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戰86年 舊金山灣區僑界辦文物展

「舊金山灣區僑界紀念七七抗戰86周年暨文物展覽會」8日上午在金山國父紀念館舉行。 (記者劉先進/攝影)
「舊金山灣區僑界紀念七七抗戰86周年暨文物展覽會」8日上午在金山國父紀念館舉行。 (記者劉先進/攝影)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咸請纓。「舊金山灣區僑界紀念七七抗戰86周年暨文物展覽會」8日上午在金山國父紀念館舉行。

北加州紀念七七抗戰暨慶祝台灣光復委員會主辦此次活動,協辦社團均為支持中華民國的僑團,包括:中華傳統文化協會、金山國父紀念館、中國國民黨駐美總支部、美洲洪門致公總堂、美洲秉公總堂、舊金山灣區三民主義大同盟、北加州留台僑生聯誼會、北加州中華耆英聯合會、北加州華僑協會、矽谷國際傑人會等。

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大銳說,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占盧溝橋,是中華民國歷史上永遠不會被遺忘的一天。國民黨政府領導全民抗戰八年,經歷重大會戰22次,大型作戰1100多次、小型戰鬥3萬8000多次,官兵傷亡322萬人,包括許多僑胞,共有268位將領殉國,平民死傷達2000萬人。蔣委員長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終於得到最後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也列世界五大強國之一,中國人必須了解和記住這段近代歷史。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朱永昌說,1937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是對日抗戰的正式開始。在國民政府蔣委員長的領導下,八年抗日,浴血抗戰,軍民犧牲高達2000餘萬人,代價甚高。中華民國最終獲得勝利,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提高國際地位,收復台灣。

中華總會館總董暨合和總會館主席謝躍池說,面對日本的無端侵略,中華民族的勇敢士兵和人民團結一致,保護國家。勇敢地與侵略軍隊戰鬥,堅持到最後。在混亂的戰爭期間,中華民族展現了卓越的韌性,堅定追求正義和自由的精神。他們忍受著巨大的困苦,做出了無數的犧牲,但他們拒絕屈服於野心的侵略者。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奮鬥,捍衛著國家主權、民族安全和尊嚴,維護著中華民族自由和平的理想。

美洲秉公總堂總理周達昌說,當年八年抗日戰爭,損失300多萬國軍,2000多萬國民喪生,歷史的教訓不能忘,希望借助此次機會,緬懷英烈,勿忘歷史的教訓,免蹈覆轍,避免戰爭。每年此時,大家聚集一堂,緬懷先烈為了國家所付出的犧牲,而民主自由是普世價值,希望此次活動喚起大家對民主自由的重視。

金山國父紀念館董事長鍾維君說,抗日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場戰鬥是淞滬會戰。從1937年8月打到11月,共動員80幾個師,將近70萬人,日軍出動30萬,合計投入100萬。上海很多巷子,打得血肉模糊,極為慘烈。一批批國軍將士犧牲。國軍投入的大型戰鬥還有武漢會戰,長沙三次會戰。張自忠等頗多名將英勇犧牲。「請問在台灣,還有多少中學生、大學生記得這麼多?」

著名學者、評論家、歷史學家阮大仁說,七七盧溝橋事變,本來是地方事件,日軍連隊和國軍加強營起衝突,本可以解決。但蔣介石拒絕日本統治華北,讓中央軍入駐華北,出動五個師,日軍也投入軍隊。當時蔣介石並不知道,何應欽與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署的「何梅協定」的具體內容,即中國駐軍應完全撤離河北。這相當於中國「破壞」了和平協定,於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抗日戰爭早打了四年,對中國最有利的是,德國打俄國,日本打俄國,中國打日本。」

金山僑教中心主任蘇上傑,北加州紀念七七抗戰暨慶祝台灣光復委員會創會會長鄭積森,國民黨中央委員王維,五洲洪門致公總堂盟長趙炳賢,金山國父紀念館館長陳夏儀,國民黨駐美總支部常委楊昆山、社會活動家楊海平等出席活動。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何謂集束彈?為何美國供應烏克蘭?相關爭議一文看懂
將被AI取代?程式工程師有的很熱門 有的恐失業
紐約州周末恐有暴雨 州府預警 北部可能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