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李光尋】絕不在辦公室午睡

作者:李光尋

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文化衝擊,一直是社會觀察當中相當有趣的一部分;然而,不論生活在哪種文化或社會群體裡頭,無形的群眾壓力持續形塑著每天的生活習慣,譬如睡午覺這件事。

年輕時學英文學到Siesta這個字,老師總會解釋一下西班牙這項世界有名的午睡文化,Siesta 通常從下午2時到5時。

大部分台灣人雖然不享有3小時這麼長的午休時間,但從至少國小,一路到高中,都對午休習以為常;小學的時候,老師強制學生們午睡,到高中時期,不想午睡的學生在我們班上可以選擇安靜看書。

在澳洲首都坎培拉工作的朋友,趁著聖誕假期回南澳老家一趟,我們三人約在南澳一家兼營餐廳的旅館,這裡的烤雞翅一盤一公斤15元澳幣(約360新台幣),只有週三和週四供應。

三個人一面啃著雞翅,一面胡亂聊著多想繼續放假、放假要去哪裡旅行這種無關緊要的話題,坎培拉朋友隨口說上一句:「不工作時可以好好午睡,多好」!

然後,我也不經意的接了話:「你在午休時間都不午睡一會兒嗎?」「誰在辦公室午睡」他問;我回說:「我和我以前的台灣同事不僅午睡,還在辦公室放著自己的小枕頭喔,辦公室裡放著不同同事自己帶來的枕頭,各種顏色都有」。

兩位朋友一聽,對於辦公室午覺那不可置信的逗趣表情,讓我決定加碼說下去:「有時候如果大家都同意,還會把辦公室的燈也關上幾盞喔」。

伴隨著餐廳現場稍嫌大聲的音樂表演,兩位朋友難以置信到幾乎說不出話的樣子,讓我也開始覺得不可思議,並突然意識到,「午睡」在這個三人餐桌上,已經演變成一個該認真討論的話題。

「如果真的很累,幹嘛不午睡一下?午休就是你自己的時間,不是嗎?」我問;

兩位朋友幾乎異口同聲的回答:「社會壓力!在澳洲,如果你在辦公室趴下來午睡,會非常、非常、非常地引人側目」、「小時候上學,吃完午餐我們一定是跑出去玩,也沒有午睡的」。

一個有名的心理學試驗是這樣的,第一張圖卡畫出了一條標準線,第二張圖卡上有三條不同長度的線,受測者須在第二張圖卡的三條線當中,選出與標準線同樣長度的那一條;

在一個共有七個人的群體裡,其中六個工作人員假扮的群體成員都選了同一個錯誤答案,那一個真正的受測者會如何選擇?經過幾輪實驗,顯示有37%的人選擇從眾。

烤雞翅晚餐結束後,我想起這個大學心理學的課文內容,並試著把自己放進一個辦公室的情境裡,想像因為上了一上午的班,疲憊的想要在桌上趴個5分鐘,心裡卻為了能不能或要不要午睡而掙扎半天。

或許我會選擇忍住不睡,採取表面從眾、內心卻不接受的方式,如同我的坎培拉朋友;又或許我會選擇做自己,表面不從眾、內心也拒絕,管他三七二十一,睡了再說。

關於這個午睡的議題,我後來甚至發現,有人直接在網路上發問:「澳洲哪些公司是可以午睡的」?

不管是強調個人主義的文化,還是群體主義的社會;也不管是身在自己的文化裡,還是正經歷著不同的文化衝擊;群眾壓力與做自己之間的拉扯,是個亙古不變的難題。

初來澳洲,午睡文化的探究是個新鮮的經驗,不同的文化習慣,同樣的人性,沒有誰好誰壞。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