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翁履中】俄烏場外的戰爭,才是勝負關鍵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全球拓展合作計畫負責人&政治系副教授

美國白宮宣布拜登總統將要親自前往歐洲,與盟國商議如何針對俄羅斯採取更積極的制裁行動,試圖讓戰火早日停歇,問題是西方國家堅持不採取軍事手段幫助烏克蘭,只靠經濟制裁效果實在有限。透過媒體報導,全世界都看著在烏克蘭境內的戰場上,俄羅斯軍隊持續進攻,也看到烏克蘭人民在戰爭中的犧牲,即使如此,烏克蘭也等不到軍事的奧援,證明了這場戰爭,恐怕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用單純的軍事行動來解讀。

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以及戰爭所引起的全球能源和糧食危機,顯然比戰場上的損失更令交戰雙方之外的國家擔心。美國與北約國家都強調,軍事介入恐怕會引發更嚴重的衝突,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以全球經濟所受到的衝擊來說,恐怕這場衝突雖然不是軍事上的大戰,但也等於是一場世界級的經濟對抗。

其實,這一場戰爭,俄羅斯確定不會是所謂的贏家,因為就算俄羅斯真的能夠全面占領烏克蘭,恐怕在現實上,成立由烏克蘭人所組成的親俄羅斯政府,也不可能讓烏克蘭人民順服。換句話說,莫斯科已經注定無法達成理想目標,所以絕對不會是贏家。

不過,受到入侵的烏克蘭,更不可能得到所謂的勝利。因為,就算能夠全面趕走在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大軍,殘破的家園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重建,而因為戰爭離去的親人,更是無法估計的傷害。不只是衝突的雙方注定不會勝利,戰爭背後所牽涉的經濟波動,衝擊了因為全球化而連動的世界經濟發展。俄羅斯和烏克蘭投入的軍事成本,已經超過上百億,鉅額的費用就算是由世界各國分攤成本也不輕鬆,想必也會帶來財政上的壓力。

回顧過去的歷史,兩次世界大戰所消耗的軍費,都迫使各國必須提高舉債上限或是公債,來支付高額的國債。但是當年從戰爭中所衍生出來的成本,即使在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近八十年,仍持續在負擔當年從戰爭所衍生出來的國債,改變了各國政府對於債務的態度。

又或者說,收支平衡本是各國政府的目標,但在戰爭之後,往往成了不可能達成的夢想。民主國家希望透過經濟制裁讓發起戰爭的國家感受到壓力,進而造成人民反彈,迫使政府放棄軍事行動。問題是採取經濟制裁的結果,向來都不如預期。看看長期被經濟制裁的北韓、伊朗,以及委內瑞拉,在這些國家裡,人民的生活確實受到經濟制裁的重創,可是同樣顯示,經濟制裁帶來的,通常不是政權被推翻,反而是專制政權更嚴苛的壓制,讓人民確實不滿,但是敢怒不敢言。

同樣的現象正在俄羅斯上演,受苦的只有平民百姓,但改變依舊沒有發生。事實上,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需要全球真心願意合作,甚至放棄各國自己的經濟考量,才有可能真正地讓俄羅斯感受到壓力。畢竟相較於美國的果決,歐陸依賴俄羅斯供應能源的國家,找不到替代俄羅斯能源的方法,因此對於更強力制裁俄羅斯,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毫無疑問,經濟制裁重創了俄羅斯的經濟,很可能讓俄羅斯的發展倒退至少十年。可是強力的經濟制裁,同樣也衝擊了全球,在戰場之外,爭奪能源的角力已經默默展開。美國開始接觸委內瑞拉,日本試圖拉攏阿聯酋;印度和中國則正在盤算,如何跟俄羅斯保持距離,但又能利用彼此的好關係,持續取得能源。

冷靜看待烏俄戰爭的軍事衝突,就會發現這場戰爭,是全球經濟利益競爭的延伸。能源依賴進口的台灣,看待這場戰爭,除了思考如何幫助烏克蘭之外,恐怕也應該認真思考台灣的能源供應是否穩定,認真面對弱點,超前部署。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