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秒逆轉!張惠慈獲臺灣首面世青角力

七秒逆轉!張惠慈獲臺灣首面世青角力

銅牌 (陳楷專題報導)

在芬蘭舉行的2017年世界青年角力錦標賽,我國的張惠慈在女子72公斤級一路闖進銅牌戰,在比賽最後七秒逆轉擊敗加拿大選手,拿下了臺灣21年來第一面世界級角力獎牌,也是第一面世青賽獎牌,是臺灣角力運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國際角力總會每年舉辦世青賽,今年在芬蘭第二大城佩爾雷舉行,女子72公斤級共有20位選手參加。目前就讀於臺灣體大的張惠慈前兩輪淘汰哈薩克跟美國選手,八強零比十輸給日本的松雪泰葉後在復活賽力爭上游,擊敗印度普哈後銅牌戰對上泛美銀牌加拿大的史萊特絲。

張惠慈開賽就被壓制先丟兩分,僵持了五分鐘才拿到第一分,仍然以一比四落後,最後七秒終於用站立抱頭摔倒史萊特絲,裁判本來判兩分動作追到三比五,教練林銘麒挑戰後改判四分追平,而且因為選手同分時先比較得分大的動作,張惠慈反而逆轉戰局,拖過剩下的七秒鐘,拿下了臺灣參加世青賽以來第一面銅牌,張惠慈當場喜極而泣,披著奧會會旗繞場。

角力就是人跟人或者動物的生死搏鬥,幾乎跟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的米索不達米亞文化,蘇美人的史詩跟雕刻中都紀錄了角力運動。但是女子角力的歷史相對男子非常短暫,國際角力總會一直到1984年才開始推展女子角力,1987年於挪威舉辦第一次的女子世界錦標賽,;臺灣角力則從柔道裡挑選手轉項,周育萍在1987年世界柔道錦標賽拿下銅牌以後,1989年又參加第二屆的女子角力世錦賽,再拿下銀牌,陳明秀更拿到47公斤級金牌,中華隊首度參賽就拿下一金二銀,之後的七屆賽事一共累計一金五銀六銅12面獎牌。

不過隨著各國普遍推展女子角力,競爭愈來愈激烈,第一屆女子世錦賽只有八國參賽,但本屆芬蘭世青賽共有多達65國參加,光靠柔道技巧想拿角力成績愈來愈難,從1996年沙玲莉拿下最後一面世錦賽銅牌後,臺灣選手21年來再也無緣站上世界級角力賽事的頒獎台。同樣擁有深厚柔道傳統的日本卻早早分家,進行專業角力體能跟技巧訓練,30年來在女子世錦賽豪奪81面金牌。2004年雅典奧運首度列入女子角力,四屆下來從四個量級逐漸擴充到六個量級,日本又包辦11面金牌,倫敦跟里約甚至壓過了國技柔道,成為日本最大的金牌庫。

角力跟柔道都是移動對手身體重心,讓對手失去平衡而得分的運動,上半身的擒、抱、摔動作有許多共通之處,而且兩項運動器材簡單,又依照體重區分量級,發展相對容易,四十年來幾乎所有角力選手都兩者兼練,多一項拿牌機會;但是國際角力跟柔道總會為了繼續留在奧運會,近年來不斷修改比賽規則做出區分,角力比賽中選手互相抓腳是重要的進攻技巧,但是柔道只能用腳去勾腳而不能用手,也不允許做出滾橋之類的地板動作。臺灣柔道運動人口遠多過角力,過去十年角力甚至被踢出了全中運跟大運會的比賽項目,發展受到限制,而且挑選柔道選手改練角力,在國內自己比輸贏還不明顯,但一到國際賽場上面對從小專練角力起家的外國選手,地板動作往往變成弱點。

已經連續擔任三屆奧運執法工作的資深國際裁判張聰榮分析,張惠慈參加的72公斤級是目前青年賽體重最重的量級,原本應該是歐美選手的舞台,天生不怯場的張惠慈卻能擊敗其他拿過奧運金牌的國家選手奪牌,非常不容易;不過碰上技巧細膩的日本選手松雪還是差了一截。

張聰榮接任角力協會理事長後,爭取角力重回全中運必辦跟大運會選辦項目,又連續兩年在台灣體大舉辦亞青少跟亞青角力賽,擴大了地主選手參與機會,也逐漸收到成效。去年陳玟陵成為第一位進軍奧運的女子角力選手,張惠慈則差一勝只拿第三,過去中華隊在世青賽拿過三次第五名,今年的張惠慈終於拿下中華隊史上第一面世青賽角力獎牌,而且未來還可以比兩次世青賽,國際總會甚至把張惠慈列為東京奧運的奪牌可能人選。張聰榮希望體育署以及國訓中心能夠長期培訓張惠慈,或者送去競爭水準更高的日本訓練,挑戰明年的雅加達亞運跟三年後的東京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