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顏建發】美中對立將突出台灣的重要性

作者為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川普亞洲行。資料照片。圖/法新社
川普亞洲行。資料照片。圖/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自113日起,開始其12天的亞洲之旅,訪問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越南和菲律賓。此行他提出了「太印」(Indo-Pacific)的概念,很明顯地超越歐巴馬「亞太再平衡」的範圍。不過,以中國為假想敵似乎同樣貫穿於歐巴馬和川普的戰略思想之中。

在歐巴馬時期,安全上,他在中國周邊建構了一條「抗中」的聯盟,從薩德的部署、對日本擁有釣魚台行政管轄權的支持、對台海現狀秩序畫紅線、暗助菲律賓在海牙仲裁庭通過南海仲裁案,明顯針對中國;在經濟上,納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亞太國家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而將中國排除在外。

川普此次的出訪是他今(2017)年120日上任後時間最長、且首次的亞洲之旅,一切發展仍有待觀察。然,「太印」的概念將不久前才與中國在邊界對峙兩個月的印度納入,甚有針對性,且國務卿提勒森又早在1018日出訪印度,並在行前挑白而露骨地說:「要與印度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將中國描述為對世界秩序的威脅。」;「中國在南海的挑釁行動直接挑戰了美國和印度所代表的國際法和規範。」由此可知,固然川普的太印戰略的內容還在建構與發展中,但將假想敵安置在中國應無疑義。

而不管是誰擔任美國總統,從上個世紀以來,沒有人不了解,美國要建立的世界秩序就是要將美國所信奉的普世價值的理念與規則,也就是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分別從「安全」、「經濟」與「民主與人權」等議題,鑲進世界各個國家。而如果以這幾個議題在中國的發展狀況看來,當前中國的確正是美國威脅與挑戰的最大來源。

安全上,美國要維繫「自由航行權」,但中國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白寫著「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經濟上,美國倡導的是私有經濟自由、透明的競爭環境,《報告》卻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主與人權上,美國強調分權與制衡,《報告》卻主張「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並要求「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美走「開放」,中國要「收斂」,二者之間潛在的矛盾,可見一斑。

日本首相安倍延續著2006年欲聯合自由民主制國家共抗中國威脅的「自由與繁榮之弧」(Arc of Freedom and Prosperity)的基礎, 2012年他再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的構想,號召籌組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四國菱形連線」共同對抗中國崛起的威脅。

而川普這一次扛著「太印」的大旗出訪,顯然也和安倍的理念有很多契合之處。而以這次川普和安倍個人與國家關係都極為緊密與好感的互動狀況看來,未來美日安保條約會更緊密,不會更鬆;而中日雙方雖一致想改善雙方關係,卻是不易獲致的,更何況日本一旦2020修憲過關,屆時中日之間的對立,不增也難。

中國還在崛起當中,卻只是孤狼一隻,美國國力固然略為下挫,卻是善於成群結隊,打群架。美國、日本、澳洲、印度與東協之外,近來英國與歐盟對太印地區的發展也越來越感興趣,甚為積極,未來勢必也會加入美國的陣頭之中。從印太戰略的框架與脈絡思之,台灣角色的意義與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有人說,川普去中國會出賣台灣,但精明如川普的商人,他會如此輕易拋棄台灣嗎?這恐怕是杞人憂天之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