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名叫「死亡液體」的水,為何成為史上成長最快非酒類飲料?

2017年成立的飲品公司Liquid Death,將產品取名為「死亡液體」,標語是「謀殺你的渴」,充滿獵奇、黑暗風格。 (來源:Liquid Death)
2017年成立的飲品公司Liquid Death,將產品取名為「死亡液體」,標語是「謀殺你的渴」,充滿獵奇、黑暗風格。 (來源:Liquid Death)

便利商店裡,如果有一瓶白色鋁罐,上面用哥德風黑色字體寫著「死亡液體」(Liquid Death)四個大字,另一行小字寫「謀殺你的渴」,並搭配融化的骷髏頭圖案,你會想買嗎?

這個風格獵奇的罐子,不是啤酒或提神飲料,而是一瓶貨真價實的「水」。

而且,這罐不過推出4年的水,已經熱賣到讓公司有望上市!

這罐水,由美國公司Liquid Death推出。2019年飲料上市後,該公司營收快速飆升。2021到2022年,它的營收增加近2倍,今年營收預計又會比去年再翻一倍,達2.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1億元)。

美國新聞媒體The Information 報導,它已經聘請高盛擔任財務顧問,預計2024年春天在美國上市。去年,它的估值為7億美元。

該公司創辦人、43歲的賽薩里奧(Mike Cessario)聲稱,Liquid Death可能是史上成長最快的非酒精類飲料。

這公司能在已是紅海的瓶裝水市場殺出血路,靠的,是把水變酷。

不僅讓年輕人搶買,連希望小孩喝健康飲品的爸媽都被擄獲。

例如,2019年它第一部YouTube廣告中,一位女性像在講恐怖故事,說水非常致命,每年殺死很多人,她還一邊開了一罐Liquid Death,將水澆在一位被綁在床上的男人,試圖用水「殺死」他。這部影片短短幾個月就吸引300萬次觀看。

其他行銷影片包括:它提議將沒被回收的寶特瓶,用來給想要整形的人填充屁股、嘴唇,嘲諷熱衷整形的社會文化,但影片末尾,又讓人看見它關心環保議題的初衷,用文字寫說95%塑膠都未被回收。

它也找來在網路上批評它的水「最難喝」的酸民,邀他們盲測,猜對哪一瓶水是Liquid Death就給他們1000美元,猜錯,就得被電擊椅電一下。最後,酸民都被電,它幽默寫道:「這證明我們不是最爛的。」

這些惡搞、嘲諷的行銷調性,跟水的產品性質反差極大,也讓被娛樂的粉絲們成為消費者。

就算是難以理解它的幽默感、年紀較大的成年人,也因為小孩覺得該品牌很酷,但同時水又比有糖飲料健康,因此成為顧客。

賽薩里奧就表示,他們曾收到一位家長傳的感謝訊息:「謝謝你,死亡液體,我9歲的小孩終於會興奮的喝水,而不是汽水。」

其實,賽薩里奧一開始只想做一個小眾品牌。他曾是廣告公司員工,替Netflix的影集行銷,他一次偶然想到:很有趣的廣告似乎都是速食或零食品牌在做,為何水不能變有趣?

他因此創業,替這瓶水想了一個最不可能讓人聯想到水的奇怪名字,還配上足以愚弄所有人、長得激似啤酒罐的瓶身。沒想到,最健康的水,配上最古怪的行銷手法,竟碰撞出奇效,吸引各種客群。

例如,美國的演唱會主辦與售票平台Live Nation也是它的股東,當食品巨頭百事(Pepsi)旗下罐裝水品牌銷量放緩,它的水卻因為被Live Nation引入美國上百個演唱會、音樂節,銷量持續增加。

不過,雖然它持續透過黑色幽默行銷維持品牌熱度,《富比世》卻質疑它的獲利能力。

目前,它還在虧錢。雖然,它的產品價格不低,8罐裝的水可以賣到約新台幣400元,但行銷成本卻相對高。去年,它的毛利率僅12%,相比之下,傳統飲料公司毛利率通常是50%。

不過,至少它證明,只要能夠悉心思考創意可以突破之處,看似無聊、已經被巨頭壟斷的產品,照樣能玩出新花樣。

「Liquid Death不僅是一個水品牌,更是一家娛樂公司。」賽薩里奧表示。

資料來源:CNBCMarketplace富比世

核稿編輯:吳中傑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投資得用走的別跑!」老手10大樂活哲學,教選個股或ETF、看目標價

櫻桃小丸子和媽媽「隔頁」真情告白...Uniqlo催淚廣告背後操刀團隊是誰?

因為廣告支出越高、銷售成績越好,所以要多花錢行銷!這推論出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