈網絡,讓他們能夠輕鬆找到久未聯絡的老同事,恢復聯繫。擁有八億會員的LinkedIn發揮強大的作用,擔任建立職涯路徑個人資料的權威角色。LinkedIn決定在LinkedIn個人資料的工作經驗單元裡,將「職涯中斷」列為正式的類別,等於承認職涯中斷是選擇這麼做的人的職涯路徑當中一個標準部分,並且認可職涯中斷經驗本身的價值。這顯示,自職涯重返計畫這個概念首次提出以來近20年,我們見到的漸進式發展終於有了重大躍進。

全文轉載自《洪雪珍臉書專頁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