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張宇韶】政治需要專業與熱忱 不是打卡或刷存在感的兒戲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國民黨中常會22日通過《直轄市議員提名特別辦法》,增訂鼓勵新人與青年參政條款。資料照
國民黨中常會22日通過《直轄市議員提名特別辦法》,增訂鼓勵新人與青年參政條款。資料照

在公民社會意識以及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趨勢中,關注公共事務的年齡層普遍下降,也使得青年世代投身選戰的意願趨強,這可從2018年各地初選的激烈競爭與大規模提名新人的動作看出端倪:民進黨在北市中正萬華區有七人爭奪唯一的席次,國民黨在大安文山區也出現參選爆炸的現象,以青年世代作為訴求的時代力量更在全台採取高額提名的策略。

以積極的角度來看,對公共事務的的積極投入是審議參與民主的具體實現,這可避免傳統民主國家因菁英政治失能所導致的政治效能/合法性下降的窘境。此外,青年從政與有利政黨人才的甄補與新陳代謝,這對急欲建立新的政治甄拔制度的國民黨而言,尤為重要。

在國民黨傳統「論資排輩」的政治文化中,所謂世代交替可能意味撼動既有的利益結構,除非是高層授意、權力鬥爭或是捍衛家族利益,所謂青年世代很難成為從政的主體。但是兩次大選的挫敗打亂了國民黨原本的權力格局與接班態勢,在近於權力真空與嚴重的人才斷層下,提供了許多青年世代投入選戰的誘因,即便這些人多半擁有政二代的背景。

令人擔憂的是,雖然青年從政的數量大幅提升,但是品質卻沒有同步的躍進。

姑且不論「公民社會」或「專家政治」這種理想高調,也暫時拋開黨政背景、家世淵源或個人學經歷,投入基層選舉或是參選議員仍應有最基本的政治素養與專業門檻。也許這批藍綠新秀的心態上,所憑藉的可能是高層授意、顯赫家世或是豐沛社會關係,否則怎會連從政的基本動作都如此難看?難看到簡直把從政當作是臉書打卡或寫討拍文這般兒戲。

首先應是服務民眾的熱忱與社會關懷,這是作為民代的基本條件,因此勤跑基層瞭解民眾的需要往往是最起碼的要求。但就是有些活寶異想天開把選戰當做演藝事業或選美來經營,「打從娘胎就有政治細胞」、「我家很窮所以只花五百萬」的種幹話說的理所當然,還出現「嘴喊在地經營,腳跑外地選黨派代表」的奇異現象。這些人,是不是把政治看得太簡單?

其次應該是政治論述或政策詮釋,作為一個政治人物,雖然必須忠於政黨的核心價值,但是也必須擁有清晰的政治論述能力,使其再闡述政黨立場或進行政策批評辯護時進推有據且恰如其分。換言之,如果只是把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帶進選戰,一味進行跳針式的批評與空喊盲從口號,則全然喪失青年從政的價值與意義。

然而這類民粹式的文宣卻在初選中頻繁出現,諸如「連署修法推動鞭刑嚇阻酒駕」或「恢復道德教育以抵擋性教育歪風」非理性訴求反成為參選人的政策主軸,這樣的現象實在值得反思。這些人,是不是把政治看得太兒戲?

直白說,沒有服務熱忱與社會關懷,沒有論述與開放思維,只想靠顏質或是薄弱的「故事」與「照片」就想過關,這種思維比較像典型的老人政治。

「年輕人想改變世界,老年人只想改變年輕人」,這些投入宣戰的兩黨新秀,你們究竟想要透過服務人群來改變世界,還是純粹只是玩票成就個人虛榮,選民與輿論都在看。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