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瘋漲50%,特斯拉是200元的騰訊嗎?

按這種超過特斯拉Roadster百公里加速度的漲幅,留給投資者抄底特斯拉的時間不多了。

投資是選擇。

巴菲特2008年買入比亞迪,2022年賣出,獲得近33倍的回報。如果他在2008年入股特斯拉,2022年上半年賣出,回報接近千倍。

不過,巴菲特不這樣計算,他稱特斯拉是偉大的公司,卻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

特斯拉不缺做空者,2022年,特斯拉空頭暴賺超千億美元,比爾.蓋茨也是特斯拉的做空者。

而眼下,股價掉落在100美元區間的特斯拉,是市場交給的又一輪投資機會,還是成長性耗盡之後的市值常態?

01

2023年的主題是什麼?

搶!搶人、搶市場。

歲末年初的時候,浙江包機去歐洲搶訂單的消息,引發討論。廣東、四川、河南等也專心搞錢,陸續包機,遠赴海外搶訂單。

對於某些國家和地區而言,是忙著搶人:香港的優才計畫,在2023年和2024年取消配額。英國脫歐之後放飛自我,推出高潛力人才簽證和scale-up兩個搶人計畫。澳洲延長簽證時間,方便留學後本土就業。美國的簽證政策調整的不明顯,但傾斜的重點也從幾年前流行的投資型簽證向人才型簽證轉變。

幾乎整個世界張開臂膀,擁抱QS排名前100大學的畢業生,內心喊著“快來我這裡工作”,加拿大更是把引進人才,作為對抗人口老齡化的招數之一。

就像三亞這樣的旅遊型城市,也得開一場新春人才交流會,把“搶人”提上日程。看架勢是不止想讓遊客擱這兒消費,還想讓他們留下交稅。

從大方向上看一片欣欣向榮,但具體到公司,卻還是“歇菜”一大批。

比如矽谷,今年以來的主題是裁員,還裁出來種族歧視了,有亞裔員工在短影片平台上控訴,說裁員主要集中在華裔和印度裔。原本以為蘋果會是矽谷挺住不裁員的獨苗,也沒有堅持太久,曝出削減Apple Store以外零售管道的非季節性員工,不過,它們聲稱是小規模裁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資本市場進入預期管理,預期是什麼?衰退!小摩首席——摩根大通首席市場策略師馬爾科,日前分析美國經濟會硬著陸,已經為美股可能出現的大幅回呼做準備。

至於中國經濟,有學者說疫情三年,中美的經濟週期已經錯位了,中國可以獨立於美國的經濟週期。

企業界叫喚衰退最積極的當屬馬斯克,預測美國經濟2023年進入衰退,說自己去年四季度減持股票是要留足現金過冬。

不過,馬斯克越說衰退,特斯拉的股價表現越好。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漲50%,在中國投資者過春節,股市休市的這一週,特斯拉美股上漲33%,比絕大多數打工人春節長肉指標豐滿多了。甚至出現了一天成交500多億美金的資料,市場紛紛猜測可能是中東土豪“加班”了,韓國散戶沒有這樣的實力。

按這種超過特斯拉Roadster百公里加速度的漲幅,留給投資者抄底特斯拉的時間不多了。

02

很多時候得分清楚外界講衰退,是他們預測到並做好準備了,還是說只是跟著在後面轉發傳播。

特斯拉應該屬於做過準備的,比如說它今年的銷量目標是180萬輛,產量是200萬輛。從目標設定上還是沒有達到馬斯克之前的說的50%的年增長。

年初的一波全球範圍降價,殺得很多主要產品定價在20萬至30萬區間的汽車品牌,本就虧損的財務報表更加雪上加霜。結果,特斯拉訂單暴增,馬斯克說需求遠遠超過生產。

而且在降價疊加鋰電池價格上漲的預期下,特斯拉的毛利率還能保持在20%左右,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營業利潤上保持比較好的是比亞迪,接近16%。

但是特斯拉的毛利率已經是車企裡面最高的,就像馬斯克說的“製造技術將是我們最重要的長期優勢。”

新能源汽車行業近期炙手可熱,去年超90%的增長,遠遠將眾多行業甩在身後。增速快到可以用奧運冠軍王濛的形容,“對手只能看見我的屁股”。那些增速百分之三、四十的車企,是要寫公開信的,比如蔚來創始人李斌寫道,蔚來的增速慢於行業平均增速。

今年的趨勢會更艱難,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30%,幾乎是不可能再有超過90%的增長。另外,特斯拉降價的加持下,銷量主力區間的20萬至30萬區間的汽車品牌更捲了。

日前小鵬汽車發佈公開信,提到年度目標是20萬的銷量,雖然總體的銷量等級不高,比照2022年,也是有近66%的增長。雷打不動的還有小鵬依舊高調研發自動駕駛,以及頻繁的推出新車型。

於是,理想汽車在2023年的內部信中,將公司的目標定位為2030年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使命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理想不愧是被歸為座艙家電的企業,重點解決的是SUV車型使用者上下車方不方便,汽車保養服務便不便捷的問題。

03

馬斯克說2022年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成績最好的一年,全年收入達到815億美元,同比增長51%;實現營業利潤137億美元,利潤率16.8%,淨利潤增長翻番至126億美元。

股價表現卻堪稱最慘科技股,市值跌去近7成。馬斯克被擠下世界首富的位置,全球銷量第一的排名,也被比亞迪搶走了。而且有差距越拉越遠的趨勢,據行業內部人士預測,比亞迪今年的銷量預計在380萬,增長接近100%。

不過在數位化上,特斯拉有新的成績,測試版FSD(完全自動駕駛)的使用者數量已經達到40萬。另外,電動皮卡Cybertruck預計在今年夏天量產。

圖:電動皮卡Cybertruck

對於拆股後股價在100美元左右的特斯拉,投資價值會不會像去年股價一度跌回200塊錢的騰訊,是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會一遇的投資機會?

問題看問誰,如果是問巴菲特,答案不一定。2008年,巴菲特買入比亞迪,2022年賣出,獲得近33倍的回報。如果是2008年買入特斯拉,回報接近千倍。即便這樣巴菲特稱特斯拉是偉大的公司,卻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

問段永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畢竟他也沒瞧上比亞迪,說它沒有護城河。

目前來看,特斯拉還沒有騰訊的“待遇”,有廣泛認知度的投資大V抬轎子。騰訊有段永平逢價格下降便加倉的操作。雖然“木頭姐”凱茜.伍德的方舟投資,在持續加倉特斯拉,但是跟巴菲特、段永平這些人的名氣和認知度還是不可相提並論。

馬斯克經常在社交網路上調侃巴菲特,說後者身價超過他的方式是買特斯拉的股票。並且在預測美國經濟今年陷入衰退之後,還繼續調侃,說巴菲特握著巨量現金等待進場。只是,巴菲特的“等待”中包含特斯拉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略大參考”(ID:hyzibenlun),作者:旺仔,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抗通膨首選 黃金持續看漲◢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省近9千元
日韓劇最愛 鉑金絕美首飾7折起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好選擇
早鳥情人禮 冬日絕美鑽飾6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