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濁水】民眾對國會超不滿 公督盟說國會很進步 你說奇怪不奇怪?

第一次由民進黨主導的國會已經運作屆滿2周年了。根據媒體民調發現民眾對立法院不滿意度高達54.06%,滿意度只有27.59%,實在很慘。

民眾觀感這麼差,國民黨自然把罪怪到多數黨民進黨身上,認為不必交代國民黨自己佔國會多數時,民眾對國會評價早就這麼差了。

很特別的是,一向站在對國會採取強硬監督立場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站出來替國會講話,強調本屆立院進步很大,甚至有地方已經比多數西方國家國會好許多了。

顯然過去一直強調自己站在人民立場的公督盟,突然一下子變成站在多數民眾的對立面了。

這真是奇特,那麼到底民眾對,還是公督盟對?

公督盟強調立法院已經比多數西方國家國會好許多,指的是立法院包括從委會會到院會和朝野協商實施了全程轉播等措施,這些措施使立法院比西方國家議會透明得更徹底。

這一點公督盟是對的。因為除了審查會之外,立法院連協商過程都必須經過全程轉播,換句話說,協商必須完全公開。

儘管國會議事公開是普世民眾的要求,但是西方國家的國會在協商是以不公開為原則的。像德國最近各黨組閣的協商,過程就從不公開,否則,現在德國的內閣要組得成的機會就沒有了。

至於台灣,號稱協商公開,雖然緊要關頭,仍然有兩大黨避開時代力量的秘室協商,也有避開鏡頭的所謂「陽台協商」,但是無論如何,協商是禁止不公開的,所以國會公開,台灣是世界第一的確沒有問題。

可是,依據民調,台灣有58.95%民眾認為新國會不公開透明,只有22.92%民眾認為夠開放透明,這顯然是對先進民主國家的國會缺乏了解造成的。

這一點,公督盟對了,多數民眾錯了。

黨團協商直播畫面(圖片來源:中央社)
黨團協商直播畫面(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立院 世界第一 好事嗎?

國會透明會世界第一,公督盟發揮對國會的督促是最關鍵因素,公督盟功不可沒。

事實上,在公督盟的督促下,立法院在「業績」上世界第一的還不只是透明度而巳。國會議員平均出席簽到率、貭詢率甚至發言率世界第一大概也跑不掉,尤其每位國會議平均提案數量更是超級的世界第一。

不必懷疑這成就完全是公督盟努力監督的結果,因此,對國會的監督能量尤其是議事主導能量,公督盟居世界國會監督團體第一也真可以當仁不讓了。

於是接下來的問題是,假使立法院的透不透明問題是公督盟對了,絕大多數民眾錯了,那麼國會運作民眾認為遭透了,公督盟認為很不錯,是不是民眾理所當然又錯了?這就倒過來了,這個問題是民眾對了,公督盟則是大錯特錯了。

如果民眾錯了,那麼我們立法院那麽多的第一又是怎麼一回事?

道理不難,那就是凡事並不是把「量」都衝到世界第一就是好事。

在許多的第一上面,例如出席簽到率第一不必懷疑,肯定是好事,但是其他的第一就有問題了。
凡事有時太多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壞事,是這樣嗎?

是的,例如,人一定要有白血球,感染生病時白血增加也一定是好事,但是一年到頭白血球都超多,那八九不離十,肯定是患了血癌,很要命的,白血球是太多了,但是卻是有缺陷的,麻煩的。

立法院立委多到世界冠軍的提案,就絕大多數就是這種缺陥而有害的白血病提案或是血癌提案。

一般國家國會議員的提案,尤其是法案一定不會太多,而且要多也多不了,要是多了,品質保證值得懷疑。

一般內閣制和雙首長制國家,國會通過的法案絕大多數是內閣提出,議員的提案很少。

理由是只要關心立法過程的人一定都知道,一個法律制定下來一定要能讓民眾願意受到拘束,又對社會價值的實踐國家政策的推動有積極幫助,還把負面作用降到最小可以平息至少緩和社會衝突不會激化對立,並不簡單,非要有非常嚴密的立法規劃,非常充實的資訊依據和價值拿捏不可。由於內閣上台時既在選舉時得到多數民意的授權,決定立法時的價值選擇有他的正當性,內閣又可以指揮有極為龐大的資源條件的各政府機關做法案周詳的規劃;相對的,個別的國會議員,他的民意授權基礎相當侷限,法案助理編制和資訊資源的規模和專業比起行政機關小到不行,所以國提案完全由內閣主導,國會議員除非天縱英明,很少提案,提了案也很少通過。

至於總統制的美國,講究行政立法分立,總統沒有權力向國會直接提出法案,為了解決立法品質問題,美國作法有兩個,一個是建立極為龐大的國會職員編制。2011年 統計,國會職員14, 072名。眾議院轄下 有2 ,448名;參議院則有1, 753名。至於個人助理眾院7569人,平均一人18位助理。參院個人助理3837人,平均一人38位助理。另一個是總統提出立法計劃,由國會議員在「程序上」加以完成。

只是縱使條件是這樣,美國國會議員的平均提案量仍然比不上當前的中華民國立委多多。

台灣的立法委員立法條件這樣差,提案量卻多到嚇死人,例如前年,立委才就職不到兩個月,有幾位就已經提了三、四十個法律修正案。這樣大量的急就章,其中絕大多數是像缺陷白血球一樣的有缺陷法案是不必懷疑的。缺陷法案既多就必然泛濫成災。例如2017年11月2日審查「所得稅法部分修正草案」,除了政院版本外,各黨團及委員又提了46案,結果委員會花了一天的工夫卻連提案案文都沒有唸完,根本連詢答和審議都不可能進行。又如最近的臨時會,委員甚至在朝野協商時都瘋狂提案,於是協商會變成了「不斷電委員會」、「無釐頭無秩序委員會」,耗費時間、浪費公帑不說,行政院還不得不叫公務員提出對策說明,奉命的公務員表面上正經八百提對策,心頭徹底瞧不起自已要花時間花力氣對眾多的血癌提案提對策,在公督盟監督下和立委共同演出一場荒謬劇。

立委們知道他們這樣做對立法品質是傷害,對自己和助理及公務員是浪費生命嗎?

不知道的很少,但是他們不敢不這樣做,因為立委提案、發言、質詢的「量」是公督盟要求的立委評鑑依據。這種唯量是問的評鑑標準建立後,眾立委唯恐量輸給別人以致於成為「待觀察」的壞立委,於是便拚命提案,這唯量是問的荒謬性早就很明顯了,例如2008年和2009年有一位對國防外交完全外行,常鬧笑話的耍寶立委,就是因為量衝得很符合公督盟的喜歡被連續評為外交國防委員會第一名立委。

由於這景況既好笑,又令誠實認真的立委痛苦——痛苦是因為要提好法案,一位認真的立委一年能提一個就非常了不起了,但是這樣地好好提案的話肯定被評成為「待觀察」的壞立委——所以有立委建議公督盟調整評鑑標準。公督盟聽到建議很火大,說案提得好不好是立委的事,跟公督盟沒關係,後來公督盟雖然微調了評量的權重,但是心中到底非常不以為然。這次立法院臨時會民黨團嗆將聲以1600多案的「海量提案」杯葛總預算草案,要求黨籍每名立委至少提50案,有人甚至已提了200案。這把 民進黨團嚇到了,為加快審查法案進度,黨團限制黨籍立委提預算刪減案的數量。問題是這樣雖然可以讓預算審查有比較充裕時間,品質可以改善,讓預算可以通過,並且讓大家不必浪費生命處理血癌提案,但是這就牴觸了公督盟唯量的主張,於是痛批民進黨限制數量是「大開民主倒車。」

監督國會的目的不是在促成立法品質上升嗎?現在公督盟提案唯量是問的監督方法禍害已經這麼明顯了,公督盟還不准立委違背,難道公督盟立場真的已經變成只要立委對公督盟乖就好,立法品質下降沒有關係?

這個一直非常熱血,也的確曽對國會改革有一些貢獻的公督盟已經變成維護自己權威優先於對國家有利,甚至於有害國家都沒關係了嗎?真可惜啊一直那麼熱血也得到不少人支持,以致於主導國會運作能量世界第一的公督盟,連立委都怕得要命行公督盟,甚至和民眾立場對立都堅持自己才對了,這樣的公督盟已經不可能期待誰去監督他了,那麼在監督別人之前公督盟可以花點工夫監督一下自已嗎?如果國會應該該改革,公督盟的傲慢心態是不是也可能改一改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