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劉宜君】地震救災集氣 更需要集中資訊

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主任

花蓮大地震造成雲門翠堤大樓嚴重傾斜,現場搜救人員9日手持日本提供的深層生命探測器投入救災。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花蓮大地震造成雲門翠堤大樓嚴重傾斜,現場搜救人員9日手持日本提供的深層生命探測器投入救災。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2018年2月6日晚間十一點五十分花蓮縣近海發生規模6.0的有感地震,花蓮縣與宜蘭縣震度達7級,造成包括統帥飯店、美侖飯店、花蓮醫院等至少7棟建築倒塌或傾斜,已知造成民眾的死傷與失聯,受到全國民眾的關注與關切。

針對這次花蓮大地震,政府在2月7日凌晨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由內政部部長擔任指揮官,陸續召開工作會報。事實上,隨著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普及,促進災情資訊的透明與即時,亦助於民眾的資訊分享與參與,因此除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花蓮縣政府的網站外,地震發生當晚,「g0v.tw 台灣零時政府」社群以Hackfolder開設災情整合平台,由社群夥伴共筆整理出災情地圖、政府應變、救災狀況以及其他地震資訊等,點選頁面能查詢檢視。

此外,Facebook的災害應變中心啟動「花蓮市的地震」的平安通報,除了讓Facebook上的親朋好友能得知花蓮親友的平安資訊或尋求協助需求外,亦能建立管道主動提供人力以及水、食物、衣物、收容所等協助給受災戶。其他如PTT重啟EarthQuake26看板,彙整災情狀況、以及民間熱心提供的救災物資與收容資訊等,作為地震後的資訊彙整與討論區。

惟這些政府與民間的資訊網站、討論區或是關懷區,較缺乏整合性與系統化,亦未能建立符合各種利害關係人需求的集中資訊數位管道。

例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災害情報站提供的主要項目內容,包括即時資訊、訊息發布、預警資訊、停班課與交通、應變中心運作、防災宣導、歷次災害應變資訊等,從前述項目觀察,仍是政府部門的業務思維,對於受到不同程度的災情影響或是關切不同災後復原問題的利害關係人而言,沒有一個整合資訊的友善與人性化的資訊平台,亦缺乏統一說明救災、災情、災損,以及來自各方因應與協力措施的資訊發布管道。因而當許多企業陸續宣布投入人力、物力協助救災及後續重建時,但在LINE上卻出現假造的集氣訊息,以假冒大同官方的名義發送花蓮地震救災捐款為由,並以優惠活動、贈送貼圖等方式,騙取民加入好友及索取個資的事情。

在商場上,「掌握資訊就是贏家,面對全國性的災難能「集中掌握資訊才是王道多元與相關的資訊沒有統一彙整,無從整合與建置資訊平台,當資訊內容未能符合多元利害關係人需求時,不但影響救災的執行與重建的規劃,亦可能讓意圖不軌的人有機會利用資訊不對稱的情境,從中圖利或是製造恐慌。因此,救災重建不但要集氣,更要先集中多元資訊,同時任務設立政府部門的資訊長在固定時間統一對外說明救災、災損進度與政府各種因應作為。

因此,當面對此一全國性重大災難時,中央政府除了勘災、慰勞、夜宿,以及利用推特、臉書致謝外,首要工作是建立符合多元利害關係人需求的統一資訊平台,確保資訊集中掌握與完整的分享,例如讓關心親友安危的民眾能獲得即時與正確資訊,讓想投入物力與資源的民眾知道能協助甚麼與如何協助,讓需要安置的民眾能知道如何尋求協助,或是讓民眾知道災區交通中斷或是可能的危險等,能有助於適時掌握事件的嚴重後果;在事中,對於問題處理方式建立資訊庫,有助於即時採取有效的行動;在事後,政府可以累積蒐集損害的評估及對於環境的長期影響等資訊,能更有效率與效能的處理後續重建工作。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