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曾志超】台灣鬼混了20年?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美國參加座談會指出,過去三任台大法律系的總統,台灣鬼混了20年,把經濟、競爭力變得殘廢了。國內政治人物聽聞後,藍綠紛紛指責是對方拖垮台灣競爭力,混淆了我國經濟下滑的原因,更未具體提出解方。

經濟數據說明一切

以主計總處的數據,比較近期四任總統的經濟表現,李登輝總統12年任內(執政期間為1988年1月13日至2000年5月20日,取1988年至1999年,以下同)經濟成長率為6.92%;繼任的陳水扁總統(2000年至2007年)下滑至4.87%;接下來的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2008至2015年)持續往下,剩2.83%;現任的蔡英文總統(2016至2019年,其中2019年採主計總處的預估值)僅剩下2.37%。若相較於1980年代(1980至1989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的8.48%,以及1970年代(1970-1979年)的10.86%,都可明顯看出,台灣經濟成長率一路下滑的趨勢。

在1970年代台灣經濟表現在亞洲四小龍(包含台灣、香港、韓國與新加坡)第一名,80年代落居第二名,僅次於南韓,到了90年代又輸給新加坡,現在已經多年落居四小龍之末。以至於人均GDP更是慘不忍睹,以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台灣人均GDP為2.49萬美金;韓國2003年超越我國後,現已達3.13萬美元;香港4.85萬美金幾乎為台灣的二倍;新加坡更高達6.40萬美金,高居全球第七,為台灣的2.6倍。

經濟未能順利轉型

台灣近二十年來經濟表現遜色,原因眾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為經濟結構無法順利轉型。台灣早期以農業為主,生產香蕉、茶葉、蔗糖等產品,外銷至國際,賺取大量外匯;1960年代喊出「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支發展農業」口號,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積極推動出口擴張,工業產值1963年首次超越農業,奠定經濟基礎;1970年代國際上發生二次能源危機,國內也面臨勞動力缺乏,薪資水平大幅成長,加上其他工資低廉的國家也加入競爭,勞力密集產業面臨發展瓶頸,因而開始思考轉型;1980年代,由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引進美國半導體技術與人才,成立新竹科學園區,極力發展電子產業,讓台灣成為ICT產業的重要基地,帶動我國往後數十載的經濟發展。

台灣一路走來遇到各種的挑戰,所幸當時的領導者都有宏觀的視野,提出各階段的經濟轉型措施,帶領國家度過難關,順利的達成產業升級目標,讓台灣脫胎換骨。然而,1990年代之後,政府縱然也提出不少經濟發展方案與產業新政策,但都沒有具體效果,台灣缺乏強而有力的新成長引擎,以至於經濟停滯,扣除通貨膨脹率之後,薪資還呈現衰退的狀態。

除了台灣內部的問題,還面臨外部的挑戰,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崛起影響最大。大陸經濟幾乎循著台灣的發展模式,早期善用低廉的生產要素,吸引大量的外資前往設立生產據點,成為世界工廠。台商在陸方提供優惠措施下,紛紛轉往沿海城市設廠,大規模生產,降低生產成本,代工產業蓬勃發展。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生產要素價格也跟著翻揚,生產成本攀升,以出口為主的台商壓力驟升,低階的製造業幾乎都難以生存。

加上中國大陸也仿效台灣經驗,積極推動進口替代措施,跨入台商掌控的中高階的關鍵零組件(例如:面板、LED、半導體等),政府不但帶頭大舉投資,規模遠大於台商,還進行補貼,且直接採購其產品,更不用說檯面下的惡意挖角、竊取營業秘密與侵犯智慧財產權,此舉讓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台商經營陷入困境。目前還在推動「中國製造2025」計畫,主要以透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發展,實現中國大陸從製造業大國轉型為製造業強國目標,已規劃以三個十年的時程分階段完成設定目標,預計2025年即可進入製造強國行列;2035年大陸製造業可達到世界製造強國中等水準;2049年則將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不僅台商備受威脅,連美國及德國等歐美製造業強國都擔心中國大陸會被超越。

台灣經濟另一個阻力在於邊緣化危機,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但在內外開放都十分保守。來台投資種種限制,早在1990年代就喊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至今仍一事無成,外人投資限制繁多,行政管制多如牛毛,並存有不少關稅障礙,讓外人直接投資躊躇不前,經常是亞洲國家墊底,引用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數據,2017年台灣外人直接投資的金額只有856億美金,排在世界48名。近期在野黨推動自由貿易經濟特區企圖透過鬆綁法規,在區內加速經濟自由化,促進人、貨、資金及技術的流通,有助於提振投資,擴大醫療、教育、物流等產業的發展,執政黨卻仍全力阻擋,吸引外人投資淪為口號。

在國內築牆,對外亦難以融入國際經貿整合,至今只簽定九個FTA,台灣目前已生效FTA的貿易涵蓋率不到一成,反觀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超過六成,去年底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開始運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CEP),最快也將於今年11月達成協議;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也加速進行談判…這些國際經貿整合逐一成行,未來區內商品關稅幾乎全免,台灣出口卻須仍需支付關稅,形成不對等的競爭,邊緣化問題愈加嚴重。

正視台灣經濟問題

經濟數字充分顯示,台灣已經向下沉淪許久,即使稱不上鬼混20年,惟也與日本經濟失落二十年相去不遠,藍綠陣營互推責任已經毫無意義,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唯有找出正視經濟停滯的原因,始能避免再失落二十年。

更多論壇文章
老闆不是你的兄弟,公司不是你的家
郭董參選總統,最值得借鏡的不是川普,而是他
從一個外國學生父母的角度,看亞洲高壓教育下最深的憂愁
蔡英文忙著打選舉,誰在治理這個國家?
選舉勿忽略台灣的「經濟安全」

今日熱門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