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台灣高等教育的「義務教育」亂象

<span><span>(圖片來源:iStockphoto)</span></span>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讀者投書:何正信(台灣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高教多元升學制度已實施多年,一直以來最令人詬病的問題是:不利於階層流動,那是文言文,白話文講,就是家境清寒的學生要翻身更難。相關的研究也指出,除了繁星推薦方式可以稍解這個困境外,其他的多元方式只會加劇階層的停滯甚至惡化。階層流動是一個活力社會很重要的機制,教育本來是要強化這個機制的,如今卻不幸在弱化這個機制,目前正值今年各管道接近尾聲的時候,這個問題頗值得進一步探討。

首先,我們簡單看一下目前高教科大的多元升學管道(一般大學的多元升學制度可以類比):

1.繁星推薦(每校可推薦12名),供高職學校推薦在學成績優秀者申請
2.技優甄審/保送(不佔招生名額,簡稱外加名額),供國際或全國競賽優良表現者申請
3.推薦甄選(佔招生名額70%),以四技二專統測成績與高職學習歷程申請
4.登記分發(佔招生名額25%),依四技二專統測成績按學生志願統一分發學校
5.單獨招生,供招生不佳的學校招收還沒學校唸的學生
6.其他管道:甄選入學就業體驗組、原住民、運動績優生、身心障礙學生等。這麼多元的入學管道,其設計原意是要讓不同能力的同學都有升學深造的機會。

這幾個管道中影響最大的當然是佔招生最大宗名額的推薦甄選,其設計理念是希望透過備審資料,判斷出在學業上或許不突出,但尚有其他突出能力的同學,有模仿美國大學申請制度的痕跡;第二大宗則是登記分發,則顯然是四技二專聯招的遺跡。讓我們先詳細檢視一下推薦甄試這個管道,目前申請時需要繳交的資料(不分階段來看)主要有:

1.統測成績
2.讀書計畫
3.簡歷/自傳
4.在校學習成績/課外表現等等(後面幾項未來會從高職的學習歷程檔案抓取)。依此次序大約可類比美國申請大學的資料如下:

1.SAT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成績,2.讀書計畫或短篇作文,3.申請表,4.高中成績單,5.推薦信。除了推薦信外,看起來都很相似。如果美國這一套能讓各校找到適合的學生,為甚麼在台灣施行起來就是不盡人意?難道是橘逾淮為枳?

深一層來看這個現象,就會發現,徒然抄襲,不見得有效,因為兩地的文化差異,足以扭曲或毀滅任何山寨品。例如,推薦甄試本來也需要繳交推薦信,最後卻取消了,因為發現推薦信完全無法提供任何正面的資訊有利於學生的篩選,徒然擾民而已。會有這種差異,主要是美國文化裡,人際關係的處理是比較分明、比較直接的,學生的程度如何推薦信就寫如何,不會每個人都是Top 5%,或極為優秀,台灣文化就不然,推薦信成了吹捧信,尤其為了能幫忙學生,老師更是卯足全力講好話,其參考價值自然不大。曾經發生的真實事件:沒有甄試上的同學,接到學校寄回的備審資料時,發現密封的推薦信竟還是密封完好,也就是說科大端索性連信都不開了。

除了人際關係直接外,美國文化裡還有幾個價值觀,也是讓申請制能成功的原因:多元價值社會、大學高等教育化、資本主義社會。因為是多元價值社會,因此上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4年的學制也不是唯一的大學之路;因為大學是高等教育,因此除非能力適合,否則沒有人會浪費時間跟金錢去折磨自己唸個學位;因為是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沒錢就不敢想太多,去淌這個可能學貸纏身的渾水。總而言之,備審資料之所以值得相信,就是因為這些社會價值觀已經做了初步的篩選,各校只要好好從這些篩選過的學生裡,進行能力適切與否的匹配工作就行。

反觀台灣文化的幾個價值觀:單一價值觀、大學義務教育化、非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則導致推薦甄選的效能不彰。首先,台灣社會長期以來一直停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單一價值觀,因此不上大學就好像世界末日、無法立足社會似的,唸大學竟可與需求無關、與能力無關;再者,大學教育已經被搞成義務教育般,不唸個學位就好像抬不起頭、差人一等;最後,台灣的社會不是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勉強說算是帶有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因此大學學費一直控制在非昂貴範圍。這些價值觀在在都在鼓勵所有的人去申請大學,也就是毫無預篩效果,這時的備審資料,自與個人需求、能力、企圖關連不大,於是就像推薦信一樣,參考價值不高。例如單單一個在校學習成績資料都可以出現集體造假的事例,因此,發生以下的真實事件也就不足為奇:科大端以統測成績先做排行,再看備審資料看看有否特殊的同學值得「破例」提拔(這個機會微乎其微)。這樣的作法除違反原設計理念外,與登記分發​​或四技二專聯招何異?

申請制度的好處是促進多元考量,但最明顯的缺陷卻是獨厚高社經族群、或優勢種族的學生,致衍生公平與否的問題。在美國文化價值觀下,這個缺陷較少被強力探討,當然還是有些名校秉持教育良心,透過策略或機制讓其學生來源盡量不受區域、社經地位、宗教、文化和教育背景等影響。在台灣,當這些高社經族群、大都會區、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都被名校獨攬,加上台灣的名校幾乎都是公立的,學費便宜、學習環境佳,就更突出弱勢家庭子女只能唸學費高、學習環境較差的私立學校,於是乎要像早期,靠唸書求階層翻轉的機會自然被限縮了。在上述台灣文化價值觀下,這些自然變成了大家注目的焦點。

再來看看登記分發這個最古老、一試定終身的管道,這個管道雖然常有「遺珠」,但最大的優點是單純、公平,歷史也證明,確實有非常多的人透過這個管道,把家庭的階層提升到中產階級的地步,實現階層流動的效果。這也是這幾年恢復單一聯考的呼聲從未間斷的最大理由。但是這個管道最可怕的地方卻是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單一價值觀長期主宰整個社會,學生以智育分高低,學校以智育做標準,其代價就是持續阻礙多元價值社會的形成。從健康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個代價不可謂不沉重。

上面的分析,凸顯了整個多元升學制度的一個困境:推薦甄選本擬強化多元價值,但卻導致階層流動的停滯,且台灣社會價值觀導致推薦甄選功能不彰;登記分發有利階層流動,但卻傷害了多元價值觀,這是個環環相扣的困境,因此,多元升學管道的設計再也不能只求滿足單一目的。觀察這個困境,我們認為升學制度的設計至少需滿足以下三個目的,才能對教育體系及社會做出貢獻:一、各校可以找到能力合適的學生,二、促進多元價值觀的形成,三、確保階層流動的機會。針對這些目的,在現有基礎上,我們認為較好的設計至少應考慮以下管道:

A. 推薦甄選:招收在校學習表現適合學校需求學生,如果能像美國一樣在高中職課程內列入所謂的AP(Advanced Placement ) 課程供學生選修,更能凸顯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潛能

B. 各式平衡管道:

  1. 繁星推薦(地區平衡)

  2. 技優甄審/保送(實務能力平衡)

  3. 運動績優生(體育平衡)

  4. 登記分發(智育平衡,唯一需要考試的管道)

  5. 甄選入學就業體驗組(職業體驗平衡)

  6. 原住民(種族平衡)

  7. 身心障礙(身心平衡)等等

各管道都佔總招生名額的一個比率,這個比率可授權各校視學校特性調整,但任何管道都不宜低到某個底線,這樣的設計才有可能同時滿足上述三項目的。但是這個設計須有個很重要的配套措施,才能發揮效果,那就是學校必須為不同管道進來的同學,設計相對應的學習體系,這樣不同能力學生,才有合適的環境更精進其能力,畢業後也才能展現階層流動的效果或促進多元價值觀的形成,如果所有進來的學生還是放在同一套學習體系,最後一定是學習挫折滿點,只可惜了入學管道分流的目的。

最後,為了要消除高教被搞成像義務教育的亂象,讓升學制度更具篩選效果,適當減縮學校數目,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加薪少責任變很大 CP值不高的升官年輕人不愛
假新聞要罰 那執政無能呢?
川普力爭主導權 半島無核化是「川金會」假議題
哥白尼如果在今天的台灣 恐也難逃假新聞罪
誰都動不了吳音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