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洪明超】中美貿易戰第一回合 華府略占上風

作者為The Glocal研究員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美貿易戰自習川12月初G20會面以來,達成90日「停火期」。最新消息指中國自7月以來重新進口美國大豆;另雙方亦有望就中國進口美國汽車降低關稅達成協議,貿易戰暫見實質性的緩和。美國副總統彭斯10月初發表的對中國政策講話,宣示了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全球性、全方位的競爭態度,獲解讀為「拉下新冷戰的鐵幕」,並引起中國各界高度關注。至近日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於加拿大被捕,川普指如有助對華貿易談判或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將不排除介入事件,暗示「孟晚舟事件」或會成為談判籌碼。上述月來的一連串事件帶來了以下幾點啟示:(1)中美貿易戰早已超越「貿易」和技術競爭的範疇,正式上升至「國家安全」的爭議;(2)川普團隊對施行中國的談判策略,猶如對朝鮮「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的翻版;(3)在「新冷戰」的論述與背景下,短中期內美國將繼續受益於戰後新自由主義秩序的紅利。

關於第一點,相信已是外界觀察家對中美貿易戰性質的共識。彭斯的言論早已表明美國「將繼續堅定立場,直到中國政府停止強行技術轉讓的掠奪性做法」;「北京正在以更為主動和脅迫性的方式……干涉美國的國內政策和政治」。彭斯發言的時點,正值川普政府指控中國試圖干預美國中期選舉。從美國領導人的種種言論看來,中美貿易戰的性質從來不十分「經貿」。11月中中國向美國提交142項的貿易改革清單,加大美國進口和降低對美進口關稅很大機會是屬於清單中北京「正在進行改革」和「願意進一步談判」的部分,相對容易於90日的緩衝期內解決。另外,上月有傳中國願意加速對外資開放保險業,以及考慮撤銷外資的持股比例限制。而談判中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高科技技術轉移的部分,由於性質涉及國家安全,中美很難就有關事項於短短三個月內達成詳細協議。而川普對「孟晚舟事件」的回應揭示,他視孟為在談判中牽制中國,維護美國安全的一張「奇牌」的意向。因此中美談判將演變為圍繞國家安全的長期博弈。

其次,從川普團隊成員的種種言論可看出,美國在貿易談判中正對中國實行對朝鮮般的「極限施壓」戰略。姑勿論川普在朝鮮核問題的處理上是否成功,在與中國貿易衝突問題上,他由始至終都表達鮮明的目標和底線──在中國停止通過強制技術轉讓、剽竊知識產權等手段威脅美國經濟和安全;雙方回到其所謂「公平」交往的關係前,美國絕不罷休。川普的強硬立場除出於對美國關稅手段短期內有效打擊中國經濟、美國經濟對貿易戰抗壓能力比中國高的信心外,也從國會兩黨對華全面遏制戰略的共識中得到支持。在談判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目標明確,兼缺乏政治阻力的前提下,川普重演臨時撤陣,草率宣稱「勝利」鬧劇的可能性或許不大。

在習川就貿易問題與G20峰會期間會面當天,發生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過境加拿大時被捕事件。消息指加國當局是應美國要求採取行動。事後日本政府宣布停止採購華為與中興的設備,衍生了「5G鐵幕」這呼應中美「新冷戰」的論述。「新冷戰」固然採取經濟競爭和對抗的形式;亦有別於冷戰美蘇徘徊於戰爭邊緣,壁壘分明地劃分陣營,經營勢力。在「新冷戰」中他國在美中之間游走的主觀操作空間較大:加拿大與日本的行動結構性發自它們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則對美國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兩面下注,它們一方面以對獲益及中國戰略意圖存疑的態度試探「一帶一路」倡議,另一方面渴望延續從美國秩序中獲利。雖然川普公開排拒多邊主義,對外交往口頭高舉「美國優先」,但顯然他的理念乃延伸自戰後新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紅利,美國本身仍是它所建立秩序的最大受益者。

如何令世界避免再次陷入冷戰惡性對立與競爭的困局,端視大國能否在相互尊重利益和發展權利的前提下長期交往,重新建立制度性的互信,並進行合作;建構開放性,互利共贏的國際關係和國際秩序,而這將考驗數代國家領袖和官員的視野和智慧。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