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湯鈞佑】新任總統普京的難題:俄羅斯90年代經濟轉型回首

作者:湯鈞佑/ The Glocal &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Imagen de archivo de presidente de Rusia, Vladimir Putin. EFE/Archivo
Imagen de archivo de presidente de Rusia, Vladimir Putin. EFE/Archivo

甫於三月結束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Vladimir Putin)以近八成得票率再次連任,順利地展開第四任總統任期。儘管政治地位穩固,但經濟議題始終是俄羅斯的燙手山芋。

據官方統計,俄羅斯能源和原物料部門,占了全國工業產值將近半數的份額;而勞力密集型產業,在服務業中亦佔了四成,遠高於發達國家。

此外,根據財富研究機構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2016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俄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而俄羅斯何以從蘇聯時期共產式的平均主義,演變為現今產業與收入結構極度不均的情勢,一切都得從90年代經濟轉型開始談起。

經濟轉型背景

史達林(Joseph Stalin)過世後,蘇聯的經濟表現逐漸衰退,在共產計畫經濟制度下,雖然人民充分就業,但卻出現了中央管理權限過於集中、官僚主義、與人民搭便車心態嚴重等情況,導致供給與需求嚴重脫鉤。

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上任後,嘗試將中央生產管控權下放地方單位,卻造成地方主義興起。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則企圖透過擴大企業自主管利權與加強職工物資刺激以提高生產效率,卻不斷遭受保守派的挑戰。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的開放與新思維政策更造成蘇聯政治與經濟全面惡化,最終在動盪中宣告瓦解。

對於蘇聯時期經濟發展,學者瓦希里.希露尼(Vasily Selyunin)直言,受制於龐大的官僚體系,使得各時期領導者者均只能尋求體制內的改革。但在供給與需求高度脫鉤,市場無法真正反映需求的情況下,過度保守的轉型政策僅是徒勞無功。

震盪療法:轉型歷程與成效

1991年蘇聯解體後,為解決沉重的經濟壓力,俄羅斯在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指導下,採用學者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所提之「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作為解決方法,目的係將經濟體制由計畫經濟過度為市場經濟,與全球制度接軌。

震盪療法主要包含三大內容:(一)自由化:實行價格、匯率與貿易自由化,以建立自由市場,並引進現代化管理方法。(二)私有化:推動企業由公有轉為私有制,藉以解決獨佔問題並提升生產效率。(三)穩定化:透過緊縮貨幣與財政政策,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並防止資金過度流動與短缺的窘境。

1992年第一階段私有化時期,俄羅斯政府受到議會保守派強烈反對影響,盡管政府依舊實施緊縮政策,但也同時不斷透過軟預算補貼企業。這雖然使得企業不至於倒閉,卻降低企業自負盈虧的責任,不利於產業革新。

1994年第二階段私有化時期,受到政治因素使然,政府將國有企業低價售與民間,並造就一批與政府關係密切的「新俄羅斯人(Novye Russkie)」,作為彼時透過轉型政策而財富暴增的新興權貴階級代表。

至於自由化政策則在實行後,受到俄羅斯商品價格因為受到蘇聯時期長期因供需脫軌,所累計的龐大隱性需求推動,而企業私有化卻進程緩慢,導致民生消費品供不應求,最終引發物價高漲的情勢。

資料來源: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作者自行繪製。
資料來源: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作者自行繪製。

如圖所見,俄羅斯自1992年開始實行震盪療法,原本預期可透過該政策將景氣徹底翻轉,未料卻陷入更低迷的經濟情勢。

從1992年至1996年,俄羅斯實質GDP成長率年年衰退,伴隨而來的高度通貨膨脹與失業率更讓民眾苦不堪言,此番情形直至1997年才稍有好轉。

改革對當代俄羅斯的遺緒

細觀俄羅斯轉型歷程,就自由化而言,雖然當時過度緩慢的私有化導致通貨膨脹嚴重,不過價格、匯率與貿易自由化卻實實在在地為俄羅斯建立了真正的市場機制,將長期以來供需失衡的問題消除。

而本意消除寡頭獨佔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政策,卻因官方勾結而嚴重違背震盪療法的理論基礎,雖消除了寡頭,卻也創造了新的一批特權階級。至於穩定化政策,則因為府會衝突,自始自終都無法真正貫徹緊縮政策。

由上述論述可知,俄羅斯90年代經濟轉型可謂波濤洶湧,原以為在西方智庫的引導下,利用震撼療法所強調之自由化、私有化與穩定化政策,順利將蘇聯時期問題百出的計劃經濟制度,一舉過渡到符合世界潮流的市場經濟,建立供需平衡與富有生產效率的社會。

沒想到卻換來接近失落的十年經濟惡性循環:每況愈下的經濟成長率,日漸高漲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從各方便而言,這都不能說是成功的經濟轉型,雖非全然失敗,但確實對俄羅斯當代經濟環境留下諸多遺緒。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外國月亮沒有比較圓 我在新加坡看見台灣真實力
花500億高鐵延到屏東 成效只能說「堪慮」
最後一名的女兒教會我的事
台灣,亞洲唯一正在「消失的高薪服務業」國家
「吳斯懷們」對戰「段宜康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