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專欄】明尼蘇達灰狼驚奇的一季最終停在了西區決賽:Anthony Edwards該如何去改良他的比賽?

明尼蘇達灰狼在NBA西區決賽輸得很慘,體無完膚的落敗,通常這種以防守起家的球隊韌性十足,很難會出現潰敗的局面,只有當他們陷入徹底的絕望,通常是被一名天才以一種不留情面的方式狠狠擊敗才會發生。比如:2007年底特律活塞被LeBron James摧毀,2015年曼斐斯灰熊被金州勇士拆解。

灰狼這一輪完全被Luka Doncic和Kyrie Irving給摧毀了,前兩戰比分如此接近,但獨行俠在外線極糟糕的命中率拿下兩場客場,說明他們是以一種並非處於最佳狀態的情況下,相對輕鬆的主導了系列賽戰局。4:1就是最後的結果。

Anthony Edwards。(NBA Photo by David Berding/Getty Images)
Anthony Edwards。(NBA Photo by David Berding/Getty Images)

Anthony Edwards從一、兩周之前Michael Jordan之子,變成「Luka Doncic的兒子」,差距不可說不大。輿論就是如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吧?

這一輪季後賽的結果可以粗略地簡化為球星之間的差距,兩支在交易截止日後的季賽防守效率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球隊,都展現了大師級的防守,但Doncic擊敗了灰狼,而Edwards沒能突破獨行俠給他的壓力。不過說實在的,在系列賽開始前有誰能猜到這個結果?我們很容易就被灰狼淘汰衛冕軍的勝利給蒙蔽,沒有看到Edwards作為球隊頭牌還有一些缺陷,而灰狼十分依賴他攻擊籃框的能力來製造好的出手品質。

每一年季後賽都有一些主題性,2022年無疑是「證明」,Stephen Curry要證明他在最大舞台上有接管比賽的能力,Klay Thompson要證明他大傷後可以重拾身手,Draymond Green要證明進攻退化的自己仍能夠在總冠軍賽帶來正面貢獻,他們在那一年拿到加強整個王朝歷史傳奇地位的一冠。

2023年的則是「尺寸」,冠軍球隊丹佛金塊的體型壓倒了一切,在同等水平的陣容實力和天賦之下,金塊在同位置上的優勢體型輕而易舉的壓倒了技戰術層面的東西,不只是金塊,從附加賽開始球員尺寸上的差異就開始影響比賽勝負,這是現代籃球又進一步發展的現象。

而2024年的主題,我認為目前為止幾個最受到關注的系列賽,本質上左右系列賽的關鍵因素都和哪一支球隊能夠更持久的「創造高品質出手」有關。

Jamal Murray與Anthony Edwards。(Photo by AAron Ontiveroz/The Denver Post)
Jamal Murray與Anthony Edwards。(Photo by AAron Ontiveroz/The Denver Post)

通常來說球星創造高品質的出手機會,都是衝擊內線所得到的結果,以金塊來說,這毫無疑問來自於Nikola Jokic可怕的低位進攻能力,他今年在次輪被灰狼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效率(並沒有被完全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攻擊點Jamal Murray身體狀態不佳,無法擺脫Edwards和Jaden McDaniels的近身防守、在擋拆中為自己創造投籃機會。灰狼賭對了,他們掐死了「蛇頭」,讓金塊在創造機會上非常困難,他們雖然可以辦到,但需要持續不懈的努力和專注,但Jokic被賦予太多責任,最終在搶七他被消耗殆盡,金塊放開了繩子。

而灰狼則在整個系列賽都有Edwards進攻籃框創造機會,他的切入是金塊隊無法限制住的,因為無論是Jokic、還是Aaron Gordon都不是出色的內線護框者,這讓他在次輪於距離籃下5英尺的距離內的出手,命中率竟高達74%。金塊最終不得不雙人包夾他,於是在G7下半場,儘管Edwards狀態不佳,但灰狼其他球員找到了機會,他們完成了逆轉。

灰狼該輪比金塊更能穩定地創造高品質的出手能力,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淘汰了衛冕軍。但在西區決賽,情況改變了,獨行俠擁有出色的護框能力,在交易截止日得到Daniel Gafford之後,他和Dereck Lively II可以兩人輪換,他們都是擁有出色運動能力、可以阻止空中飛行物體接近籃框的長人。

Daniel Gafford和Dereck Lively II強勢防守,讓灰狼禁區有些吃不消。(Photo by Matthew Stockman/Getty Images)
Daniel Gafford和Dereck Lively II強勢防守,讓灰狼禁區有些吃不消。(Photo by Matthew Stockman/Getty Images)

在2月10日交易截止日後,獨行俠的防守效率為111.1,聯盟第七;場均禁區丟42.7分,聯盟第四低。在最後30場比賽,獨行俠限制對手在距離籃框6英尺的距離內命中率下滑4.1%,聯盟第一。所以他們真的靠著季中交易拯救了整個賽季,將自己的防守,特別是護框能力提升到了聯盟頂尖水準。他們讓對手用上籃和灌籃的方式完成終結時的命中率僅有62.5%,同時間段的排名聯盟第一。

而這些防守數據影響了這一輪系列賽,達拉斯在前3戰籃下命中率高達70.6%,同時將灰狼的籃下得分壓制到61.5%,兩數字相差了+9.1%。

根據NBA官網數據,Edwards這一輪在距離籃下5英尺的距離內的出手命中率僅有「48.5%」。而相比Doncic習慣在一對一的情況下用中距離投籃擊敗防守者,Edwards的急停跳投並不穩定,此前就有人懷疑過他在季後賽前期的高檔跳投效率能維持多久。

當Edwards進入到節奏之時,他和其他菁英中距離殺手一樣致命,場上沒有任何地方他不能展開進攻。但當他手感不佳時,切入就成為他唯一的可靠進攻手段,但獨行俠偏偏配備了最適合防守他的人員,Derrick Jones Jr.有和他匹配的運動能力,Lively和Gafford則沉退準備協防。而在自己的球星陷入困境時,他的球隊沒辦法給予他太多的幫助。

Karl-Anthony Towns的進攻狀態並不穩定,他太依賴外線出手,而不擅長利用自己的體型擊敗比自己矮小的防守者。McDaniels和Rudy Gobert都是守大於攻的球員,Mike Conley則上限明顯,這讓獨行俠的兩名球星在防守端得到巨大的喘息空間。

Karl-Anthony Towns進攻狀態並不穩定,也是灰狼落敗主因之一。(Photo by Tim Heitman/Getty Images)
Karl-Anthony Towns進攻狀態並不穩定,也是灰狼落敗主因之一。(Photo by Tim Heitman/Getty Images)

這一輪系列賽打完,公平地說,Edwards已經是一線球星,他給籃框製造壓力的能力是珍稀的天賦,能在進攻端造成巨大吸引力,為球隊其他人帶來加乘,這是成為球隊進攻核心的必要屬性。

不過,他也明顯受益於灰狼完整團隊戰力,在某些比賽中,他可以扮演「角色球員」,承擔較輕的任務,而他的球隊可以幫助他贏球,這是Jokic和Doncic無法享受的。

他還沒達到Doncic這種外線進攻球員的水平,在上一輪對上奧克拉荷馬雷霆,儘管Doncic面對Lu Dort這一名可在身材上完全匹配他的防守者,他仍繳出24.7分10.5籃板8.7助攻,投籃命中率44.7%,三分命中率39.1%的水準。

這種差異可能和進攻模式有關,透過擋拆挑選適合的對象進行打點「獵殺」已是外線球星的標配,但Edwards今年季後賽除了對上Jokic在44回合內攻下43分之外,對上其他內線防守者的效率都很平庸,他並不特別愛好這種打法,而Doncic和Irving顯然在這方面都更為老練。

在這種層級的比賽打球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對角色球員來說,他們需要從球星那裏得到信心,最好的方式就是那一名特定的球員能夠持續擊敗對位他的防守者,讓球隊感到安定感。Doncic在G5就是這麼做的,他在第一節就拿下20分,不斷命中30英尺左右的大號三分球,他在同時向兩支球隊傳遞一個信號:獨行俠要拿下的比賽,我們可以做到。就如同2022年他擊敗鳳凰城太陽那樣,他足夠飢渴,也有那種能力。

Jokic是更好的球員,但他的個性讓他很難逼使自己達到更高的上限,很難想像他會在第一節就徹底摧毀對手的信念。而Edwards則是還沒有達到這個層級,因為他還不懂的控制比賽的節奏,以及搶先在場上所有人之前閱讀比賽。

Anthony Edwards與Nikola Jokic。(Photo by David Berding/Getty Images)
Anthony Edwards與Nikola Jokic。(Photo by David Berding/Getty Images)

當年有人問Gordon Hayward關於LaMelo Ball要怎麼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比賽時,前者回答:「他必須讓自己慢下來。」雖然用這兩人來解釋季後賽高水平籃球有些奇怪,但這確實是一個精準的回答。

Edwards得讓自己慢下來,偉大的外線進攻者必須懂得調整進攻節奏,讓防守者抓不到出手和碰撞時機,他們才能控制身體平衡,才能更好的得到哨音。這一輪系列賽不斷發生的一個畫面:Doncic將McDaniels卡在身後,觀察Gobert的動向,通常灰狼不會換防,如果處於Drop Coverage的覆蓋中,他就會把人往罰球線兩側帶,然後在禁區洞開時傳出空接球;如果Gobert只是佯裝協防,然後準備回撤,那他就會利用他的腳步完成上籃或拋投。在西區決賽的5場比賽,獨行俠完成16次空接灌籃,每場比賽將近3次,他們在季後賽的17 場比賽中總共完成了驚人的54次。

在這一點上面,Edwards常常讓自己處在一個冒著蒸氣的狀態,爆發力是他最好的優勢,但當有另一名防守者跟上這個速率時,他就會被影響到。所以他需要變化在比賽中的速度,用身體將尾隨在後的防守者鎖進小房間,然後擊敗眼前的協防者。

這是Edwards進入下一個層級比賽的難題,成為一名出色的持球核心,他可以作到嗎?如果不能,他就必須採取Michael Jordan、Kobe Bryant、Kawhi Leonard和Kevin Durant這些人的方式,將自己的跳投能力臻於化境,成為場上攻防兩端的絕對強點。

但這種模式爭冠要比起LeBron James、Jokic、Doncic持球大核心模式要困難很多,你需要有非常完美的配置,Jordan足夠幸運有Jerry Krause幫他打造90年代那支特別的芝加哥公牛,Kobe則是待在了能不斷吸引頂尖球員加盟的洛城。你不知道灰狼是否可以帶給Edwards同樣的東西。

Towns、Gobert和Conley,灰狼二當家、先發中鋒和主控位置都難以再升級,這是一支防守型的球隊,他們要提升進攻上限的方式,就是Edwards必須提升他的組織能力,成為一名持球核心,一名LeBron式的球員。否則他們就需要交易,找來一名更穩定的二當家,讓他成為一名Jordan式的球員。

就像Doncic激發了Lively、Gafford,Curry刺激了Green那樣,Edwards也來到了這時候,他必須充分運用自己的引力,來幫助另一名球員提升到超過他自己可以達到的水平。

我們今年已經在今年季後賽看到很多不可思議的事,其中很多件是由Edwards和灰狼一起完成的。未來Edwards或許成為另一名Jordan式球員,比起他成為LeBron式的球員更有可能,但我猜測他仍會以某種方式和他球隊一起到達頂點。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點這訂閱NBA League 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