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范慧宜】擺脫石化業成見 環保、經濟雙贏

台塑化(資料照片:中央社)
台塑化(資料照片:中央社)

近年天然資源蘊含量頻傳警報、益發頻繁的極端氣候現象,讓民眾反思資源的利用與商業活動的價值再創。2011年的國光石化投資案,原是為國內石化原料需求而推動,最後因預期造成當地生態重大影響而喊停。此事件成為促使我國石化業升級的轉捩點,讓政府檢討產業結構與未來政策方向,推動產業升級。今年更期望能創造「循環經濟時代」,達成石化業轉型、永續發展目標。

「循環經濟」其實便是「線性經濟」的反思。過往商業模式多具線性經濟特色,產品在到達客戶手上前的時間軸單一、不可逆。商品歷經原料採取、製造、銷售、使用,進而丟棄,上架後便註定成為廢棄物。循環經濟則嘗試跳脫單向思維,讓經濟模式成為循環過程。除了藉源頭設計降低廢棄物和污染外,更可讓它們成為錯置資源,放回對的位置就能再次利用。循環經濟可說是重視資源利用效率,確保提升資源循環再生、永續使用的經濟運作方式。

石化業常被認知為耗費天然資源、能源,且具備高污染性的行業。但石化工業占據我國四分之一產值且創造42萬就業機會,長年推動經濟成長。在現今環境下,如何降低石化業帶來的環境衝擊,在維持現有品質外再創高附加價值,便成為國家下一步重展方向。近年,石化業高值化計畫在推動產業升級上有諸多斬獲,設立研發中心、研發關鍵材料、新材料試量產、籌組產品應用聯盟、等方面均有成果。若將其置於循環經濟理念中,則可由利用再生原料、研發關鍵材料中發掘成效。

石化業應用再生原料恰可與綠色材料概念呼應,綠色材料意指在原料應用過程整體環節中選取、創造對環境負擔最小且對人體無害的材料。國內石化業在開發綠色材料上有相當進展,先前曾以開發100%生質塑膠寶特瓶獲得創新成長獎的國內紡織業者,今年更突破技術門檻,將廢棄物取代石化原料的比例推進至100%。此外,他們更和非營利組織合作回收海洋塑膠垃圾,將其轉製為海洋回收紗,實際應用在鞋材、歐洲頂級足球聯隊的球衣上,創造環保與商業雙贏。

另一個石化高值化方向,是藉科技研發來提升關鍵材料的強度、穩定性或降低原製程產生的汙染。此方向與循環經濟的源頭設計概念雷同,均是在原料使用、產品設計上做更多考量,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並提升使用效能。國內相關單位即在輔導產業升級過程中,協助業者利用遠紅外線資材結合塑膠改良ABS原料。改善ABS原料在進行3D列印時會產生異味的問題,解決產業應用困擾。

工業局石化業高值化計畫推動至今成果豐碩,國情統計通報顯示,104年石油及煤製品的附加價值率為18.0%,較103年增加8.4%;化學材料製品製造業為14.5%,較前一年增加5.5%。此兩產業為製造業中附加價值率增幅最高之產業,足見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計畫確有其成效及價值。但如同所有的產業轉型,石化業高值化也必然面臨困難。如我國無天然資源,在原料取得上處於相對劣勢;高值化衍生高單價,也使傳統行銷面臨挑戰。但產業升級為必須趕上的國際潮流,未來在循環經濟理念推動下,與環境發展共存和經濟成長,將不再是天秤兩端無法兼得的選擇。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