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事(6/23-6/29):新冠疫情升溫/國會改革法/日圓貶值/孫振/南韓大火

Yahoo奇摩新聞每周推出「一周大事」,精選國內外新聞報你知!快來追蹤我們的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開啟更多元的新聞視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25日在疫報表示,18日至24日新增817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周新增624例上升。(中央社)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25日在疫報表示,18日至24日新增817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周新增624例上升。(中央社)

新冠疫情再升溫 疾管署提4策略因應

新冠肺炎(COVID-19)第6波疫情延燒,疾管署預估這一波疫情將提前在7月中旬達到高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因應新冠疫情上升,將採持續疫情監測、強化防疫物品、訂定相關臨床指引、加強衛教四大策略,維護國人健康安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則提醒,民眾應施打疫苗才能提高防護力、降低重症的風險,不論過去施打的劑數,呼籲今年一般民眾至少要施打1劑、高風險族群則得施打2劑,降低重症風險。

國會改革法生效 4機關聲請釋憲

國會改革法案在6月26日生效後,包含總統府、監察院、行政院與民進黨黨團等四機關,接力聲請釋憲與暫時處分。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表示,立委不應擴權扮演檢察官或監察委員角色,混亂憲政分際。「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部分條文擴大調查規定,已侵害憲法所賦予監察院的核心職權,將造成行政機關疲於奔命、公務人員無所適從。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表示,不是反對國會改革,而是希望過程合法合憲,盼能透過憲法法庭裁判,維護權力分立的憲政體制。

日圓對美元貶破160 創近38年新低

日圓兌美元持續貶值,根據《路透社》報導,日圓兌美元跌至38年低點,來到160.65日圓附近,創下自1986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即使日本今年已將利率提高至0至0.1%,但美國仍維持5.25%至5.5%的基準利率,讓投資人紛紛湧向美元資產,以尋求更高的報酬率。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表示,將持續關注日圓貶值對經濟的影響與市場動向,並採取必要措施。

台灣史上第一人 霹靂舞國手孫振取得奧運門票

台灣霹靂舞國手孫振(B-boy Quake)於23日出戰巴黎奧運資格賽,最終以總積分60分成為總排第10名的選手,順利取得2024巴黎奧運參賽資格,成為台灣史上第一個拿到奧運門票的霹靂舞選手。孫振表示,參加奧運的出賽時間是8月10日,接下來一個多月會再讓技術更加穩定與提升。目前計畫七月下旬提前抵達巴黎移地訓練,克服時差、熟悉天氣與食物,做好應戰的準備。

南韓鋰電池廠大火釀23死 當局勒令停工

位於南韓京畿道華城的AriCell鋰電池工廠,24日上午發生火災,造成23人死亡、8人受傷,南韓政府勒令工廠「全面停工」。京畿南部警察廳26日表示,目前23名罹難者當中,僅有3人能透過指紋確認身分,其餘20人則因火災導致屍體嚴重毀損無法識別。為防範日後有類似火災發生,南韓政府針對境內500座電池製造業工廠實施緊急檢查,釐清鋰電池存放是否有遵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