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國王聖誕/祝壽別選錯天!二月廿五才對

過去翻開農民曆,可在農曆二月十五這一欄看見標示著「三山國王聖誕」幾個字,但其實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許多三山國王信仰相關團體抗議,將聖誕日修正為農曆二月廿五。

三山國王在台灣可說是客家人的代表信仰之一,但其實三山國王並非只有客家人奉祀,台灣主祀三山國王的廟宇初步估計超過兩百間,遍佈各地。根據中國廣東省三山國王祖廟的記載,大王「巾山國王」連傑(連杰)的聖誕日為農曆二月廿五,台灣各地的三山國王廟也都在這天舉辦祝壽法會。至於農民曆為什麼會登記成二月十五?據說是根據民政局台灣鄉村禮俗相關記載而誤登,在經過三山國王信仰相關團體、各地信徒爭取後,終於更正為二月廿五。

三山國王。(圖/連宜方攝)
三山國王。(圖/連宜方攝)

三山國王最初指的是明山、巾山和獨山的鎮山神。最初三位神人時常顯靈於獨山的某石洞,有次遇到村民時自我介紹說祂們三位是兄弟,因為祂們總是會突然消失、突然出現,村民於是認為其身份不一般,有空就會到石洞前膜拜。村民們在三山中間的巾山建一小祠祭拜三位山神和陳將軍(據乩童轉述,陳將軍為一位當地陳姓村民,過世後受三位山神封為將軍)。

小廟因為相當靈驗而香名遠播,無論是久旱不雨還是爆發疫疾,附近村民都會到小廟祈求三兄弟能顯靈救世。只要祈求過後狀況都會日漸轉好,因此小廟的香火一天比一天還要旺。就連韓文公韓愈在擔任潮州刺使期間,也曾為多日暴雨來到小廟祈禱,暴雨果真在幾天後停了,韓愈遂備牲禮來感謝三位兄弟,且大文豪韓愈還特地寫作歌頌三位。在台灣,台南市西門路上的三山國王廟,廟內還設有韓文公祠,主祀韓愈,是相當少見的組合。

台南三山國王廟。(圖/維基百科-Pbdragonwang)
台南三山國王廟。(圖/維基百科-Pbdragonwang)

宋朝時,宋太宗親自率兵平定劉張之亂,宋軍多次受到三位山神顯靈相助,出師大捷,在準備凱旋而歸的路上,宋太宗親眼看見山壁上有一軍隊,前方有三位將軍,一旁的旌旗上寫著「潮州三山神」。後宋太宗下詔賜封三位山神:巾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為助改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弘應豐國王。

三山國王信仰嚴格說起來應屬自然神信仰的區域信仰,後轉為擬人化的神祇崇拜,甚至還有信徒特別為三山國王找了三位王妃,配祀於偏廳。

三山國王原本就是廣東潮州、惠州和梅州的土地神,台灣的客家移民多是來自廣東地區,客家移民離鄉背井前多會到廟裡求令旗帶在身上,到了新的居住地後再建廟立碑。尤其客家移民當初到台灣時,因為沿海地帶多已被閩南人給占據,只好往內陸、山區開墾拓荒,但又時常遭遇原住民出草威脅,這時候象徵「山神」的三山國王更顯其重要性,客家移民將渴望安定的心寄託在三山國王信仰上,因此在客家移民佔多數的區域處處可見三山國王廟。

經幾十年、幾百年的族群融合,信仰的「地域性」已沒有之前明顯,三山國王也不是只有客家人在奉祀,像是多山的嘉義、宜蘭,客家人口組成比例不多,但境內的三山國王廟卻高達三分之二。其實神明慈悲為懷的心是不分族群的,也不會有對立的,我們應該多多認識我們不熟悉的神明和文化,只要出發點和所做的事情和影響是正向的,我們都該給予尊重。

 

延伸閱讀:
光華商場的守護神 聖安宮三山國王護佑40年
金樹神護佑山林千餘年 神祇加持環境保育
客家人的「正字標記」-土地龍神

資料參考:
台灣客家資訊網站-【關於三山國王和神明的故事】
客家委員會-三山國王廟巡禮

三山國王巾山明山獨山聖誕

更多NOWnews今日新聞報導
三山國王聖誕/祝壽別選錯天!二月廿五才對
彰化花壇明聖宮 祭祀罕見武駕媽祖