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蔡增家】烏克蘭下,大國角力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2022年開春後,國際間便顯得相當的不平靜。在東亞地區,北韓不但頻密地對外試射飛彈,讓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再起;遠在歐洲大陸,綿延多年的烏克蘭危機,在12萬俄羅斯大軍集結邊境下,美國也派8500名越洋待命,讓戰爭一觸即發。東西兩大戰線有事,讓民調支持率不斷滑落的拜登,內外交迫、焦頭爛額。

只是,過去對烏克蘭與歐盟眉來眼去,一直處在口頭威嚇的俄羅斯,為何會不再顧忌美國,選擇在此時,以實際軍事行動來升高烏克蘭危機呢?

其實,這次點燃烏克蘭危機,只是普丁的國際戰略的大棋盤,他深知通往基輔的捷徑,是要經過北京、柏林及華盛頓,他在下這步險棋時,是在中國大陸默許、美國自顧不瑕,德國寧則保身下,普丁早已排除任何外在的障礙了。

先從俄烏關係談起,自從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米里亞之後,烏克蘭內部反俄的勢力便開始迅速崛起,打破原本親俄與親歐力量的恐怖平衡狀態。再加上為了要圍堵俄羅斯,美國開始以經濟援助介入東歐地區,在立陶宛、波蘭、捷克扶植親美政府。

在政治的骨牌效應下,讓烏克蘭逐漸全面的倒向西方,甚至還有加入北約的可能性,這已經跨越俄羅斯的政治紅線了,烏克蘭身為俄羅斯與歐盟國家的緩衝區,一旦烏克蘭失守,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勢力,便會前進到基輔河畔。在烏克蘭澤倫斯基政府逐漸難以掌握之下,迫使普丁必須要提早出手,但下這步棋,卻要先掃除外來的障礙。

首先在中國方面,拜登上台後,中美兩國從川普時期意識形態對抗升高為全面性的對抗,美國結合傳統盎格魯國家英國、澳洲等盟友成立AUKUS;又在拉攏日本、南韓與台灣,建構可信賴的產業供應鏈,以外交結合經濟成為印太戰略的主骨幹。

在美國的圍堵政策下,中國便轉而與俄羅斯強化軍事同盟關係,讓俄羅斯軍事觸角進入西太平洋,中俄兩國實施聯合軍事演習,並以航艦在日本繞島一周,宣示中俄兩國密不可分的軍事合作關係。在俄羅斯的鼎力相助下,中國自然在烏克蘭問題上選擇站在俄羅斯這一方,同時升高俄烏緊張關係,當美國忙於兩面作戰,也有助於緩和中美兩國的對峙。

其次在美國方面,阿富汗撤軍風波後,拜登威望受到相當大的打擊,也讓盟友對於美國的承諾產生質疑。再加上拜登在5G及經濟紓困方案,接連在國會遭到挫敗,內外交迫下,拜登民意支持度不斷下滑,如今有超過六成美國國民不滿意拜登的政策。

同時在美國國內一片厭倦戰爭下,自然讓拜登對於介入烏克蘭問題上躊躇不前,唯恐美國將陷入另一個戰爭泥沼。特別是拜登在11月將要面對期中選舉,如果拜登在選舉受挫,將提前宣布跛腳,這是拜登政府對於烏克蘭問題,口惠而實不至的主要原因。

最後在德國方面,在德國政府決定2022年之前關閉所有核電廠的政策下,讓德國對於俄羅斯的天然氣更加依賴,日前美國政府雖然力阻北溪二號管線計畫,但在國內能源短缺下,讓德國對俄羅斯的依賴日漸增加。由於德國是北約成員國,必須要口頭表示支持烏克蘭,但在私底下卻是阻撓重重,這次烏克蘭危機,連愛沙尼亞都以運送武器來顯示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德國政府卻拒發德製武器輸入烏克蘭。

由此可見,中俄德的三國連動,猶如東亞地區的東海、台海及南海的三海連動。目前拜登雖然強硬表示,俄羅斯一旦入侵烏克蘭,將會對俄國及普丁本人進行經濟制裁;但俄羅斯卻回應此類制裁不會產生任何結果,也不會讓俄國改弦易轍,美俄兩大國仍在相互叫陣階段。

反觀,周邊的英國及歐盟國家則派軍馳援東歐盟國,也大舉撤離當地僑胞,看似衝突一觸即發,但事主烏克蘭則是保持低調,盡量不觸怒俄羅斯。從烏克蘭的低調看台灣的高調外交出訪,有人說今日的烏克蘭,是明日的台灣,仔細一看,台烏兩國是大不同。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