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趙春山】借鏡新加坡的「生存政治」

FILE - In this June 30, 2020, file photo, people are dwarfed against the financial skyline as they take photos of the Merlion statue along the Marina Bay area in Singapore. Singapore has approved the use of Pfizer’s coronavirus vaccine and the first shipment will arrive by end of this month,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said Monday, Dec. 14, 2020. (AP Photo/Yong Teck Lim, File)
圖片來源:AP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趙春山 /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及其國安團隊,於3月中旬開始啟動他上任後的首次印太外交列車。在列車停留的每一站,幾乎都觸及「臺灣問題」,尤其看到中美雙方外交高層在安克拉治演出針鋒相對的那一幕,開場白就提到臺灣。但臺灣的角色似乎只是一名局外人,而且還只能做「觀棋不語真君子」,這就是臺灣今天面臨的外交處境。

談臺灣處境離不開中美關係。無論是美國對中共採取的「圍堵戰略」,或是中共為此進行的「反圍堵戰略」,臺灣都無法在中美這場「圍堵和反圍堵的鬥爭」中置身事外;但兩岸不相往來,臺灣在「出局」的情況下,甚至有可能淪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下場。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接受《BBC》專訪時的談話,讓我感同身受。李顯龍認為,新加坡在與中美這2個經濟大國和政治大國打交道時,「核心考量」是:第一,應符合新加坡的利益;第二,要理性評估形勢,並作出判斷;第三,須團結民眾,並說服人民相信,政府採取的是正確行動。

我引述李顯龍的觀點,是因為臺灣的內外處境與新加坡類似,都以華人社會為主體,且都在強鄰環伺之下,被大國視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新加坡獨立建國開始,李光耀先生就為星國構建了一套「生存政治」的藍圖。我認為,李顯龍已善加運用他父親留下的這筆重要「政治遺產」。

今天臺灣執政者面臨的考驗,若與星國比較,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大之間難為小」,臺灣處在中美戰略競爭之下,領導人的「核心考量」是什麼?我認為李顯龍提供的答案,正是今天臺灣存在的難題。

首先談國家利益。美國學者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曾說:「國家利益源自國家認同」,而認同危機正是臺灣的「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 heel)。蔡英文總統雖強調建立「臺灣共識」,但只有當臺灣人民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臺灣才有建立共識的可能。

再談理性評估。也就是不以個人的主觀意願,來評估客觀形勢的變化。理性評估要經過「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和「後果判斷」的過程。臺灣有些政治人物,寧可「不問蒼生問鬼神」,甚至還需要網紅為其政策背書。

最後談團結問題。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拜登上任後,強調以提升美國的競爭能力為首要課題,當務之急就是彌合美國社會因2020年總統選舉產生的巨大裂痕。臺灣實施民主政治,一次選舉過後就出現一次新的社會分裂。列寧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以「顏色」區分敵友,是當前臺灣最嚴重的內憂。

未來4年將是攸關臺灣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時刻,臺灣能否趨吉避凶,新加坡的「生存政治」值得借鏡。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