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大法會 發展宗教文創

旺報【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 台灣的宗教文化昌盛在華人世界獨樹一幟,而且已發展成另外一種型態的文化產業。除常見的民間祭典儀式、佛教法會外,中國最古老的道教也在台灣展開行動,16日將在台北市陽明山的老君山姜太公道場,舉辦一場北斗七星點燈大法會,並藉宗教的力量,引導社會人心風向。 所謂的北斗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這種宗教科儀的起源,據文獻記載,見諸《三國演義》孔明點七星燈,也可追溯到唐朝道教的影響。七星燈象徵北方玄武七星,成了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七星,都有驅邪逐疫的功能保佑吉祥平安。祭改七星燈時,燈火必須長燃不熄,以象徵北斗七星的存在,最具象微的意義是請北斗七星君用高強的法力來協助驅趕妖魔,以求家運清靜,諸事轉困厄為順利。 宗教慶典 變旅遊景點 北斗七星文創會主席羅世新表示,相關的宗教文創團體希望建立「北斗七星」的品牌,讓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最大影響力。他指出,兩岸均高舉振興文化產業的大纛,包括大陸的十二五計畫,台灣的黃金十年,都把文創產業列入支柱產業,而宗教文化也勢必是文創產業的重要一環。 除了台灣三大宗教團體──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羅世新指出,台灣許多文化現象都和宗教息息相關。譬如新北市的平溪天燈、嘉義鹽水蜂炮、燒王船,乃至媽祖文化節等,原本都是宗教慶典儀式,如今均轉化為文化旅遊重點項目,每每帶進大量觀光人潮,為地方創造可觀經濟效益。以媽祖文化節為例,除眾所周知的展演活動、繞境儀式,主辦單位還衍生出許多文創商品,如媽祖公仔、網路媽祖祈福等,都獲得熱烈迴響,這些都證明宗教文創的可行性。 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日前談及台灣的創意產業發展時提出,必須注重所謂的廟宇文化,並以廟宇文化為核心去發揚地方產業。他指出,台灣傳統表演包括歌仔戲、皮影戲、布袋戲、車鼓陣等,均圍繞著廟宇為主要展演場域,每個地區依其特色,將這些傳統文化的情境、內容,透過藝術性、儀式性安排而呈現,就是可觀的文化創意。因此,黃光男正協助內政部作廟宇文化的發揚,並從學術角度看廟和社會關係,重新包裝神農大帝、城隍等故事。 宗教文創 活潑多元 北斗七星文創會16日於陽明山的七星燈法會也有異曲同工的訴求。今年農曆初9,在北斗七星文創會的安排下,台灣道教前輩之一的黃史,便於陽明山的老君山,演法「七星燈大法會」,引發話題,當時許多重量級企業人士也參與點燈祈福。羅世新指出,大陸社會經歷文化大革命等衝擊震盪,而台灣的宗教基礎相對穩定,並發展出活潑多元的宗教文創,包括媽祖、陣頭、電音三太子等,衍生出流行歌曲、電影、文化旅遊等特色產品。兩岸共同發揚宗教文創,將更能連結兩岸情感,尤其把時尚、浪漫、創意等元素,與宗教文創融合,引領兩岸青年世代一起投入,打造大中華文化產業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