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陳清河】社會結構轉型下共享經濟模式

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 前言

最近指導一位博士生的畢業論文,主題探討新聞媒體應用共享經濟之經營策略。深刻感受到有越來越多的共用,正在生活中出現,或許可形容萬物皆可內容共融、材料共用、創意共銷、平台共生、群眾共創、技術共存、跨業共營或市場共佔的去本位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時代已經到來。

回想過往從農業時代到工商業社會乃至資訊化社會的現在,所謂共用經濟其實早就存在。例如農村作物的共同採收與分享、房屋租賃與辦公室的共用、愛心傘、漂流書與二手書交易、店中店合用與新零售新流通的興起;一直到近幾年, Uber、人力銀行、群眾外包、群眾募資、IP授權到區塊鏈等諸多有形與無形的共享行為,何嘗不是共享經濟的概念。

共享經濟的初始動機就在將資源的擁有權和使用權拆開,進而以分享取代擁有,將閒置、多餘或暫時不用的資源,能藉由提供分享、共用,減少資源浪費的思維。

  • 共享經濟的再定義

有多篇學術發表文章針對共享經濟的相關議題提及,共享是一種具有資產者,願意以交易方式,將資產資源、知識技能與時間勞務分享他人,達成分配、流通與消費的歷程,自然產生經濟剩餘(economic surplus, EC)的結果。換言之,由個人或企業需求與邊際效益所導出的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CS),或由供給與邊際成本所導出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 PS),皆是指向共享經濟的另類社會行為。

也許因為學術語言較難理解,讓一般民眾怯於接近。其實,在通用的生活情境中,共享經濟就是指個人或企業體,基於商業獲利目的或社會共享的善意,將自己所擁有閒置的有形或無形的人力、時間與資產,採取有償或無償方式,讓渡給他人共享的商業模式或社會運作方式。此一資源使用權,包括不同個人與組織對商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分配、交易和消費的共享,甚至,可歸類到物物交換、產業互惠等市場經濟外的社會經濟活動;亦即,任何共享經濟平台,都可創造互惠的價值。

  • 科技轉型中的商業共享模式

就科技結構層面或網路外部性觀察,隨著固定與無線網路平台出現、寬頻傳輸普及化、鎖碼付費交易、程式趨規格化、大數據消費者洞察與軟體介面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應用需求技術的普及;加上點對點服務、萬物聯網、雲端運算等新興商業運用,比以往變得更精準與易得,確實讓分享資源帶來更多樣與親民的流通環境;就是創造讓與者獲取回報,分享者可利用這些資源創造價值,包括便利、安全、效率、互通、低消費、免自有的商業共享結構。

簡言之,就是各類網路平台的企業運作思維,會讓商業模式自然衍生數位驅動(digital-powered)的消費市場調控。可以理解的是,經營者為了加速掌握產品供需流通、優勢市場動態能力與消費者密切溝通的商業模式,將會更積極思考,如何高效率的經由消費數據的蒐集、分析與決策,做到更即時反應消費者洞察的生產供應鏈;於此同時,則是如何應用數據工具、平台,在前端重組生產的質量控制、產品訂價策略與市場營運策略,去營造新的行銷和消費體驗。

  • 共享經濟所面對的問題

面對價值鏈改變,須發揮產業自身機制靈活市場機制,包括優劣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與內容共用,走出具有特色的產業績效。就商業密集的社會情境而言,就是如何把閒置的有形與無形資源,包括時間、空間、智慧、品牌、服務、技能、人力、資金、供應鏈、IP、PR或市場占有率等,以有價、無價或對價的方式,分享給有需要的人以及共同享用剩餘價值。

然而,共享經濟所面對的問題並不在機制或技術設計,而是交易或合作之間的不信任感;可以理解,人性的本位、利益與道德考驗,經常是共享經濟的首要障礙。共享經濟常被詬病的是,大多數的人常有的態度,基於人性崩解的現象與反撲,警惕人類仍應以更保守的態度,去面對此一充滿道德想像的互利價值。

  • 結語

不言可喻,在共享模式愈趨普及時,將會顛覆傳統產業的營運結構與模式,傳統實體業者將須面對轉型或結業的危機,諸如傳統計程車業、銀行與金融機構、實體店面、飯店旅社,甚至錄影帶租售行業等,這些行業的員工會因而失業,導致結構性失業的衝擊,近幾年經常在各領域中引發法規與實務上的衝突。以網路購物或電子商務為例,如果大家都以網路無邊際成本情境下創業、交易或互通,將成為市場主流,那些傳統與實體產業如何生存,確是值得人類反思的新課題。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