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濁水】蔡總統請走出初選恐懼症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一、民進黨豹變,相信初選有害論

民主是民進黨的驕傲,民進民主一直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也是民進黨的驕傲所在:沒有1986民進黨的突破黨禁,沒有1990前後陣容浩大的國會全面改選和總統直選的街頭群眾抗爭,很難想像台灣的民主化會怎樣開始。

在台灣民主化的歷程中,優於國民黨的初選制度一直被民進黨當做自己頭上的光環。不料如今總統在官LINE中說表示,「2014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保障提名所有連任的縣市長,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專心拚政績,台灣人民也再次給了民進黨一個站起來的機會。」淸楚地主張要把提名方式由初選改為現任優先 ;總統意思既然這樣清楚明白,幾位重要的總統人馬更在稍早就強調,民進黨在2004、2016總統選舉都沒有初選就提名結果是勝選,2008經過初選結果是大敗,可見只要初選對民進黨不利,不初選有利,大嗆「初選有害」,應該揚棄,為總統LINE上的現任優先論舖墊基礎。短短期間,總統人馬依提名霸王條款準備好提案要在中執會中決議通過中止初選,直接提名蔡英文,還放話,否則蔡英文要退黨,這把大家嚇壞了,黨主席人等急忙辛苦努力,才在多數中執委中形成延後初選的多數意見,讓總統人馬暫緩提出中止初選提案。過程中總統人馬堅持,既然要延就要延久一點,延到到國民黨提名之後,中央黨部提醒,民眾8成反對延期,總統人馬才再讓步願意延到立委初選之後才開始總統初選,至於什麼時候進行民調仍沒有共識,再過了一天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中央黨部只好逕行宣布將在5月31日結束民調。意外的是,延後初選雖然是中執委的共識,中執委也說要死大家一起死,但是凜於8成民眾反對初選延期的現實,沒敢把共識連署成案,而由中央黨部組織部提案。

就是這様荒誕離奇地,一個長期以公職初選制度為驕傲的政黨,現在為了總統的提名,醜態盡出,原先驕傲的初選制度翻轉成為大眾的笑柄。

二、初選有害?反證漫山遍野

由於確信初選有害論,才有接下來一連串的發展,那麼,初選真的有毀滅性的害處嗎?大有問題。

1. 總統引用2014年選舉民進黨現任的如台南、高雄、嘉義、宜蘭等在沒有經過初選程序直接提名現任來證明現任優先原則果然帶來勝利,這例子舉得沒有問題,但是總統為什麼不同時提同樣在2014,其他更多的,沒有現任首長的地方怎様提名?這些縣市雖然都號稱「協調出線」,但是豈不是都依據民調進行協調的?這樣的協調出線和初選出線其實沒有什麼不同,而經過這程序提名但然後當選的席位,還比使用現任優先的還多。事實上像雲林縣,在民調進行前,角逐提名權的,競爭激烈非常,如用「法定」的用語「協調」而描述成「協調激烈」未免古裏古怪,因此媒體報導只好清一色地,老老實實地說「初選競爭激烈」。

2. 在2014的4年後,也就是更接近現在的去年,2018縣市長選舉,現任首長沒有經過初選程序直接選連任的而當選的固然有,卻只有屏東縣,其他的,接二連三地連倒了5席;反而像台南市、嘉義縣,這些初選非常激烈的地方倒是選赢了——其中嘉義縣,在初選後,敗方甚至還真的另立旗幟公開宣布分裂,但是由於支持民進黨的民眾一如過去,展現初選激烈競爭,初選後大團結的傳統,並不跟著分裂,最後,狂赢了國民黨21%。

3. 比較2014,2018兩次選舉,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得到根本沒什麼初選有害、現任優先必勝這麼一回事。造成2018大敗的原因是民眾對蔡總統主導的整個中央政府信任度超低,滿意度更長期低迷;同樣的,2014的大勝也是民眾對當時執政的總統高度不滿造成的,民眾對這兩次選舉的敗因早形成了共識:緣於對總統的不滿,無關於提名方式。2014民進黨大勝是因為馬總統在太陽花衝擊時,已經淪落成為10%總統了,而2016民進黨更在於2014和縣市長選舉大勝後的乘勝追擊。從2014到2016選情就像2005到2008的翻版:民進黨總統選舉大敗,肇因於前面紅衫軍群眾運動和2005縣市長大敗兩波猛烈的衝擊。

三、美國的經驗是「現任優勢」,不必也沒有「現任優先」

總統及其人馬除了引用最近的台灣幾個選舉的例子來鞏固初選有害論之外,也舉美國總統選舉的例子來強調違背現任優先後果很嚴重。例如1969年的詹森總統,他被迫放棄連任,造成了民主黨的敗選,可見爭取繼續執政的執政黨陣前換將肯定是非常不明智之舉。然而主張現任優先而把美國例子帶進來才真正是不明智之舉,因為從詹森棄選後直到川普上台前的半個世紀間,美國産生了8位總統,他們沒有一位放棄連任,其中5位連任成功,3位失敗。他們連任與否關鍵很清楚,在於在職時有沒有得到多數民眾肯定,並沒有只要遇到黨內初選就無法連任,只要閃掉初選就會連任這一回事,因為美國爭取連任的總統面對黨內初選是半世紀來的常態,所謂現任優先在美國是天方夜譚,而爭取連任的,沒有一個在初選中會辛苦到過不了關的,等到大選也當選的比落選的多,至於拒絕初選那更是想都不可能有人想過的天方夜譚。美國的經驗基本上是「現任優勢」,但是不必也沒有「現任優先」。

四、為什麼蔡總統和常例相反而只有執政包袱沒有執政優勢?

為什麼半世紀來,美國爭取連任的沒有一個不過關?理由太簡單了,那就是現任擁有太多優勢了,首先在行政、立法、黨務體系一直到社會各界,都擁有挑戰者難以望其項背擁有的大批總統人馬;行政資源、經濟上,作戰資訊也毫不客氣地居於優勢,還外加有更豐富的政治經驗,同時,可以運用的舞台多,在宣傳做秀造勢上佔盡便宜,這一切就所謂的「現任優勢」。

通則儘管是這樣,但是總統和她的人馬顯然不認同「現任優勢」,反而認為「現任劣勢」。總統及其人馬的看法是現任既有公務韉絆又有執政包袱,所以處於不公平的競爭的情境,競選時存在著現任劣勢的,也因為要彌補現任劣勢的不公平條件,所以主張提名時要有現任優先,而黨內也有人提出挑戰者必須讓3%才公平的主張。這些說法邏輯古怪,而且簡直聞所未聞。

首先,蔡總統說她有要處理公務的巨大壓力所以很不利,這實在太違背常識了,因為總統各式各樣的公務活動都可以輕易地,漂漂亮亮地達到挑戰者怎樣也追求不到的曝光效果,例如她的「非選舉活動」的「拚外交」太平洋之行就是超級大曝光之旅,雖然達成總統說的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效果很有限,但是「出口轉內銷」效果强大。其曝光效果,根本是賴清德窮盡任何能量做任何宣傳進行任何活動都大百倍千倍。所以公務是資本還是負債難道不夠清楚?

其次總統人馬好一段時間強調,總統因為執政所以有執政包袱,很不利。

沒有錯,任何人執政肯定會有執政包袱,但是肯定也會有政績,但是常態是政績大於包袱,這就産了價值非凡的資產,這個優勢加上社會保守心態大於進步心態,除非萬不得已,通常不願意隨便更換領袖,這兩樣就加乘,構成了現任優勢的具體內容。這優勢既在美國的初選發生作用,在大選時發揮作用。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建國230年來,總統任滿連任成功的有24次,沒能連任的只有16次。至於台灣,選舉或初選時現任優勢的現象也是一樣,這一點蔡總統民進黨其實也都很淸楚,所以2017年才會在蔡主席主持之下,通過了「2018年直轄市議員提名特別條例」,規定首次參選的新人,初選民調可加權10%。

然後現在總統人馬要和人競爭不提政績只提包袱,實在太怪了,是在告訴大家自已包袱大到不是政績能平衡的嗎?如果這樣當然會不利於初選,但是這一來在大選豈不是會更加不利,更難過關?假如這樣,民進黨適合該現任優先嗎?

五、不怯戰,但是有初選恐懼症

無論是美國的例子或台灣自己的例子都沒有在選舉時呈現什麼現任劣勢和初選有害的現象;這一點蔡總統及其人馬,從他們過去的言行和他們推動訂立的制度上都可以看到他們有非常深刻的認識;然而他們持續了10年不變的見解,居然在今年3月18日以後突然貌變,初選有害論、執政包袱論「突襲」似的冒了出來。於是儘管總統高嗆「我不怯戰」,總統已經難以否認地陷入初選恐懼症和民調恐懼症中了。陷入恐懼中的團隊居然提出和國內外經驗、他們自己過去的主張以及社會共識都全面對立的初選有害論、現任劣勢論和現任優先論,這固然顯得極其膽大,但是社會的觀感肯定負面,是難以想像的不明智行為。建議總統還是非得克服並帶領民主進步黨走出初選恐懼症不可,否則總統所恐懼的民調,包括自已的和民進黨的,怕還會進一步下跌,對總統、對民進黨、對國家都很不好。

更多論壇文章
「未來屬於亞洲人」帶來不同的視角
六十年後,她才第一次寫下自己的名字!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看孩子驟逝對家庭的衝擊
我們與「武力統一」的距離
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