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台灣人更「瘋」!?不只是情人節,日本七夕居然還有慶典!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今年日期為8月22日。不過你知道嗎,不只是台灣,日本也過七夕,許多地方甚至於還舉辦大型慶典!究竟日本七夕和我們有什麼不同?他們又有哪些習俗?最大七夕慶典又在哪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日本七夕由來

日本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日本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日本七夕源自於中國,大約在奈良時代(西元700年之間)傳入當時的宮廷,而後成為日本皇室的年度盛事。隨著時代演進,融合了日本的習俗,並且逐漸在江戶時代發展成自己的七夕節。

日本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日本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儘管一開始是以牛郎織女的故事為背景,不過日後結合了日本的「棚機津女」(たなばたつめ)民間傳說:古時候有位名為棚機的少女,為了替村莊消災解難,每年7月6日傍晚會在水邊織衣祭神,並結成一夜夫妻,等7月7日早上神明離開後,也將災難一同帶走⋯⋯

日本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日本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也因此,七夕在日本民間的說法稱為「たなばた」(Tanabata),據說就是和「棚機津女」(取其名字前四字)有關,而牛郎與織女被在日本則被稱為「彥星」與「織姬」。至於日期,日本七夕一開始也和我們一樣是農曆7月7日,不過因為明治維新改用西曆,如今日本有些地區也改在西曆7月7日慶祝。

*日本七夕習俗

日本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日本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七夕一開始傳到日本時,是宮中的祈願慶典,直到傳入民間後,才逐漸發展出向牛郎織女許願的習俗,其中特別是向織女祈求有雙好手藝,從此大為流行。而今日日本七夕儀式的原型,主要源自於唐朝盛行的「乞巧奠」(乞求巧手藝),也因此不單單只是情人節喔!

短冊(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短冊(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當地最具代表性的七夕習俗,是用短冊(tanzaku)許願。短冊是一種狹長形的紙片,總共分為五種顏色,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此外也各自隱含一種德行。因為是配合風水顏色寫下的願望,所以據說頗為靈驗,寫完後,要將它們綁在可以避邪的笹竹上。

短冊(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短冊(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白色(金)遵守約定與履行義務的決心,藍色(木)提高處事能力與自身成長,黑/紫色(水)祈求學業或資格取得順利、步步高升。紅色(火)表達對祖先或父母的感謝,黃色(土)提升人際關係與財運。因此許願前,記得先挑對顏色~~

短冊(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短冊(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除了短冊之外,日本七夕還有吃素麵的習俗。關於素麵有兩種說法:一是素麵長得很像織線,把它吃下肚後也有祈求手藝精進的寓意,另一說則和銀河有關,一樣細細長長的它成為最佳應景食物。

*日本七夕裝飾

星星裝飾(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星星裝飾(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至於七夕節又能看到什麼裝飾呢?因為牛郎與織女是七夕的代表人物,自然少不了象徵他們的七夕人形,有著情侶或夫妻感情和睦、永浴愛河的涵義。此外人們許願時,希望能將願望傳達給化為「天琴座織女星」與「天鷹座牛郎星」的兩人,因為會掛上星星裝飾⋯⋯

掛著投網、燈籠、著巾(錦囊)和輪飾的笹竹(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掛著投網、燈籠、著巾(錦囊)和輪飾的笹竹(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說到星星,就不能不提銀河,菱飾是日本七夕節中的銀河象徵,它們以菱形圖案串成一長串,高高掛起。有些地方則以輪飾取代菱飾,所謂的輪式就是把不同顏色的紙圈套在一起,同樣連出長條狀,有著將所有人的願望連接起來的意思。

吹流(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吹流(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最引人注目的是吹流,彩球下方垂綴著彩繪各種花紋的流蘇,代表著織線,它和另一種源自於「乞巧奠」的紙衣一樣,都有著祈求好手藝的意義,此外還有避邪除厄的作用。仔細看,你會發現有些吹流或笹竹旁還掛著巾著(錦囊),它是日本早期的錢包,可以招來財運與生意。

千羽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千羽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燈籠和千羽鶴也是七夕必備裝飾,前者祈求未來一片光明,至於祈願身體健康與長壽的千羽鶴,數量則是以家中最年長者的年齡為依據。其他還有模仿漁網的投網,希望不只能大豐收,有能網住幸福!

*日本七夕祭典

仙台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仙台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七夕期間,日本各地也會舉辦慶祝活動,其中又以仙台七夕祭、湘南平塚七夕祭,以及安城七夕祭並列日本三大七夕祭典。其中,位於宮城縣的仙台七夕祭又被稱為「日本第一七夕」,至今依舊保留著江戶時代傳承至今的儀式。

仙台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MIXA)
仙台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MIXA)

最早可追溯到西元1600年左右、由仙台藩主伊達政宗率先舉辦的傳統活動,每年吸引200萬人參加。仙台七夕祭於每年8月6日~8月8日登場,地點就在仙台市中心和周邊商店街。而它最大的特色是每年掛滿街上、超過3,000件的七夕竹飾!

仙台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仙台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這些竹飾每件都是精巧的藝術品,由商店街的人以手工製作而成,值得細細欣賞。此外遊客也可以體驗製作相關裝飾,或是在短冊上寫下自己的願望⋯⋯另外在七夕祭典前一天還有「仙台七夕煙火祭」,千萬別錯過欣賞絢爛夜景的機會~~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神奈川縣的湘南平塚七夕祭,有著被譽為日本最豪華的七夕竹飾。1951年開始舉辦,最初目的是為了振興當地的商業,幾十年下來已經變成整個平塚市的大型活動,同時也宣告著湘南海岸夏天的到來。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Atsushi Tomura,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出現在核心街道的竹飾多達500件,主會場湘南Star Mall幾乎被讓人眼花撩亂的豪華裝飾給淹沒,甚至還有許多超過10公尺的超「狂」裝飾!特別是結合流行元素與熱門話題,像是當年最轟動的話題人物,這也成為湘南平塚七夕祭的一大特色。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Sankei,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Sankei,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湘南平塚七夕祭於每年7月6日~7月8日登場,活動期間整個城市都瀰漫著鬧的氣氛,七夕裝飾大賽、七夕舞千人大遊行、紡織小姐與樂儀隊遊行等各種活動輪番上陣,其中千人大遊行更開放民眾或遊客加入隊伍,記得穿上你最漂亮的浴衣。入夜後還會點上燈鉓,更增添濃濃的過節氣氛!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Sankei,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湘南平塚七夕祭(Photo by Sankei,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愛知縣有兩個七夕祭並列、或者說相互競爭三大七夕祭頭銜,其中安城七夕祭名聲似乎更為響亮。安城七夕祭在每年8月的第一個週五~週日舉辦,它的出現同樣和戰後城市低迷的氣氛有關,也是由商店街的人們發起,歷史回溯到1954年⋯⋯

安城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安城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1978年時,它在「全國鄉土節」中展示了竹子裝飾,從此闖出名號,寫下了許多七夕慶典的第一紀錄:包括全日本最長的竹飾街道、最多短冊數量以及許願活動數量等,從此成為安城七夕祭的亮點。

安城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安城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如今安城七夕祭時總是能在街道旁看到滿滿的許願短冊和許願燈籠,模樣既壯觀又美麗。不只如此,打從2009年開始還推出了許願汽球、許願蠟燭等系列活動,安城七夕祭可是很認真的想要幫大家實現心願呢~~

一宮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一宮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至於一宮七夕祭則是在每年7月的最後一個週四~週日,地點以一宮站本町商店街為中心。說起一宮市可是紡織業的重鎮,為了向織女祈求紡織技術進步、對織物之神表達謝意,同時祈求紡織業興盛,一宮七夕節因此誕生⋯⋯

一宮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一宮七夕祭(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一宮七夕祭最大的特色是吹流的流蘇彩飾,從傳統到充滿原創的設計,無論此寸或外型都很有看頭,不只是商店街,連神社都能看到這些五花八門的竹飾。在眾多遊行表演中,最不能錯過的是「御衣奉獻大隊」,長達300公尺、身著古裝的隊伍,一邊表演祭神樂曲,一邊跳著舞步將當地特產毛織物獻給真清田神社,讓人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