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蔡增家】美國挺台灣,可否多點具體行動

WASHINGTON, DC - MAY 12: U.S. President Joe Biden delivers remarks on the COVID-19 response and the ongoing vaccination program at the 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 on May 12, 2021 in Washington, DC. Biden spoke on the approval of the Pfizer vaccine for children 12 and over and the country wide efforts to increase vaccination rates. (Photo by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每逢人間五月天,台灣總是要面臨能否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難題,就如同在學校的一場期末考,每學期總是要認真的面對一次,這似乎已經成為台灣難以逃避的國際考題。

而與過去只有美日等友好國支持相比,今年不同的,是台灣多了七大工業國(G7)的「口頭」支持。在美國主導下,G7外長會議在聲明中,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衛大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但遺憾的是,在網路報名期限截止前,台灣仍然未能收到世衛的邀請函,這已經是台灣連續第五年未能參與WHA。

撇開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本文想問的是:今年台灣叩關WHA再次落空,究竟是G7國家的口惠而實不至,還是G7的政治影響力早已逐漸下滑當中?

從表面文字來看,這次世衛官員巧妙地避談G7對台灣的支持,只是清楚地表示,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是要由194個會員國共同考慮與決定的,WHA是以簡單多數決通過是否邀請觀察員國,台灣只要能夠得到與會國家人數二分之一的支持,便能夠成為本屆的觀察員國。

換句話說,台灣能否參與,並不全然是G7說的算,而是要由全體會員國多數共識決定。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政治議題,而是數人頭的數學問題。

因此,七大工業國除了口頭支持台灣之外,還需要針對各個會員國進行穿梭遊說,這不僅要綿密周延的外交行動來支撐,更要實質可信賴的利益交換來支持。

而G7在世衛大會即將召開之際,才倉促表示支持台灣加入,卻未見對個別國家有明確的動員行動;這讓不禁讓人認為,G7各國似乎只是口惠而大於實至。

從反向來看,如果G7真有在檯面下實際動員,但結果仍然是無法撼動世衛多數會員國的決定,這是否也顯示著,以美國為主導的七大工業國的政治影響力,正在快速的下滑中。過去冷戰時期,美國對民主集團國家一呼百諾的情景,似乎不再出現。

而冷戰瓦解之後,亞非地區國家勢力急遽崛起,它們依仗著人數上的優勢,進而逐漸主導各個國際組織,這似乎是美國所領導西方民主陣線聯盟的一大警訊。

另一方面,在美國視角從國際轉向國內議題下,民主陣營國家也正在急速地萎縮。從2016年川普上台之後,所揭櫫的美國本土優先政策下,美國把國際組織當成是花大錢卻無法得到實質利益的工具,並開始從國際組織中逐步退群;同時也對傳統軍事盟國錙銖必較,美國似乎不再如過去,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而拜登上台之後,雖然極力想反轉這種情勢,結合過去的盟國來抗衡中國大陸;但邊際效應卻是在遞減中,可見G7並非不為,而是力有未逮。

從實際面來看,就在美國逐漸退出全球事務的同時,中國卻利用一帶一路,大量以金援補助非洲、中南美洲等國家,並扶植第三世界國家擔任國際組織的主席及理事長,像是衣索比亞籍的譚德塞擔任世衛秘書長、索馬利亞籍尤素福擔任國際法院主席,中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影響力,正在扶搖上升。

再把視角回到世衛組織,2016年台灣直到最後一刻,才收到世衛邀請函,函內還記載著聯合國2758決議案的「一中原則」。之後隨著兩岸關係陷入了低盪,世衛就再也沒有發函邀請台灣。從這些現象,可以明顯看出中國政府在背後的政治操弄,也可以看見中國在世衛組織中具有的影響力。

近期印度疫情大爆發,境內醫療資源極度匱乏,與印度關係友好的美國,卻袖手旁觀、吝於伸出援手,這讓印度政府對美國產生不滿。反觀,一向是印度戰略對手的中國,卻積極提供醫療援助。而位在中南美洲的宏都拉斯,也因為遲遲等不到美國提供的疫苗,轉而以設立商務辦事處的方式,向中國要求提供疫苗援助。

可見,中美兩國在國際間的勢力消長,不在國力,而在做法。美國的挺台,除了口頭聲明之外,還是要多點具體行動。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