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蔡錫勳】日美中「三國志」下的不平衡台日關係

作者為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人類歷史上國家間競爭主要透過經濟力和軍事力,霸權國總希望永握霸權。2018年為明治維新150周年,戰前日本追求富國強兵,戰後吉田茂首相採取重經濟、輕武裝,現今安倍版富國強兵政策受到各界關注。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是富國政策強兵模式為修改憲法第九條自衛隊的戰力強化、角色與戰略範圍的擴大。自衛隊透過「訓練」名義擴大戰略範圍至印度洋東海、南海、印度洋到中東的石油運輸之海上通路是日本生命線,海上自衛隊「訓練」目的之一是海上通路安全保障。相同地,中國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和日本生命線重疊,中國也必須確保石油運輸。日中兩國一直缺乏信賴基礎,1972年恢復邦交之後,兩國GDP的逆轉過程牽引著一路走過的友好、交流、摩擦、對立、交惡、協調

岩屋防衛大臣於11月27日的記者會表示:「正在研究檢討把自衛隊『出雲號』護衛艦改造升級成為『多用途運用航空母艦』的計畫列入《防衛計畫大綱》,也研究是否擁有F-35B」,稱讚其性能佳。新版《防衛計畫大綱》即將出爐之際《讀賣新聞》28日報導日本計畫增購80-100架F-35戰鬥機,其中包含可垂直起降的F-35B,總金額將超過1兆日圓,藉此改善日美貿易逆差如果實現的話,加上原有採購計畫將達到120-140架F-35戰鬥機,目的是強化西南諸島和日本周邊太平洋的防衛力,抗衡中國空軍戰力的急速增加。然日中持續陷入軍備競賽情況下,雙方摩擦勢難避免。

各國關心G20「川習會」後美中貿易戰動向,若將1980年代日美之間貿易摩擦視為日美中「三國志」經濟戰爭第一回合,現在的美中貿易戰則可說是第二回合。三國經濟發展模式分別為日本式資本主義、美國式資本主義、中國式資本主義,又可稱為造物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台灣企業一直仰賴日美先進國家的技術移轉,卻也仰賴中國市場,如何在三者之間取得最有利之平衡,是需有一戰略性政策規劃。

日本交流協會的日本官方說法是民間機構,台灣民間的認知是官方機構,但是台北事務所大門前的大理石上刻著「日本國」三字。2017年1月1日變更名稱,大理石上的名稱從原來日文字體「日本国財団法人交流協会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JAPAN)」,變更成繁體中文「日本國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JAPAN-TAIWAN EXCHANGE ASSOCIATION)」,英文的「INTERCHANGE」變更「EXCHANGE」。台灣的亞東關係協會亦於2017年5月17日更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TAIWAN-JAPAN RELATIONS ASSOCIATION)」,雙方名稱與寫法上平衡許多。相對地,韓國用「駐台北韓國代表部(KOREAN MISSION IN TAIPEI)」,「台北(TAIPEI)」比「台灣(TAIWAN)」小,「代表部(MISSION)」比「協會(ASSOCIATION)」更正式

(資料來源)作者攝影。
(資料來源)作者攝影。

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於1979年出版《Japan as No.1: Lessons for America》是1980時代日本稱號,“as”經常被誤讀為“is”,所以中文版《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的翻譯少了as當時「日本株式會社(Corporate Japan, Japan Inc.)」橫掃美國,形成Made in Japan vs.Made in America,美國展開「Japan Bashing」政策,電視播放美國人砸日本汽車的畫面。美國研究日本產業政策的奧秘,特別是MIT特別委員會花兩年的研究成果於1990年出版《MADE IN AMERICA: REGAINING THE PRODUCTIVE EDGE》。之後,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Japan Bashing」變成「Japan Passing」或「Japan Nothing」諷刺語言。但是川普總統依然點名日本汽車產業,因為汽車為類比技術,適合日本式造物資本主義。

安倍經濟學再度活用「日本株式會社」,川普政權的美國第一堪稱「美國株式會社(Corporate America, American Inc.)」。習政權的一帶一路為「中國株式會社(Corporate China, China Inc.)」。川普政權用Made in the USA一詞取代Made in America,形成Made in China vs. Made in the USA的貿易戰。

現在《China as No.1》空氣」宛如1980年代的《Japan as No.1》,巨龍中國的覺醒似乎才是威脅美國寶座的真正挑戰者美國科技界四大巨頭谷歌、亞馬遜、臉書與蘋果(GAFA)正面臨著來自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BATJ)挑戰。美國透過具體貿易赤字的名義說服國民,實行「China Bashing」政策的美中貿易戰,企圖削弱中國國力。蘋果、亞馬遜於今年接續進入市值1兆美金俱樂部,雖然豐田汽車等製造業市值無法媲美,對創造就業機會等社會貢獻不亞於蘋果、亞馬遜

繼戰前軍事力、戰後工業技術為基礎的經濟力之後,安倍政權打出「Cool Japan(酷日本)」、觀光立國、文化GDP、賺錢文化等政策,創造文化版《Japan as No.1》。動漫等「Cool Japan」是外國年輕人再度發現日本,學習日語的魅力,可說是「Lessons for Taiwan(對台灣的啟示)。為了深入分析此第三力量,本所剛成立全國第一家的「Cool Japan研究中心」,試圖改變戰前以來不平衡台日關係

中國電視台播放對日抗戰劇情,觀眾說到二戰國仇家恨,便憤仇敵愾,燃起熊熊怒火,火力全開。相反地,訪日觀光人數因2012年9月11日釣魚台國有化,於2013年人數一度下滑之後,2014年便回升,2015年起一直維持第一名,成為觀光方面《China as No.1》,真是愛恨交織,水火交融「爆買」是形容瘋狂購買Made in Japan產品新名詞,「爆買」降溫是因為中方課稅,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興起。加上中國觀光客被日本文化魅力吸引,消費習慣也從傳統的もの(物)消費」轉為體驗性等「こと(事)消費」。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日本政府観光局2011-18年度「訪日外客數」。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日本政府観光局2011-18年度「訪日外客數」。

台灣是哈日族大本營,輿論調查顯示除了台灣之外,日本一直都是台灣人民最喜歡的國家,遙遙領先美國和中國。訪日觀光客人數大幅成長,2017年全年台灣前往日本觀光人次456萬4,100人,但是日本來台旅客只有一半不到的189萬8,854人次。台灣人口約2,300萬,日本人口約1億2,600,互訪人數明顯不平衡

訪日觀光客人數之外學習日語人數、日本料理店數量證明日本為「文化強國」。百貨公司準備日式奢華尊享店,壽司、拉麵等日式食尚美味饗宴已是台灣消費者小確幸,日式咖啡文化點綴我們的味蕾,大阪王將餃子食堂也來和四海遊龍、八方雲集一較高下。這些成果並非安倍政權的「Cool Japan」政策所創造,反而是安倍政權希望搭上這股潮流。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各年度「台灣民眾對日本觀感之研究」。

近來核食問題成為「Cool Japan」罩門。安倍首相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中方僅表明:「基於科學評估基礎上,積極考慮放寬輸入管制」。台灣11月24日公投通過反對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維持現有限制政策,證明哈日族大本營台灣欣賞日本好的一面,並非全盤接受。中國海關總署11月28日公告,首度解禁日本核食,允許新潟米進口,但是台灣本來就沒有限制新潟縣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25日於臉書發表聲明表示:「深感遺憾」,「當此之際,避免由於此問題被當作政爭工具而對日本與台灣的友好關係及經濟交流造成傷害,對此我的心願依然不變。我們會繼續努力致力於讓台灣朋友理解日本食品的安全性被當作政爭工具」一語反映出台日關係的可操作空間,可惜台灣政府高層一直缺少留日、知日人才,造成台日關係長期不平衡。

追求台日關係平衡的新力量「Never Enough(永不滿足)」台灣和日本人民都著迷「こと(事)消費」。鼎泰豐小籠包的蒸功夫征服日本消費者味蕾,珍珠奶茶讓日本人寵溺。因此「Cool Taiwan(酷台灣)」、「Hot Taiwan(火熱台灣)」、「Hot 台灣」、「台風」是重新定義台灣獨特魅力,創造「Taiwan as No.1」的無窮力量

更多論壇文章
面對中國霸凌 願做吳寶春們?
蘇巧慧炮轟華為 劍指2022新北市長
民粹崛起,超越藍綠是誤會一場
賴清德離開,蔡英文就能大破大立?
臺灣翻轉的一年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