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男罹心衰竭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助走出病房返職場、等換心
現年30多歲的小陳(化名)長期患有心衰竭卻未積極接受治療,直到某天因急性心衰竭送急診,到院時心臟已停止,由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緊急施行CPR並裝上葉克膜搶救,做了心導管疏通手術後,心臟仍然無法自行運作,於是安排裝設短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然而,由於小陳體內的抗體偏高,半年多仍苦尋不到適合移植的心臟,也仍無法離開病房;經與醫師討論決定接受醫療團隊建議,自費裝設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現在雖還在等待換心機會,但已可踏出病房生活,行動自如、重回職場上班。回診時醫師也發現,小陳不但精神變好、身體更感覺也強壯了一些。
心臟移植機會稀有 心衰竭患者「心」苦等待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表示,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一旦發生時,心臟便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應身體需求而導致身體產生不適,這時就會出現「累、喘、腫」三大常見症狀。諶大中主任指出,小陳的狀況屬於嚴重心衰竭,臨床分類為D級,通常到了這個階段,若沒有好好治療,3年的存活率約僅5成,只能等待心臟移植手術來續命,但心臟移植名額極有限,據統計一年約有多達250人等待手術,但最終只有70~80人可順利獲得手術機會,多數患者苦苦等待,生活品質普遍不佳。
諶大中主任分析,過去都認為心衰竭就像是心臟的癌症,多數晚期心衰竭病患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必須靠左心室輔助器支撐,但舊式左心室輔助器屬於短效型,需在醫院病房內使用,行動較為受限,適合短期使用。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獲健保給付 高安全性/高便利性助患者續命
諶大中主任分享,所幸隨著醫療技術持續發展,除短效型之外也有長效型的左心室輔助器,新一代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目前已獲健保有條件給付,只要符合條件的病患都能申請,提供給晚期心衰竭患者一個新選擇。「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是患者計畫進行心臟移植等待時的連接橋梁,對於年紀較大不適合移植的病患,也可藉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支撐其餘生。」
諶大中主任補充,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的好處除了延長患者存活時間,另一個優點是體積小、大約只有一個拳頭大,能夠全部裝進體內心包腔,體外只留有一條控制的導線,搭配兩個電池就能維持近17小時,病患可以重返工作與社交生活,生活品質與行動力不會受限,「臨床上有些病患在適當的保護下,甚至可以出國旅遊、上班等,擁有不亞於正常人的豐富生活。」諶大中主任說明。
心衰竭不可怕 積極治療勿拖延
諶大中主任說,近幾年心衰竭病患已可透過ECPR(葉克膜+CPR)挽回一命,但對於無法恢復自主心跳的患者,急診時會裝上葉克膜,再搭配短效及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等待後續移植機會,這樣系統性的心衰治療方式,已經是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治療準則,目前成效十分良好,幫助不少病患重啟「心」人生。
諶大中主任強調,若病患已知罹患心衰竭,而醫師建議須做心臟移植評估時,切莫拖延。應早點決定才能獲得較佳的治療方式,諶大中主任提醒「及早進入心衰竭治療與評估,及早裝置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可讓患者在心臟移植等待期的生活品質較佳,重返職場、社交生活,長期來說預後也會更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