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專訪】周鶴鳴看未來5年房市「爆發性成長不再」但長期看好 分享挑房訣竅跟別人不一樣

台灣的房價過去5年驚驚漲,台灣房屋副總裁周鶴鳴看未來5年房市,「要看到過去幾年爆發性成長已不可能」,但是長期來看,因為貨幣相對貶值效應,還是會一路上漲。他說「天天看房價是賺不到大波段行情」,房市是需要時間灌潛的理財工具,分享挑房子的訣竅就是「多看」!而且「不要看平均價而是「變異數」。

【Yahoo專訪】撿石頭理論比喻 房產大老周鶴鳴:買房不必等低點

台灣房屋副總裁周鶴鳴(圖/Yahoo奇摩股市)
台灣房屋副總裁周鶴鳴(圖/Yahoo奇摩股市)

政府頻頻打炒房,升息、限貸令、囤房稅2.0措施一波接一波,大部份的人現在都在等房價下跌,想要低接。但周鶴鳴認為有自住需求的人「買房子不必等低點」。

Q:現在會是房市高點嗎?

周鶴鳴說,房價會不會永遠持續向上漲?這個眾說紛紜。就像有人說,少子化不利房市,但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他長線觀察房價確實是一路往上漲,主要是反應貨幣長期相對貶值的結構性問題。他舉民國55年台北房價一坪才3000~5000元,現在平均一坪50、60萬元為例,「難道是房子真的增值嗎?其實是因為貨幣貶值!」。至於貨幣會不會一路貶值?以現在的制度就是一個長期貶值的狀態。

他進一步分析,各國政府錢不夠就舉債,通貨發行量不斷擴大,貨幣就是一種通貨,當通貨過多的時候,價格下跌,相對實體如房子感覺就增值了。小時候波蘿麵包1元就買得到,現在一顆要30元,麵粉還是麵粉,也沒變金粉,是貨幣貶值,而近二年的貨幣貶值特別快。

Q:如何看未來五年房市?

他說,5年太長難預測,但他認為要像中南部翻2~3個,這種爆發性成長已經不可能。除了政府打炒房外,他為這一波確實漲很多。他說現在資訊很透明快速,房市也像股票市場一樣,「只是一個影子,就已漲到實現後的價格」,他舉例台積電高雄都還沒設廠,房價已先漲到設廠的位置,將來可能會下修或只是盤整,再靜待發展成熟及另一波成長期到來。

他舉竹科發展為例,竹北從不毛之地,「一次到位」漲到每坪20萬元左右後很長一般時間盤整卻沒有再下修,長時間慢慢走,走到整個環境成熟了,價值浮現了,工程師每天辛苦工作買了房也不賣,供給量就沒出來,等到2018年突然中美貿戰、國際情勢改變,園區需求大增,供不應求,房市又擋不住一路上去,造成房價又一次大漲。

未來五年他認為一樣會回到供需基本面,會有一段比較波動的期間,升息循環還沒結束,經濟還沒有穩定的狀態,經濟學家都難料硬著陸還軟著陸,但自住盤、剛性需求盤是很穩定的,對房市來說很正向。下一次再大幅成長,需要景氣再到那個位置,才會再一次大爆發。

回到純投資角度,他認為每個人背景不同、需求與資金及資訊來源不同,當下的決策也不一樣,應該是要省思自己買房的意義目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買房訣竅就是多看!看均價永遠進不了場 ,變異數才重要

Q:房市混沌不明中如何挑到好的產品?

沒有認真看永遠買不到。好的產品所有人都喜歡,地點、產品的種類,價格夠便宜,「鎖定好了就是多看!沒有什麼訣竅」。他說別人告訴你都不會相信,看久了會內行,對價格會有一些動態的了解。當一間相對CP值高的物件出現,才會掌握得到。

「真正行家不要看平均價而是變異數」,周鶴鳴說,看平均價永遠下不了場。有些人等大跌再進場,結果大跌的時候,大家都要賣,類似的產品,財力撐不住的人會先賣。正常平均50萬元,有些人財力撐不住45萬就賣,至於誰會買得到?一直在關心房價的人才會買得到。

「但買了也不必天天看房子漲跌,天天看永遠賺不到大波段的財富,房字是需要時間灌溉的理財」。4、50年前老公寓,從100萬元一棟漲到200~300萬元時,有些人賣有些人不賣,漲到500萬時絕大多數都賣了,但台北軍公教人員很多,很多房子一住40年,驀然回首百萬元變2000萬元,大方向對了,先求有再求好,等時間到了就會開花結果。

【周鶴鳴房市教戰金句】

  • 房子是需要時間灌溉的理財

  • 「三宅一生」也可以快樂一生

  • 買房挑屋訣竅就是多看!

  • 買房不要看平均價而是「變異數」

  • 買房就像撿石頭 別驀然回首後悔一路都沒買

  • 先求有再求好,先由遠再而近,先由小再求大,先由舊再而新

Yahoo財經大人物介紹

由Yahoo財經特派記者以專訪企業人物為主軸,搭配企業經營及人物側寫等資訊,以企業CEO層級的角度提供讀者更多元的視野認識企業,「Yahoo財經大人物」每雙周二推出。更多專訪內容,請連結至專題

延伸閱讀

【Yahoo專訪】撿石頭理論比喻 房產大老周鶴鳴:買房不必等低點

【yahoo專訪】開明老爸!周鶴鳴房產一把手 女兒買房卻挑花東

【Yahoo專訪】金控CEO錢都交老婆管 李長庚談數位化讓他終於「蛻變」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