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邵宗海】尼加拉瓜斷交台灣,美國不能道義上重新建交?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前任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就在尼加拉瓜政府宣布與台灣斷交,幾乎同一時間裡,針對台灣要求將駐美機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希望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一事,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也正式表態,表示美國「持續評估中」。

美國國務院的說明,剛好是尼加拉瓜政府在宣布斷交的同一時間的框架上,在一熱一冷的施予上,是會讓很多台灣民眾備受來自美國這一手的溫暖。

作者無意把這兩個新聞事件同時放在一個天平上來衡量,冀以說明尼加拉瓜在扯斷台灣的外交鏈接之時,美國卻是可適時釋出暖手。不過,作者希望要再深思的是,尼加拉瓜對台灣的「斷交」應是實質影響,但是美國的這個「持續評估中」說辭可能有更多是「虛無縹緲」的感覺。若套用在外交辭令上的形容來看,是「安慰」有啦,但「傷痛」仍在。固然這確是美國官方首度證實有「台灣要求更名」一案,只是康達並未進一步談論最新進展與考量,以致誰都難評估美國的下一步「溫情」會在何時開花結果。

其實台灣的外交困局一直存在,從1971年退出聯合國,經1979年的美國與台灣斷交之後,那一股持續的斷交浪潮,確讓台灣承受了來自內部「對政府有所期待」的壓力。

但是在兩岸「外交必然存在角力」的衝擊下,當「有我」的下一步必然是「無你」,因此在尼加拉瓜的斷交案之後,跟隨上來的或許就會是宏都拉斯。這個台灣在中美洲的友邦於11月28日舉行總統大選時,立場左派的在野黨女性參選人卡斯楚(Xiomara Castro),終結了宏都拉斯「國家黨」為期12年的執政,而且甫告當選的卡斯楚也在選前表示,若她當選將「棄台投中」,轉與中國建交。這當然是台灣又要面臨的另一次衝擊。

實際上,台灣要面對的不只是可能連續斷交的衝擊,可能也將是一堆「承諾謊言」的衝擊。對作者來說,美國有意把台灣駐美機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這件事的承諾,不僅是要重視他所說的「持續評估中」,到底會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兌現;可能更深一層的思考是,美國既然覺得台灣是他堅固友誼的盟國,為什麼不能轉過頭來,與台灣建交而與中國斷交?

作者所以論到「美國既然覺得台灣是他堅固友誼的盟國」,我們可來看看美國是怎麼說的。早在1月12日,美國國安會就特別選在川普政府下台之前,迅速地公布了《印太戰略框架機密檔》裡已經解密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內文中有特別提到「台灣」,作者稍作了些整理。

在這份共計10頁檔案中,先列出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優先事項。由於中國與北韓是美國在印太區域的國家安全挑戰主要來源,所以美國印太戰略要強調透過與印度、日本、澳洲等盟友和夥伴的戰略結合,來維護區域自由經濟秩序,對抗中國日益擴大的海外影響力。同時檔案中也在提及台灣時表示,美國應協助台灣能夠制定有效的不對稱國防戰略與能力,以確保安全、不受脅迫、具彈性且有能力按其意願與中國往來。

嚴格來說,在《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的檔案中,有特別提及台灣一詞的,其實並不算太多,但是重點是:台灣應是這個框架中要素之一。譬如說,在檔案中有表示美國應協助台灣能夠制定有效的不對稱國防戰略與能力,以確保安全、不受脅迫、 具彈性且有能力按其意願與中國往來。又譬如說,為阻止中國對美國與美國盟友或夥伴採取軍事行動,美國應首先在衝突中不讓中國在第一島鏈內有持續的海空優勢;其次,保衛第一島鏈國家,包括台灣;第三,主導第一島鏈以外的所有領域。美國應協助盟友與夥伴增進安全實力,確保不受中國脅迫。

值得注意美國在此所提到的「第一島鏈」一詞,均把「台灣」包括在內。同時在區域推廣美國價值觀以維持影響力與平衡中國方面,戰略框架認為美國應與南韓、台灣、蒙古、日本和其他區域民主夥伴往來。

另外,在「美國應強化其盟友和夥伴關係」下,文件其中一段標題是「針對印度和南亞地區」裡,目標中提到,使台灣能夠發展有效的非對稱防禦戰略和能力,以確保其自身安全,避免遭受脅迫,保有戰略韌性, 以及有能力以自主的方式與中國接觸。

理論上美國是強調要透過與印度、日本、澳洲等盟友和夥伴的戰略結合,來維護區域自由經濟秩序,並對抗中國日益擴大的海外影響力。但台灣也應是美國首先在衝突中不讓中國在第一島鏈內有持續的海空優勢的重要據點。

如果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框架》中,已視同是美國盟友之一,而且還要置台灣在美國阻止中國入侵的第一島鏈國家裡,那麼我們必須要問:美國有什麼理由可再持續「冷落」台灣,而且都不表達台灣可以是他下一步「外交承認的盟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