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王傑】台灣政治人物到底還要影響多少交通決策?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台灣鐵路產業工會理事長

在台灣,政治決策往往影響了諸多交通政策的方向,好或不好,民眾自然有所感受。尤其在軌道運輸上面,台灣更是出現一種「軌道建設政策買票」的狀況。隨著高鐵延伸到屏東,接著又要延伸到宜蘭,最近的選址風波更是話題不斷。

我國的交通建設,不知從何時開始,陷入了一種民代操縱跟施壓的暗黑循環,從台鐵的捷運化政策開始,就開始有各地的大小民代,介入交通部跟台鐵局的規畫方案中,要求各地區新增通勤站。除了新增通勤站之外,隨著太魯閣、普悠瑪號的引進,這些城際列車也被要求停靠像是桃園、關山、鹿野、池上等等這些本沒有規畫停靠的車站。未來3000型城際列車引進,想必也是相同的狀況再演一次。

台鐵的捷運化政策,還有當初引進太魯閣、普悠瑪號列車,就是為了縮短台北來往花東的時間;但在這些政治拉扯下,顯得不上不下。一方面增加了台鐵的路線容量,使得台鐵車輛運用越顯窘迫;一方面又完全忽視了交通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把台鐵、高鐵和地方捷運的畫分搞得很錯亂。長此以往下來,台鐵的營運狀況越來越差,維修保養品質也無法進步,車輛問題不斷顯現,最後就是產生重大行車事故。

普悠瑪跟太魯閣事件發生後,台鐵宣稱改革,安全放在最首要位置,但是台鐵的大小事故仍然頻傳,前幾天又一起台北站附近電車線斷落,影響上千人次旅客,停擺好幾個小時。台鐵何時能做到完全不發生這些設備異常,絕對有很長一段改革路要走。

高鐵近來也為了宜蘭站選址的問題,各地政治人物開始角力,呼籲要建設在哪邊或哪裡,以維護當地民眾的權益用語。但不管是設在宜蘭、四城還是礁溪,都該尊重交通專業,而不是隨著地方民代跟政治人物起舞。好幾個不具交通專業的民代或官員,難道真的懂高鐵建設在宜蘭的用意跟目的嗎?再回歸到根本的,蓋了宜蘭高鐵,就可以紓解雪山隧道擁擠的車潮?

是否能夠了解問題的核心,是因為在宜蘭觀光旅遊,開車是最方便的;沒有提升觀光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使用誘因,又怎麼能減少車流量呢?

政治人物介入交通建設的角力大戰,這不會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沒有具備交通專業的人物,就不該在這些項目上指手畫腳,應回歸到交通部的根本專業才是。而除了高鐵、台鐵,台灣依然有很多交通建設是該做未做,或者是不該做卻做了的,像是最基本的汽機車路權、車道畫分、號誌標示等等,台灣的交通專業是沒有一樣讓人可以讚不絕口的。

交通是國力之本,如果台灣的政治人物水準只放在角力跟攪和這些重大建設上,盡盤算著政治利益跟想著如何撈油水,台灣的交通環境是不會有任何改善的;長期下來,影響的就是全體民眾的福祉跟權益,因為一項錯誤的重大交通建設,就是數百億納稅錢來陪葬,更不會對民生經濟有任何助益。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